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才慧
摘 要:振興的鄉村仍然是農民的鄉村,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除了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扶持農民自主創業也尤為重要。但是,目前農民創業面臨著動力不足、能力不夠、渠道有限、融資困難、信息不暢等困境。要打破農民創業藩籬,必須積極營造創業氛圍、提升農民創業的意愿和能力、加大農民創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關鍵詞:支持;鼓勵;農民創業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支持和鼓勵農民創業,激發農民的創業熱情,使更多的農民積極創業,同時可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使農民更富裕,農村更發展,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
一、當前農民創業中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動力不足,意識不強
由于經濟、教育水平和觀念的原因,不少農村的孩子初中或高中(職高)畢業后,就外出打工,成為新一帶農民工。雖然他們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不是很滿意,一切求穩,認為幫別人打工,多少都有幾個現錢。創業要擔當風險,怕失敗,成功難。加之,他們大多數知識貧乏,文化水平低,思想落后,缺乏資金,競爭意識、創新意識不強,創業動力不足。
(二)創業教育與培訓不足,能力不強
我們的義務教育學校,沒有開涉創業這門課,多數農民沒有參加創業教育和培訓,創業的知識不足,創業能力不強。缺乏對市場的了解,缺乏財務、經營、市場判斷等創業必需的知識與能力。
(三)創業資金獲取渠道有限,融資困難
農民創業資金不足,小額貸款門檻比較高,農村住宅不能做抵押,獲取創業資金較難。
(四)創業扶持的機構不多,信息不暢
信息平臺建設明顯滯后,導致創業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難以獲得高質量、低收費的服務。
二、支持鼓勵和扶持農民創業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創業宣傳,營造創業環境
政府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和PPT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強大聲勢,擴大影響力,引領全社會關注關心創業工作,營造創業的良好環境,改變農民創業觀念,樹立農民創業意識,激發農民特別是返鄉農民和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組織相關單位及人員到各街鎮(鄉)、村進行創業有關政策宣傳,讓農民充分了解政府為農民創業提供的優惠政策及創業必須具備的條件,鼓勵農民用好、用活、用足創業政策。
在電視臺和報刊上和PPT平臺上,開辟“創業先鋒”、創業明星故事”等專欄,創業宣傳企業家的創業事跡。組織創業交流會,邀請成功的創業者,介紹成功經驗和有意愿的農民進行交流,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講解其艱辛的創業歷程,進而激發農民創業熱情,使更多的農民勇于創業,善于創業、敢于創業。如大足區棠香街道辦事處和平村農民劉學英,在創業過程中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累。她曾幫別人打工多年,但并沒有使她富裕起來。她想,幫別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板,于是籌集資金辦起了養豬場,經過努力奮斗,成了我區的養豬大戶。
(二)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創業能力
通過培訓,提高農民的創業能力,以降低盲目創業帶來的風險。
1.培育企業家精神
從眾多的成功企業家分析,要創業成功,必須具備企業家精神。
(1)誠信的品格。誠信是相互協作的基礎。要想企業做大做強,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從而獲得更廣闊發展的空間,否則,就將借不到錢、貸不到款、賒不到賬,甚至產品都會因受到消費者的懷疑而賣不出去,還談什么創業呢!所以,必須教育投資創業的農民,時時處處事事講誠信,用誠信去開辟成功的創業之路。
(2)強烈的信心。對創業者來說,信心就是創業的動力。創業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要通過若干次失敗,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信心就非常重要。如:防脫發產品章光101,就是試驗了101次才成功的,研制出生發良藥。所以,才取名章光101。
(3)冒險的精神
創業本身就是一項冒險活動。創業需要膽量,需要冒險。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害怕承擔失敗的風險,前怕狼后怕虎。培養農民的冒險精神,鼓勵農民在充分調查研究市場的基礎上。大膽地走出“掘金”的第一步,不要過多地瞻前顧后,否則將一事無成。
(4)頑強的毅力
農民要創業,要成功很難,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和失敗。面對困難和挫折,在市場的搏殺中要有永遠不退場、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失敗了沒關系,找機會東山再起,就會取得成就。
(5)遠見的卓識
具有敏銳的眼光是企業家的重要素質,能使創業者有獨樹一幟的預見能力,有效地預測市場和把握經營方向。生意場上,眼光起著決定性作用。作為中小企業家,要把眼光放在大眾消費需求上,大眾消費分層明顯、特殊差異較大,要針對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嬰幼兒等不同的消費人群,制定有差別的經營策略,找準他們的消費需求,制定自己企業的主攻方向,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同時,要善于引領大眾消費,催生新的消費需求,推動新的供給,使自己的企業成長、壯大。
