賀 霞
(瀘州市中醫醫院放射科,四川 瀘州 646000)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右下腹痛、惡心、嘔吐是該病患者典型的癥狀。急性闌尾炎分為急性壞疽性穿孔性闌尾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和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四種類型。該病患者的病情在得到確診后需立即接受手術治療[1]。絕大多數急性闌尾炎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均可獲得理想的療效,且其預后較好。但少數患者在手術后可出現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從而可影響其術后康復。為了探討和分析對接受手術治療后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對其術后并發癥的影響,筆者對這144例此病患者進行了平行對照試驗。
將2016年1月至12月在瀘州市中醫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44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納入本研究。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這些患者分為對比組和循證組。在對比組患者中,有女31例(占43.06%),男41例(占56.94%);其年齡為21~57歲,平均年齡為(37.18±3.06)歲;其中,有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42例(占58.33%),有急性壞疽性穿孔性闌尾炎患者24例(占33.33%),有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6例(占8.33%);有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患者53例(占73.61%),有進行開腹闌尾切除術的患者19例(占26.39%)。在循證組患者中,有女33例(占45.83%),男39例(占54.17%);其年齡為24~58歲,平均年齡為(36.95±3.34)歲;其中,有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40例(占55.56%),有急性壞疽性穿孔性闌尾炎患者23例(占31.94%),有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患者9例(占12.50%);有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患者55例(占76.39%),有進行開腹闌尾切除術的患者17例(占23.6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或開腹闌尾切除術。術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1)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定期察看其手術切口是否發生活動性出血。每隔2 h為患者測量一次體溫,若其體溫升高,應及時對其進行物理降溫。2)在患者肛門排氣前,囑其禁食。待其肛門排氣后,指導其進食少量的流質食物,然后讓其逐步進食半流質食物和普食。3)對患者的心態進行評估,給予其必要的心理疏導,使其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在此基礎上,對循證組患者進行循證護理,方法是:1)成立循證小組并提出循證問題。由普外科的5名責任護士和護士長(任組長)組成循證小組。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循證護理的內涵、實施方法、改進措施等。小組成員經集體討論后確定在進行本次循證護理中應解決的問題,如預防術后患者發生粘連性腸梗阻、切口感染、切口出血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2)尋找循證支持。小組成員將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粘連性腸梗阻、下肢深靜脈血栓等作為關鍵詞,檢索網上的信息庫(如萬方、維普及知網等),查找護理實證。對護理實證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實用性進行評價,最終確定可靠且真實的護理實證。根據護理實證及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具體的護理措施。3)落實各項護理措施。(1)預防切口感染的護理。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手術切口是否發生滲血、滲液及腫脹。若其手術切口存在上述問題,應及時告知醫生,并遵醫囑將其切口的縫線拆開,對切口進行清理和引流。按時為患者更換手術切口的敷料,定期用碘酒擦拭其切口周圍的皮膚。對于血糖偏高的患者,應遵醫囑對其進行降血糖治療,以免其因血糖升高而影響切口的愈合。另外,指導患者多進食富含營養的食物,以提高其機體的抵抗力,避免其發生切口感染。(2)預防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術后,定期協助患者在床上翻身。待其生命體征平穩后,鼓勵其及早下床活動,以促進其胃腸道蠕動,避免其發生粘連性腸梗阻。囑患者忌食冷硬的食物和易引發脹氣的食物。若其發生腹脹,應對其腹部進行熱敷。(3)預防切口出血的護理。術后,對患者的手術切口進行加壓包扎,以防其切口發生出血。囑患者在手術后切勿進行大幅度的活動,以防牽拉其手術切口,導致其切口出血。(4)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術后,指導患者家屬按摩患者的下肢,以促進其下肢的血液循環。若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較高,應為其穿戴彈力襪。另外,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運動,以提高其肌力,促進其血液循環。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如粘連性腸梗阻、下肢深靜脈血栓、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等)的情況。采用自制的生活質量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此問卷包括社會功能(0~100分)、心理功能(0~100分)、物質生活(0~100分)和軀體功能(0~100分)四項評分指標,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佳。
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循證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比組患者(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接受護理后,循證組患者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生活的評分均高于對比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

表2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
組別 例數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對比組 7277.73±2.5675.23±3.5979.48±1.3576.97±2.65循證組 7296.82±1.5595.54±2.8197.43±1.6296.33±2.14 t值 5.5896.2415.0876.254 P值 0.0000.0000.0000.000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該病在闌尾管腔狹窄患者與闌尾管腔感染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等手術治療該病[3]。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雖然能夠有效地改善其病情,但其術后易出現切口感染、粘連性腸梗阻等并發癥,從而可對其術后恢復造成影響[4]。循證護理是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種護理模式,是指以有價值、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作為循證依據,并根據循證依據對患者進行護理,以促進其早日康復[5]。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手術治療后的急性闌尾炎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