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
摘 要:教育改革是當前我國的一項重要戰略,全面推動校企合作辦學能力,優化辦學機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本文通過對我國中職校企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提出了完善我國中職校企合作辦學的激勵機制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中職校企合作辦學;激勵機制
中職校企合作辦學是一個包含政府、行業企業、中職學校、行業協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在內的復雜系統。我國歷來對中職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持肯定態度,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職校企合作辦學的成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我認為是由于我國沒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校企合作激勵機制,各主體缺乏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力。
一、我國中職校企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校企合作辦學機制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阻礙了校企合作辦學的效果。因此必須要以教育改革為導向,制定和實施相應的優化策略,全面完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為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政府部門的推動作用有限
政府雖然提出了要求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政策導向,卻沒有建立配套的機制引導企業主動參與,缺乏資金支持使得校企合作辦學的效果難以顯現。
(二)企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企業方面存在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長期眼光、缺乏責任感的問題。認為參與職業教育只會增加成本、很難獲得收益,從而缺乏主動意識,急功近利。
(三)行業協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不強
行業協會擁有豐富的企業資源,但在推動校企合作辦學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完全顯現,使其在校企合作辦學過程中沒有發揮“中間人”的作用。
(四)中職學校合作辦學政策難以有效落實
學校方面存在定位不準,缺乏合作主動的問題。校企合作辦學的項目較少,甚至找不到校企合作辦學的切入點,使得很多學校在實際的辦學過程中缺乏與企業進行合作的平臺,進而使得校企合作辦學停留在口頭層面,難以得到真正的落實。
二、完善我國中職校企合作辦學激勵機制的措施
由于我國目前存在著職業教育體系尚不完整、法律體系不完善、產業結構處于世界中低端水平、行業協會功能和地位不高、企業缺乏承擔職業教育的意識等不利因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中職校企合作辦學激勵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
(一)政府應加強引導和扶持
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引導。充分發揮政府?;尽⒋俟阶饔?,著力營造制度環境、制定發展規劃、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加強規范管理和監督指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激發學校發展活力,促進職業教育與社會需求緊密對接。
政府應通過經濟政策、經濟手段扶持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加大對校企合作的資金投入、財政支持;利用稅收杠桿、利率等,調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校企合作。落實職業教育稅收優惠政策,例如落實國家現行有關稅收政策,企業因接受實習生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支出,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二)企業要增強責任感,積極參與
企業應增強主動參與校企合作的責任感、積極性。企業不要僅考慮經濟利益,把它作為參與校企合作的唯一動力,除了經濟利益還應考慮社會利益、民族振興發展利益,企業的眼光應長遠一些。
企業應積極主動推進現代學徒制和“校企雙制”,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企業根據用工需求與職業學校聯合培養,聯合制定培養計劃、課程方案和實習實訓流程,為學生配備實習指導教師,提供實習場所和設備。
(三)行業協會履行社會責任服務職業教育
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缺乏和行業、市場的緊密聯系,培養出來的人才難以滿足企業需求,職業教育的優勢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因此,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紐帶作用,讓職業學校和行業企業能緊密聯系。
政府部門以授權、委托等方式,通過行業協會推動職業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專業設置、課程標準等方面深度合作,并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行業協會要加強行業指導,完善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度,發揮行業在制定職業資格標準、指導專業設置、深化教學改革、開展質量評價等方面的作用。
(四)學校要正確定位,樹立教學理念和主動意識
中職學校要堅持產教融合、特色辦學。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要求,根據產業鏈各環節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步規劃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優化職業教育的層次結構和專業布局,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體系融合發展。強化校企協同育人,突出職業學校辦學特色,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產業升級和實體經濟的能力。
中職學校要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創新頂崗實習形式,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開展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促進職業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與職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服務過程對接。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全面優化校企合作辦學機制,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重要需求。建立健全中職校企合作辦學激勵機制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教育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勞動者的技能水平,促進地方與國家經濟發展。
總之,中職校企合作辦學激勵機制需要各主體之間共同努力,需要滿足各方的利益需求,實現多元主體間的多方共贏。
參考文獻
[1]黃輝,陳在鐵.高校校企合作辦學激勵機制探索[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3.
[2]降宏芳.我國高職校企合作激勵機制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