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敬
摘 要:國有企業體制深化變革,建設國有企業全新的體制模式,不僅要求呈現出中國一般企業的特征,又要體現新時代背景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需要。本文從黨建的問題和現狀出發,并找出相應對策,以發揮黨建工作的實效。加強共產黨對我國國有企業的監督,發揮黨在國有企業中的政治領導和政策指引,將企業的現代化模式的優勢統一在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領導地位結合起來。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管理
我國社會主義經歷了一些列變革,其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在這么多時代意義的變革中,國有企業至始至終處于主動變革的最前衛,同時國有企業的黨建一直處于被變革的前沿。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需要變革的力度之大,深度之廣,難度之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順從歷史變革的潮流,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現狀和出現的主要問題
1.黨務工作人員的素質有所欠缺。部分黨務工作的素質已經不能適應國有企業變革,某些黨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已經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業務執業責任意識不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放棄對工作的監督和領導;也有部分黨務工作人員學習自動性不強,學習能力較弱,不能很快地補充專業知識;還有部分黨務工作者不跟隨時代的變革,更新領導方式和新的思想觀念意識,是問題越積越多。
2.黨組織領導者的威信力下降。因為在觀念上缺乏對黨建工作的正確的分析判斷能力,黨組織領導者經常錯誤誤解上層領導分派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從而在行動上不能雷厲風行,執行力嚴重下降等等。國有企業由于分支較多、結構散漫、難以統一觀念等特點,導致上層的領導旨意很難傳達到基層,上層對基層的監督也無法到位的情況;并且有的黨組織領導只會強調物質文明,從而忽視精神文明,導致國有企業也片面去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錯誤思想。黨組織的人事機制結構不健全,出現有人員退休、辭職等情況,沒有很快的人事處理機構安排人員快速地補位,很多時候正事也被耽擱。
3.黨組織的規制模式和生活安排不健全。很多黨組織的內部組織形式和模式不完整協調,很多黨員沒有按時換屆和選派,導致很多基層的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從生活安排上來看,有些困難的國企基本上沒有認識到安排組織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忽視了這一內容,進而導致了組織生活開展的退步和弱化。生活上安排不妥,直接導致黨組織內部行動規則的僵化,上級有安排了,才應付了事,直接反應出這一明顯的弱點。
二、如何增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
(一)把創新黨建工作的思路與國有企業的管理融合到一起
努力經營國有企業的管理,將國有企業中創新的、效益高的、管理強的做法和經驗進行整理和推廣,發展并提倡創新的黨建政策,將新思維與國有企業的現狀聯系到一起。同時,將黨組織工作的載體和運行方式融合。將企業的落腳點和出發點落在保證國有企業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力度上,防止黨建工作和國企發展的脫節。
(二)努力保證黨組織內部規模機制的協調與國有企業的體制變革相一致
要在調整整個國有經濟產業結構、人員管理機制和組織文化的布局中,尋求一種可以將黨組織內部規模機制和人員調配的有效方式融合進去的規則,做到和諧統一,完美布局,協調一致。
(三)加強對黨務人員定期的教育和培訓
加強黨建專業知識和國企經營管理知識,是企業內部黨建業務需求的人員必備要素。應定期地加強對黨務人員知識的擴展和管理能力知識的訓練。同時,讓黨務領導們充分認識到自己在黨內的作用和價值,端正自己的態度,認識到黨建工作對國企內部管理的作用和保障。應加強對黨務工作人員尤其是黨務領導者進行科學文化教育,知識技能培訓,專業素養的提升等等,切實提高他們對黨建業務的參與能力和運用效率。將國企的黨建工作踏踏實實地做好,并結合創新的國企新模式,將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作為最首要的位置并提高企業效益。最后,要對黨務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強化領導們的責任意識,在企業內部形成比較科學學習地良性循環。
(四)創設企業生產經營中心
首先,創設企業經營中心,使經營豐富化,充分調動廣大黨務人員積極的生活保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來開展各種黨建工作,并拓展黨務人員的新思路,開展多方面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強化對國企內部文化素養的培育,進一步加強國企的核心競爭力和人員內部的凝聚力。其次要堅持多方面內容相融合的原則,除了某些必須集中的活動要求聚集外,其他的生活活動則必須穿插在黨建工作的日常生活里,做到切合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某些具體工作中,要處置好黨務人員與自我良好的管理意識相統一的規律,統一好開展黨建工作與維護企業良好的效益相結合。通過廣大黨務領導者的領導,提高企業黨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形成正直公正的黨員新形象,努力提升黨務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使國企的黨建工作健康、有序突破著發展與進步。
三、總結
伴隨著我國經濟模式的改變,國有企業正在實行創新發展的新變革。這種變革主要是從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的黨建模式向新時期中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新的黨建模式的變革。在變革中,企業面臨的挑戰重重,問題多多,矛盾雜亂等等,同時,其也承受著各方面輿論的重壓和社會各種力量的監督,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的一面。在這種變革里,企業并沒有雜亂無章或者是封閉自己,失去原則,而是努力向前,開拓進取。這場變革就如同春雨席卷了寒冬的季節,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進步和發展帶來了希望和前進的力量。無論是對企業的政治決策領導方式的轉變,還是企業革命創新的內部治理結構,還是國企管理的規制模式,都是一場全新的洗禮。
參考文獻
[1]張少軒.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7,(12):85.
[2]張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探究[J].時代報告,2017,(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