(6)應變的能力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創業者要有足夠的智謀,卓越的應變能力,及時調整思路,打破常規去思考問題,不斷創新,應對變換莫測的市場,從中尋找出商機,出奇制勝,最終獲得成功。
(7)創新的思維
金利來領帶的創始人曾憲梓說:“做生意要靠創意而不是靠本錢!”我們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用老眼光看新問題。一個企業家要用創新思維,來尋找商機,發現與眾不同,積極創業。在企業成長經營的過程中,也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經營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成長發展,立于不敗之地。
(8)決策的能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機往往轉瞬即逝,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就需要企業家具有果斷決策的能力。大足區農民企業家——荷花山莊老板羅登強,在一次茶葉展銷會上,看見不同種類的茶葉后,聯想到想荷葉具有升華陽氣、去脂瘦身、散淤止血等療效,荷花可以鎮心益色、駐顏美容。如果把荷葉、荷花制成茶葉,可能銷路不錯,于是咨詢專家后果斷決策。現在羅登強的“荷香”牌茶葉,還申請了專利,遠銷全國各地,供不應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培養創業技能
(1)管理技能
要想創業,就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如目標管理技能、財務管理技能、信息管理技能、團隊管理技能、項目管理技能等,才能實現創業成功。
(2)社會交際技能
以前,市場競爭是零和博弈,現在提倡合作雙贏,單槍匹馬的創業方式不能適應時代需求。要擴大社交圈,通過朋友掌握積累人脈,有利于創業成功。
(3)選項技能
創業項目選擇是否正確,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選準了項目,創業就成功了一半,選擇錯誤,就意味著創業失敗。一是把握準則。選擇資金周轉短,行業準入低,庫存商品少,需要人手少,競爭能力強的項目;要立足長遠、注重資源。二是調查市場。市場調查是否周全,關心到經營的成敗。在沒有充分做好市場調查的情況下,如果匆忙開業,在以后的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成功的機會就會大打折扣。如王某準備開串串火鍋店,他到收舊貨的店一問,發現,最近回收的座椅好多都是開串串火鍋店,覺得生意不好,就沒有開了,結果果然如此。三是了解宏觀環境。創業了解宏觀環境,不能做與政策相悖的事,否則,還沒開張,就不行了。同時要估計行業環境,調查貨源情況、了解顧客需求、競爭狀況和產品價格,并對產品銷路進行預測。只有做到了周密的考慮,才易成功。四是選擇熟悉喜歡的項目。選擇自己熟悉喜歡的項目,積極性高,經營起來才靈活,又得心應手,收到較高的回報。
(三)創新支持和鼓勵農民創業的政策
1.搭建服務農民創業平臺
一是建立農民創業溝通協調機制,整合政府、市場和社會資源,發展創客空間,利用互聯網,搭建服務農民創業平臺,幫助有創業意愿的農民,特別是農村大學生和返鄉農民工創業。二是規范為農民創業服務的第三方組織,組建農民創業家協會,讓已經成功的企業家,提供培訓、實習的場所,幫助農民創業,實現技術互補,信息共享。三是組建創業專家服務團(重點是科技型、現代農業方面的),定期深入基層,指導農民創業;深化院地合作,破解農民創業缺項目、少信息、乏技術等問題,使更多的農民找到創業項目,走上創業之路。四是培育創業服務人才。把各行業的專業人才,吸收進來,組建創業導師隊伍,開展創業培訓,使更多的農民受創業培訓,走上成功的創業之路。
2.制定扶持農民創業政策
一是設立就業創業綜合服務中心。幫助初次創業的農民,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提供政策、項目和資金服務咨詢,辦理證件,各種后續服務。二是加大對農民創業的財政支持力度。對農民創辦的企業,招用了就業困難人員、剛畢業的大學生,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政策性的借貸。依托政府資源,接力工商、稅務和社保等部門,推行“政策性+商業性”組合借貸,提高農民獲得創業資金的可行性。發展村鎮銀行和農村合作社,為農民提供貸款。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并對初次創業,又是科技型的現代農業項目,財政部門給予創業擔保貸款,按規定安排貸款貼息所需資金提供適當的貼息。二是成立農村創業基金。尋找愿為農民提供貸款的公司,為有創業意愿和項目好的農民提供貸款,幫助其創業。
參考文獻:
[1]《小老板創業策劃》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12-01
[2]《創業的堅持》期刊《中國中小企業》2008年2期
[3]《吉林青年創業者素質的調查報告》《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9年4期
[4]《關于企業形象"重塑"的思考》會議論文2002-09-15
[5]《寧波中小企業的永續經營和發展的探索》學位論文江蘇大學2007
[6]《企業經營績效影響因素分析》期刊《商場現代化》2017年14期
[7]《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吉林大學出版社2012-05-01
[8]《職業生涯規劃》立信會計出版社2013-05-01
[9]《企業戰略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9-1
[10]《大學生成人成才成功之路》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08-01
[11]《創業:50位上海理工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歷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01-01
[11]《企業創辦實訓教程》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07-01
[12]《企業家是這樣煉成的》學術期刊《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年1期
[13]《貼近農民知識讀本——子女創業教育必讀》重慶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