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令法
摘 要 隨著我國進入大信息時代,網絡媒體異軍突起,新的新聞信息傳播形式對于傳統的新聞編輯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新時代的全新發展,使的傳統媒體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得不面臨嚴峻的困境。要想在新時代站穩腳跟,傳統媒體下的新聞編輯就不得不面臨轉變的局勢。文章通過對當下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通過相關的文獻和相關的案例,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媒介融合;傳統新聞編輯;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5-0065-02
當今時代日新月異,每天都在面臨著全新的變化,隨著信息時代逐漸融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新興媒體營運而生,而且有著發展越來越強盛的趨勢。隨著傳統媒體不斷感受到新興媒體帶來危機的狀況,新舊媒體開始逐漸融合起來。在當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為了不被時代的浪潮所淘汰,傳統的媒體必須學會轉型,和新興媒體共同發展。對于傳統媒體中的佼佼者,傳統新聞編輯的轉型廣受關注,如何成功轉型與新興媒體共存,就成了當下最有意義的話題。
1 傳統新聞編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現狀
信息科技的革命從歐美國家展開,隨后在我國廣泛流傳。我國也隨之進入了信息時代,走上了媒介融合的道路。我國在媒介融合方面最突出的兩方面體現在,報網合一與三網融合。
報網合一顧名思義,就是指報紙和網絡媒體共同運營,有兩種操作方式,一種是以網絡為主體,記者負責采集新聞在網絡上進行發表,而新聞編輯屬于幕后的主導,指揮這網站上的新聞走向。第二種,是將報紙和網站共同運行,新聞編輯不僅僅要服務于報紙,對報紙的新聞編輯負責,同時需要對網站上的新聞進行編輯。對于記者而言就承擔了雙重的任務。
三網融合,三網指的是互聯網,電信和廣電網絡。融合就是將三者聯合起來,電視,電腦,甚至是廣播進行媒體運作。通過彼此的合作和配合,將所有的新聞業務融合起來,共同發布。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不管是三網融合,還是報紙網絡合二為一,都對新聞編輯工作產生了巨大的挑戰。
1)工作環境有所改變。新聞編輯不再只是面對報紙,而是要面對媒體網絡,進行全息運作。而新聞的來源也不僅僅限于電視上的報道,更多的是來自于網絡網民制造的消息和新聞,這就要求新聞編輯需要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技能,來應對接下來的工作。在面對報紙時,新聞編輯者是幕后的操控者,將新聞篩選后進行發布,但是,在新的環境下,新聞編輯者要從幕后走到網絡的熒幕面前,接受廣大網民的言語。以往新聞編輯聽不到受眾的言語建議,如今在環境改變之后,新聞編輯者不僅要在外在上適應環境的變化,更要度過心理上的難關和挑戰,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者要有強大的心理建設。
2)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三網融合之下,新聞編輯者的任務不僅僅是要在報紙上完成信息的編輯,更要在網絡上實現信息的同步。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不僅要有敏感的新聞嗅覺,還要快速的捕捉新聞熱點。在面對網絡消息的時候,新聞編輯者不僅僅是操控新聞編輯,更要對新聞的出現有敏銳的洞察力。這就要求,新聞編輯不僅僅在新聞的操作上,更要在新聞捕捉上有一定的能力,必要的時候甚至會充當記者的身份,對當事人進行采訪和訪問。
新聞編輯者,還要有熟練的辦公軟件操作技能,只有熟練度的操作電腦和編輯的流程,才會更順利的將所得到的信息進行整合,然后快速的發布出去,實現三網融合,報網合一。當今的網絡時代,快速的不僅是生活,更是消息,一旦消息遲緩發布緩慢,就有可能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所以新聞編輯者要在抗壓的心理上,進行工作的整合,熟練快速的操作媒體軟件,促進媒介融合的發展。
3)受眾方面變得不同。新聞編輯以往的受眾是習慣性閱讀報紙的群眾,而如今在媒介融合下,受眾也直接從線下躍到線上。隨著網民的閱讀習慣不同,新聞編輯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編輯的技巧和能力,也需要在工作的流程方面進行轉型和整改。傳統的新聞編輯者聽不到受眾的意見和反饋,但是在網絡上一旦散發消息就會得到網民的回應和言語建議。新聞編輯者要學會適應網民的存在,學會接受網民的反饋,用網民的意見和建議來促進自己的工作,保證新聞編輯的工作不斷的發展。
2 新聞編輯的轉型對策
2.1 新聞編輯應改變固有的定向思維
