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巖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心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在臨床上,冠心病屬于常見的疾病,而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情況,導致產生的蛋白尿或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腎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常情況下,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其冠心病的情況更為嚴重[1]。因此,在治療此類患者的過程中,需要注重保護腎功能,避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此次研究將我院接受治療的88例冠心病并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作為對象,探究了在冠心病并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療中行冠狀動脈的心臟介入治療的有效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所選的88例冠心病并發腎功能不全患者均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將所選患者采取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分組,對照組44例患者采取常規藥物治療,研究組44例則采用常規藥物聯合冠狀動脈心臟介入治療。對照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60~82歲,平均(71±2.08)歲。研究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61~82歲,平均(72±2.01)歲。將兩組所選對象基礎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44例患者采取常規藥物治療,給予患者水化補液治療,對患者靜脈滴注0.9%NaCl注射液,滴注的速度維持在1 ml/(kg·h),對于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則劑量減半。研究組44例采用常規藥物聯合冠狀動脈心臟介入治療,對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造影結束4周后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與支架置入術。造影劑選用碘普胺-370;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使用160 ml;支架置入術使用120 ml;在手術中,靜脈注射普通肝素50 IU/kg。
1.3 評定標準:對比患者在治療前與治療后48 h、72 h腎功能,其中包含了血肌酐(Scr)和GRF;同時觀察隨訪6~9個月后,患者的預后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記錄兩組病例各項數據,錄入Excel表,采用SPSS22.0型軟件對其展開專業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Scr與GRF對比后數值比較接近,組間比較顯示無顯著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 h、72 h,研究組 Scr、GRF 與對照組相比,數值有顯著的差異,組間比較有明顯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前術后的Scr與GRF對比()

表1 兩組術前術后的Scr與GRF對比()
組別 Scr(mg/d)治療前 治療后48 h 治療后72 h 72 h對照組 184.27±30.84 180.27±26.71 176.52±21.86 81.GRF[ml/(min·1.73 m2)]治療前 治療后48 h 治療后46±15.49 72.19±12.46 71.28±11.97研究組 184.62±31.47 189.71±30.28 162.74±34.15 81.34±15.42 80.85±13.64 81.54±14.35 t值 -0.052 7 -1.550 8 2.254 3 0.036 4 -3.109 4 -3.642 0 P值0.276 3 0.047 5 0.041 7 0.531 7 0.035 8 0.030 9
近幾年,伴隨介入性心臟病學的不斷發展,冠狀動脈造影、支架植入術以及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等介入治療逐漸在冠心病的治療中起到了顯著的效果[2]。但對于老年冠心病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在介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監測患者腎功能的變化情況,確定好對比劑的合適劑量[3]。必要時可以使用水化療法來稀釋對比劑,促使對比劑從腎臟有效排出,同時還能夠擴張腎血管,增強患者的體內循環血量,減輕患者腎毒性。并且在造影期間,需要適當延長兩次造影之間的間隔時間,消除第一次對比劑對于患者的影響[4-5]。在造影前后可以對患者進行適當補液,使用生理鹽水或低滲鹽水來稀釋對比劑,避免腎功能出現損害[6]。本次研究中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Scr與GRF經過對比后數值比較接近,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 h、72 h,研究組Scr、GRF與對照組相比,數值有顯著的差異,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并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療中行冠狀動脈心臟介入治療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預后效果顯著,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