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慧
摘 要: 高校開展學生軍訓工作是法律賦予的職責,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但是隨著自媒體的出現,公民輿論自由的程度越來越高,其帶給軍訓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決策失誤、不良信息環境影響學生對軍訓的態度、信息傳播失實等都使軍訓效果打折扣。要想強化軍訓效果,就需要提高信息篩選能力及組織者鑒別能力,嚴厲整治不良信息環境,提升媒體素養。只有積極尋求改善的措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才能有效鞏固軍訓成果,形成軍訓效益的長效機制,從而達到軍訓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 自媒體 大學生軍訓 挑戰 對策
一、自媒體的出現及其帶來的變化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臺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
“自媒體”概念由美國硅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率先提出,他認為,我們已經從由少數媒介集團掌控的大眾媒體中走出來,逐漸蛻變為“人人都可以當家做主”的共和媒體[1]。自媒體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要的影響:一方面,人們擁有了更多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與平臺,在社會正義、公民權利和反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輿論作用,這極大地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言論自由會帶來由于規范不到位而產生的消極現象,這些都與自媒體傳播的理念格格不入。
二、自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軍訓所面臨的挑戰
以軍事技能訓練為主要內容的大學生軍訓,不僅是國家賦予部隊和高等學校的一項政治任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還是每個大學生都必須接受的必修課,更是高等學校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依托的重要教育環節[1]。
實踐證明,經過軍訓的洗禮,同學們收獲了友誼、收獲了團結的力量,更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身上的那份責任感;學校通過軍訓為我國國防教育事業貢獻了一分力量,增進了軍民魚水深情;同時,承訓部隊官兵走出軍營,通過扎實的基本功實踐了在部隊的所學,他們身上具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深地影響著新一代的年輕人。然而,在自媒體環境下,信息的泛濫、消息傳播速度的飛增等不良現象無時無刻不影響著軍訓。這些情況的出現使得進行了多年的大學生軍訓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信息的泛濫影響和干擾軍訓組織者決策。
在組織軍訓的過程中,組織者要對以往的軍訓情況做一個了解以便對軍訓有更好的把握,一方面,組織者會參考每年都會整理的軍訓簡報、軍訓通訊稿等資料。另一方面,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其他地區的軍訓情況,了解全國的最新軍訓政策及相關事宜,組織者會上網查閱各種電子資料,這時為了了解某個軍訓新聞報道可能就會通過微博、BBS等渠道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自媒體上的信息可能就會涉及各個方面,如果不進行篩選可能對某些現象產生誤解影響一些決策的制定。
(二)網絡、微信等不良信息環境直接影響學生對軍訓的認識和態度。
目前,大學生入學之初對國防教育的重要性還沒有深刻的認識,缺乏對其重要意義的關注。有些大學生國防情感缺失,沒有意識到責任的重大,某些同學甚至覺得國防離自己很遙遠,與自己沒有關系,因此,在軍訓過程中表現出態度不認真、行動不配合的情況。
在自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在網上公開發表自己對軍訓的感受,許多同學是獨生子女,受不得委屈、吃不了苦,因此在軍訓中遇到一點點麻煩就發脾氣、頂撞教官、不配合練習。難免在網上宣泄自己的不滿,像這種負能量的信息容易傳染給其他同學,從而使同學們對軍訓的態度打折扣。
(三)自媒體的出現使軍訓信息迅速傳播的同時造成信息的失真。
