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雅 張慶英 聶宇清
摘 要:綠色物流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闡明了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的共生和互促關系,提出了循環經濟理念下綠色物流的5R原則,分析了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再制造、重構這5個原則在綠色物流中的應用,旨在推進循環經濟理念下綠色物流的發展。
關鍵詞:循環經濟;綠色物流;循環利用
循環經濟理念已經滲透于包括物流在內的各行各業中。隨著世界經濟總量的迅速增加與快速發展,物流活動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和資源壓力。低效乃至無效的物流作業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全天候的物流作業加劇了噪聲和污染,送貨上門服務和無效裝載導致城市中心地帶的交通阻塞。循環經濟下的物流活動需要從生態視角去考慮,通過物流的合理化實現“廢料變原料”,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實施綠色物流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環節之一。
1. 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的關系
循環經濟與綠色物流都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上,融合了環境保護、生態文明、資源節約的觀點,兩者具有共生和互促的關系[1]。
循環經濟理念將傳統的“資源—產品—廢棄物”這種單向線性經濟形式轉為“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閉環流動的經濟形式。以“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為運行原則,達到自然資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標。綠色物流打破僅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傳統觀點,將“綠色”、“環保”的思想融入物流環節中,實現物流活動高效、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循環經濟下的綠色物流要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共享資源,實現物流活動的生態化和綠色化,以實現生態平衡、經濟合理和共同發展。綠色物流的理念中“廢物”這一詞語被“資源”的概念所替代,各環節實現充分的資源共享,變污染負效益為資源正效益。綠色物流的發展對循環經濟的實現起著重要的推進作用。
2. 循環經濟在綠色物流中的應用
循環經濟理念下的綠色物流包含3個層面:一是企業層面的綠色物流,針對運輸、包裝、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等物流環節進行綠色化管理,以降低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2];二是供應鏈層面企業之間的綠色物流,企業與企業之間形成共生關系,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產生的“廢料”和“廢品”經過處理實現再生循環利用,成為自身供應鏈或其他供應鏈中的資源。三是社會綠色物流,要求政府關注綠色物流的建設,加強企業綠色物流的監督和管理,將循環經濟下綠色物流的理念植根于公眾心中。
在循環經濟下推行綠色物流,需要遵循5R原則,除了Reducing(減量化)、Reusing(再利用)、Recycling(再循環)以外,本文提出了Reproducing(再制造)和Reconstructing(重構)的概念。
2.1 綠色物流中的減量化
減量化(或減物質化)原則所針對的是輸入端,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流通。綠色物流中的減量化就是要通過合理的設計規劃和管理來減少無效的物流活動,避免過多的資源浪費,如降低空載率、減少重復運輸和過遠運輸以實現運輸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合理選擇倉儲地點、改善倉儲過程中的慢進、慢出、儲存少、保管差來實現倉儲資源配置的合理化;降低裝卸搬運次數、避免過度包裝來減少資源的投入。
2.2 綠色物流中的再利用
再利用(或反復使用)原則屬于過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盡可能多次或多種方式地使用物品,使之不要過早地成為垃圾。綠色物流中的再利用還體現在綠色包裝上,通過設計大型化、集裝化及輕便式、折疊式的包裝,以保護貨體,并可反復使用;還可通過租賃、共享等方式實現對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等設施設備的利用率,使其發揮更高的效用。
2.3 綠色物流中的再循環
再循環(或資源化、再生利用)原則針對的是輸出端,將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最終處理量。綠色物流中的再循環,一是要在自身的產品供應鏈中,將消費者遺棄的廢棄物通過拆解方式將有用的零部件、材料修復處理后重新投放到生產和銷售環節;二是應用于其他產品的供應鏈中,在無法滿足自身供應鏈需求時也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廢品的循環利用率,將其應用于其他產品的供應鏈中。
2.4 綠色物流中的再制造
綠色物流中的再制造是對綠色制造的詮釋,綠色制造包括綠色設計、綠色供應、綠色生產。設計階段就要求充分考慮到產品的模塊化、標準化、環保性和可拆卸性,使得產品在生命末端還可被拆解、再利用,以充分發揮效用[3]。綠色供應需要采購方制訂出合理的采購計劃,有效選擇集中采購、聯盟采購,降低采購過程中的資源浪費。綠色生產指的是原材料和零部件從供應原材料庫到車間,以及相應的生產和物流組織的一系列過程中,采用清潔能源,進行合理組織,減少固體廢棄物、廢液、廢氣的排放,減少設備運行帶來的噪音污染。
2.5 綠色物流中的重構
綠色物流的重構是通過物流資源的集成和整合來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4]。現代物流在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撐下,通過統籌協調與合理規劃運輸、存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獨立但又相互關聯的一系列活動,使商品以最優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和最佳的組合完成從生產到消費的轉移,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我國物流企業一方面普遍存在著資金、資源的不足等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另一方面又存在著運輸、倉儲資源的大量閑置,通過對傳統物流組織的重構新實現資源整合,可以避免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實現物流資源充分有效的利用。
3. 結語
循環經濟涉及生態保護、經濟學、系統科學等多個領域,本文在深入理解循環經濟理念的前提下,綜合綠色物流的特點提出了綠色物流中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再制造、重構的原則,將其應用于物流中的運輸、包裝、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環節和企業層面的供應鏈物流組織中。綠色物流的推進還需要政府和公眾的推動和監督才能發展得更快。
參考文獻:
[1] Alan Murray, Keith Skene, Kathryn Haynes. The Circular Economy: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in a Global Context[J].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Dordrecht, 2015: 369-380
[2] 于華. 我國綠色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對策探究[J]. 商場現代化, 2014(4): 91.
[3] 常華, 胡大超. “互聯網+綠色制造”方法研究[J]. 煤炭技術, 2016, 35(4):309-310.
[4] 張夢雅, 張慶英, 索紹婷, 陳鴦, 譚永斌. 組織網絡下的協同物流聯盟模式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15, 37(7):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