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上崗不久的年輕教師,剛走出大學校門,身上還稍許帶有些稚氣,就由一名大學生轉變成為人師。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社會角色轉變,喜悅感、新鮮感瞬間充溢了整個內心,但更多的感覺是肩上的擔子重了。從新教師錄取的第一天,我就決心要做一名負責的老師,尤其面對偏遠鄉(xiāng)鎮(zhèn)的孩子,他們在面臨學習環(huán)境以及教學條件受限制的情況下,我覺得,我就應該付出我的一切來彌補他們。
關鍵詞:樂理;音樂課堂;聲樂
參加工作有兩年的時間了,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孩子們樂理知識的缺乏,比如:唱歌課上,我問學生歌曲名稱左下角的1=F是什么意思,孩子們就會用無辜的眼神搖搖頭,以示我這個問題他們不會。之前有音樂老師就告訴我說,學生們從小學的音樂課就沒怎么認真上,中學以后便沒辦法給他們講更深層的知識了,只要求我不要講得太深。一學年的課上完,我便不認同這種說法了。我從音符、節(jié)奏、拍號等最基礎的樂理知識給同學們講起,他們聽得無比認真,還認真地做筆記,生怕漏下一丁點的知識,我被他們求知的欲望所感動。
其實,想搞明白樂理基礎知識很容易,樂理就像是語文要學拼音一樣,你只有認識拼音了,才能學習漢字,漢字你認識多了你就能讀課文、寫文章了,能用手機發(fā)短信了,也能夠網上打字聊天或是發(fā)表文章了。樂理還像英語要學ABCD一樣,字母認識了才能去學單詞,句子、文章……道理都是一樣的。有些學生從意識上認為會唱幾首歌曲就可以了,樂理是音樂專業(yè)學生的事情,而且樂理知識很難,所以他們打心眼里就不愿意學習。我跟同學們講,首先是藝不壓身,其次,學會樂理對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幫助,再次便是有助于音樂課的學習了。
樂理就是指音樂理論基礎,包括讀譜、記譜以及和聲、調式調性等內容,通過對簡單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用以提高對音樂的感受,提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對音高及樂譜的理解能力。
下面我以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光輝的歷程》的第一課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譜例為例,把樂理知識貫穿到音樂課堂上。首先我會給學生們講什么是簡譜,什么是五線譜。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簡譜以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于五線譜的4分音符;五線譜,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在5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的一種方法。最早的發(fā)源地是希臘,它的歷史要比數字形的簡譜早得多。在古希臘,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聲樂,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用C、D、E、F、G、A、B來表示。我們課本中的譜例都是簡譜,所以在課堂上我會偏重于簡譜的講解。
一篇完整的譜例中,正上方是曲目的名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右下方標注的是詞、曲作者或者某地方的民歌形式,左下方是調式調性和拍號。當我第一節(jié)課問學生這個1=C是什么意思時,孩子們開口就說阿拉伯數字1=……我解釋說,在音樂當中,這個數字1讀do,等號后面這個英文字母,它代表的是一個音高,接著我把C、D、E、F、G、A、B板書出來,下邊補充了一行do、re、mi、fa、sol、la、si 7個音名,學生們很快找到了C,但是有些字母前面有b或者#,同學們卻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便把#升記號、b降記號、×重升記號、bb重降記號講給同學們聽,還講到,一個升記號是升半個音,降記號是降半個音,重升記號是升一個全音,重降記號是降一個全音。這樣學生就認識了這個這些變音記號。為了便于理解,我在黑板上板書了鍵盤的一組音,提問學生鋼琴共有多少個鍵?有的回答六十,有的說五十……這時我會很認真地告訴大家鋼琴一共有88個鍵,其中有52個白鍵,剩下的便是黑鍵。這些內容孩子們前所未聞,所以他們會瞪大眼睛,認真地聽我講解。這樣解釋完升降記號、哪個琴鍵代表哪個音名,孩子們都明白了,同時,也學會了“等音”的概念。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爽朗的笑容,仿佛在告訴我這些問題都很簡單。
其次,我便給學生們解釋了什么是拍號,包括最常見的2/4、3/4、3/8、4/4以及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之間的關系,順便出了這樣一個題目:在2/4拍的前提下,把“×××”這個節(jié)奏型用一個音符來代替,只見學生們眼珠子一轉,便大聲地說出了“四分音符”!我欣慰地笑了,最起碼,我這堂課沒有白講。接著,我把3/4、4/4、3/8這幾個常用拍子以推理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了這些基礎知識。
我還發(fā)現,不管是初一的還是初三的學生都不會識譜,甚至有些連音階都唱不準,這樣會影響聲樂作品的歌唱性,我便著手于讓大家練唱音階,從最初的do、re、mi、fa、sol、la、si,到do、mi、re、fa、mi、sol、fa、la、sol、si、do,這樣隔單音或者隔多音唱音階,同學們都做得很棒!這樣為識譜打好基礎,我相信在以后的唱歌課上,學生自己就能自主學習,這樣就體現了“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
對課堂上貫穿樂理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注意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jié)樂譜試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jié)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把音樂課上的精彩一些,將樂理基礎知識貫穿始終,這樣不僅能留住學生,而且也能吸引學生!
一節(jié)課的時間很短,我要給學生講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我知道,這些并非一日之功,我要把樂理基礎知識貫穿到課堂上,讓學生能夠從我的課上學到知識,并不是一味地唱歌和欣賞,讓他們知道音樂課還可以用這種形式上課。通過這一學年的教學,我很欣慰,因為從孩子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一樣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信任”!同時,我也從他們身上體會到了渴求知識的精神,這才是我得到的財富,也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米純純.音樂課堂中樂理知識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3).
[2]董巍.對目前音樂樂理教學分析[J].音樂時空,2014(12).
作者簡介:孫靜,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洪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