相對于傳統的新聞報紙而言,只是新聞的編輯工作者對于消息的單方面傳播,閱讀報紙的受眾也只是單純的瀏覽當下的新聞而已。即使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也根本沒有人會聽到,這對新聞編輯工作來說,便會固守自己的思維模式,不會去改變。即使有幸聽到了受眾者的意見和見解,新聞編輯者也只是會一笑了之,對于群眾的想法不會有任何想要接受的意識。而在新興媒體之下,所有的新聞不僅會在報紙上進行傳播,更是會在網絡上進行同步的發布。而網絡不僅僅是一個獲取新聞的新渠道,對于廣大的網民來說,更是多了一個表達自己意見的平臺。以往新聞編輯者的單向傳播方式被打破,變成了雙向互動的溝通形式。
在網絡平臺之上,新聞編輯者一旦發布消息,就會看到網民的留言。網民在當今社會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所以,對于網民的評論和見解,新聞編輯者不可以一概忽略,而是要接受百家之言,重視他們在新聞中的重要位置,只有聽從良好的意見,進行改變,才會對新聞編輯的轉型有利,以便于促進新聞編輯向未來更好的發展。
2.2 新聞編輯應接受自己的多重角色
相對于傳統的報紙編輯來講,新聞編輯的工作相對單一,而新興媒體的出現,媒介融合的發展,促使新聞編輯者需要做的工作內容豐富,涵蓋復雜。以往新聞編輯只是需要面對報紙,將從記者那里收到的新聞加以挑選,編輯,整合,通過排版之后,放到報紙上,工作就是完成了大半。但是如今,新聞編輯者不僅要面對報紙,也要面對網絡。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要熟練的操作電腦的辦公軟件,熟練的在電腦上進行新聞的整合和加工,之后在傳播到網上。
相對于只是報紙而言,新聞編輯從幕后的消息單向傳播者,到了網絡的前方的奮斗者,不僅僅是承擔新聞的傳播責任,更承擔了對于網民評論留言的觀察者。需要將網民的意見建議,不斷的體現到新聞中來,不斷的用他們的言辭來激勵自己的工作。
這就刺激著新聞編輯從以往的新聞篩選,策劃的職能慢慢加入了加工,修改完善的工作,使新聞在網絡上得以最大化的傳播,也是信息時代,媒介融合的時代,對于新聞編輯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要求。
2.3 加強對新聞編輯的多重培養
和以往的單一的報紙新聞相比,當時的新聞編輯只需要學會如何編輯新聞,如何排版,這樣簡單的工作便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新聞編輯。但是隨著我國逐漸的發展,媒介融合的深入,尤其在報網合一,三網融合之下,對于新聞編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這就要求從以往單一的學會排版轉變,不僅要學會最基本的新聞編輯能力,更要學會熟練度的操作電腦。網絡上的新聞也從以往單一的國家大事,變得越發的復雜和豐富,當今社會有的內容都需要新聞編輯者涉獵一二,只有將這些內容熟練于心,在編輯工作的時候,才不至于手忙腳亂。
所以,當下對于編輯的要求,是復合型,全能型的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的媒體網絡運營技能,也需要有足夠的專業學科知識能力。
對現有的新聞編輯進行專業課程的培訓,加強他們的專業技能技巧。對以后的招收編輯要求加以提升,可以從高校招收甚至在高校教師中進行挖掘,對他們進行實踐性的操練,在實踐中鍛煉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發展,為以后的新聞編輯發展鋪墊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
3 結論
媒介融合是當今社會的大勢所趨,是不可以避免的,傳統的新聞編輯要想在信息時代站穩腳跟,轉型就是必然。新興媒體的出現是傳統新聞編輯的最大的挑戰。因此,新聞編輯者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的進行轉變,接受工作環境的變化,接受自身角色的多樣,不斷培養全能型的編輯,就是當下傳統的新聞媒體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轉型,只有這樣才能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奮勇前行。
參考文獻
[1]姚曉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研究[J].科技傳播,2016,8(5):66,73.
[2]鹿梅.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6):197.
[3]陳霞.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編輯工作的轉型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21):140-141.
[4]陳曄.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轉型研究[J].中國報業,2014(14):24-25.
[5]張靜,顧錚鳴.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轉型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