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廣播公司8月15日報道,原題:中國最著名的樹陷入要被“愛死”的危險中在全球最美的大山之一,屹立著中國最著名的迎客松。這棵聲名顯赫、俯瞰黃山層巒疊嶂景色的大樹,擁有一名保鏢——其第19任“衛士”胡小春(音)。
一年365天,每兩小時胡就必須檢查并記錄這棵樹的狀況和當地環境信息。他要防止松鼠和猴子破壞樹枝,并在暴風雪和臺風來時保護大樹。但胡面臨的最大挑戰并非那些精力充沛的小動物,而是讓人們不要打擾這棵樹。但游客們喜愛迎客松,其愛之深甚至有可能將它“愛死”?!叭祟惡挂河袚p樹皮,我們正盡力確保它自然生長”,胡表示。隨著收入水平與日俱增,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國內旅游。每年數千萬游客蜂擁到中國各個國家公園。2016年黃山接待游客330多萬人次,幾乎所有人都到迎客松前拍照。
專家表示,40年前當中國確立發展旅游業時,尚不存在“環保與可持續生態旅游業概念”。盡管遏制大城市空氣污染或許是更清晰可見的戰斗目標,但如今黃山這類風景名勝區正日益置身于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戰役的最前線。千百年來,這些地方一直備受青睞。變化是,如今,這些景點正被商業企業和游客“圍困”,一些景點正被“愛死”。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越來越關注環保事業。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及環境及相關詞語多達89次。還宣布中國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這標志著北京已改變過去40年來不惜代價保增長的觀念。
然而,在生態環境可持續與經濟發展之間維持平衡,黃山顯然面臨難題。無窮無盡的游客在推擠保護迎客松的柵欄以一睹真容。盡管理解他們的興致,但胡小春說,會像保護家人一樣保護這棵樹?!?/p>
(作者邁克·畢肖普,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