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俊禮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對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總結能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激發學生數學潛能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掌握相關的培養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才能讓他們更熟練的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做到舉一反三。本文針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做如下分析,以期可以為提高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新課改實施下,數學界摒棄了“應用題”一說,取而代之為“解決問題”,融合于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它圖文并茂,生動活潑,既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又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審視當前“解決問題”教學,不少教師遭遇到這樣的尷尬:中下水平學生解決簡單結構的數學問題,好似猜謎語,常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在遇到與書本例題類型不同的題目或者稍復雜結構的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學生沒有數量關系的概念,他們往往審題不清造成列式錯誤……基于以上現象的思考,筆者結合實例,分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有有針對性的建議。
1小學生解決問題有效教學的現狀
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分析了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和老師的情況,結合訪談的內容,總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從教育的基本元素分析,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教師方面的問題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教學的成績和學生的智力有關,解決數學問題是由智力水平決定的,聰明的學生一點就透,笨的學生怎么教都不會,就算道理勉強懂了,類似的題再出現還是不會獨立解答,也就是說在課堂上講完了,學生在做練習題的練習或者寫作業的時候就不會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老師認為與平時的練習以及學習的天賦等方面有關。學生在學習解決問題方面并不存在明顯差異,女生相對學習好的多,但是男生也有學的很好的。倒是非智力因素對學的學習成績影響很大。學習動機以及情感、性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響,顯然老師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1.2在教學方法方面
在自覺性學習者方面,學生自制力不強,很容易開小差,這種教學方式還是很難長期使用的。老師在講數學問題的時候,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讓學生找出解決的問題,分析問題,最后得出結果,講完例題的時候讓學生不斷的練習,這種問題的解決方式,學生很難找出問題的解決思路。學生在遇到很難的問題的時候,很難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中忽視了發散思維的培養。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教學內容的培養,但是忽視了發散思維在其中的應用,這也屬于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1.3學生方面的因素
從學生這方面出發,筆者采用了挑選題型的方式。讓學生選擇哪道題更難一些。
題目一:一班有43個人,二班比一班少18人,二班多少人?
題目二:小紅比小華多兩個蘋果,小華有幾個蘋果。
學生在理解題目一的時候二班比一般少18名學生,存在一些困惑,很多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把這些關系顛倒了。在理解題目二小紅比小華多2個蘋果的時候,很容易顛倒內容。從學生本身的角度出發,出現這些問題原因主要表現在,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中缺乏注意力,沒有學習信心和學習耐力,很多學生很難學好這些內容,在數學學習中雖然反復的練習這些內容,但是問題不具有綜合性,從根本上影響教學的效果,學生在接受知識方法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2提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上文中解決問題教學存在的問題,經過系統的分析,筆者總結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對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1老師方面
從老師方面出發,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我探索的能力,在強調學習問題的時候,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分認識解決問題能力對以后的學習非常重要。從學生實際學習出發,創造一些問題的情景,對解決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限制性的問題中,要與實際生活的問題聯系在一起。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藝術,加強解決問題能力培養。
2.2充分實現教材以及教育的多元化
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教材以及教學用具的多元化使用,從思維方式這方面出發,將學生變成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老師是教學活動的服務者,可以通過游戲,競賽以及幻燈片等方面,加強學生的教學,提高教學中的視覺美。
2.3培養有效的策略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有效的教學策略,高效的教學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有效的教學策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在選題訓練這方面,要把具有參考性的數學問題都應用上,不要讓學生產生一種怕算錯,或者做錯題的現象。老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的研究能力。其次,采用聯想訓練的方式,有些問題并沒有解題思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怎樣聯想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審題能力。可以采用自我出題的形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4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從學生本身出發,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對解決數學問題有很重要的作用。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降低計算失誤的出現。都是加強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從審題、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計算等都是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不管是怎樣的變化,只要理清數量關系,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有所提升。
綜上所述,只要教師嚴格按照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并合理的利用的各種方法,就一定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中心,自己則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主動的引導他們主動學習,分層次、有步驟的培養他們的數學解題能力。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所承擔的教學責任和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大,廣大教學教師應積極尋求各種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