有時關于軍訓的負面報道較多,這引起了社會公眾對軍訓的普遍關注,在這些所謂的報道中,真實性是一個極具鑒別意義的事。“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如某些新聞媒體報道的軍訓體罰現象,一些標題黨為了引起大家的關注,盡其所能“描述”這些事。就是這些少數報道引起了社會對軍訓的意見,一些人往往更加關注負面報道,給軍訓工作帶來了消極影響。
三、自媒體背景下做好大學生軍訓工作的思考
自媒體使得表達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有人利用網絡傳播軍訓工作的負面信息。固然,公民具有表達自由權,但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而是有界限的。因此,必須對自媒體表達言論進行管理監制,不能任其肆意發展。
(一)提高信息篩選和鑒別能力,進行有效決策。
自媒體傳播制造了信息垃圾,甚至產生了謠言、謊言,難免給大學生軍訓組織者的決策帶來負面影響。就拿最近要廢除“985、211”的消息來說,它曾在網上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各種聲音甚至某些有地位的學者紛紛發表看法,這種現象難免給其他相關組織的決策帶來影響。
一方面,在自媒體平臺運營者內部要建立完善的虛假信息防范、甄別、處置體系,通過專門的團隊建設和新技術研發應用,實現虛假信息的傳播預警、真偽內容的快速有效甄別、傳播節點的準確鎖定與懲治[4]。另一方面,組織者要提高對信息的鑒別篩選能力。組織者應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及承擔的責任:軍訓組織者是整個軍訓的靈魂,訓練計劃的制訂、領導監督等都關系到軍訓效果,因此,應該在實踐中加強責任意識。
(二)從法律高度和管理層嚴厲整治不良信息環境。
一方面,對于那些暴力、具有煽動性的信息,政府要加強規制,從傳統法律法規中找到監管新興媒體的法律依據,實現多種法律、多渠道的“會診”,國家還應該加緊制定關于普通公眾傳播信息的有關法律,對傳播不良信息的個體依法進行制裁[5]。
另一方面,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建構的重要階段,在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這一點上還需進一步引導。由于大學生身處于信息高速運轉的社會,各種觀點的傳播與抨擊隨處可見,其中負面觀點的傳播容易導致一些大學生看待問題的立場出現偏頗。因而在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要努力加強知識的積累,提高辨別信息是非的能力。對于軍訓管理者,要積極向學生傳授軍訓的重要意義,激發同學們對國防的熱愛之情,嚴厲杜絕不法現象的產生,端正對軍訓的態度。
(三)努力提升各種媒體人的素養,加強對自媒體發布的管理。
自媒體使用者和自媒體平臺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為了所謂的點擊量,會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級趣味,扭曲報道。軍訓中的小事件可能通過各種形式的傳播而失實,更可悲的是現在一些人只看到“是什么”,很少考慮“為什么”,大學生軍訓工作在自媒體背景下更需要提升媒體素養。
首先,要加強自媒體媒介素養駕馭,作為自媒體使用者和自媒體平臺,在發表言論時應該對自己負責,遵守一定的職業道德。有國必有防,有國才有家。高等學校的學生軍訓是學生踏入大學校門的第一課,軍訓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組織紀律觀念和作風養成,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觀念、構建時代要求的知識結構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應該得到社會的支持與理解。作為軍訓的官方媒體要提高網絡活躍度,及時對某些媒體的不當報道進行澄清,及時糾正社會的錯誤認識。
綜上所述,在自媒體背景下做好軍訓工作面臨諸多挑戰,任重道遠。高校必須直面軍訓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采取積極措施予以改善,適應社會大環境調整策略,高度重視軍訓工作的改革與創新,從而完善軍訓機制。軍訓之于人生,是一次難得的特殊體驗,因此我們要抓住自媒體時代帶來的良好機遇,保證軍訓初衷得以實現,努力開創嶄新的大學生軍訓時代。
參考文獻:
[1]吳溫暖.國防教育學學科基本定義探析[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107-113.
[2]劉禮明,張冠珠.大學生軍訓成果長效化的實踐與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6):29-31.
[3]薛新有.論大學生軍訓的重要意義[J].中國西部科技,2010(10):94.
[4]陳進華,張壽強.論自媒體傳播的公共性及道德底線[J].江海學刊,2012(6):110-111.
[5]董偉建.自媒體的文化缺失及其傳播環境重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