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晉山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成為新常態。在深化企業改革發展的過程中,大力加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著力構建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努力鏟除滋生腐敗的條件和土壤,是企業面臨的緊迫而艱巨的重要任務。本文從國有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現狀出發,淺要探析煤礦企業在新形勢下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新途徑,希望能對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關鍵詞:新形式; 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
國有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作為一項需長期堅持且工作量大、復雜性高的系統性工作,確保順利建設和逐漸完善制度是保證國有企業資產的重要依據和手段。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所必須堅持的道路。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情況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認真按照中紀委、監察部的統一部署,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和特點,把促進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采取多種措施,標本兼治,才能收到實效。
(一)新形勢下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現狀
我國煤礦企業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的作用,而煤礦企業中的黨風建設有利于將這種保障作用和促進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在煤礦企業中進行黨風建設應該以煤礦企業的建設與發展為出發點,通過意識與實踐的統一來不斷推動黨風建設在煤礦企業中的深化。在我黨先進的思想方針、政策的引導下,我國煤炭企業的黨風建設確實起到了不小的進步,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卻仍然存在著諸多實際問題。
1、煤炭企業的管理層和決策層在對黨風建設上的認識欠缺甚至不夠。
在市場經濟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煤炭企業的管理層或者決策層更加注重的是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更加關注的是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企業黨風建設的認識不足,很多都是在走一個形式,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廉政建設執行力較差在如今新形勢情況下,我國國有煤礦企業對于廉政建設的執行力度強調性不高,而是把重點放在了規章制度制定上。雖說理論指導實踐,但理論并不等于實踐,兩者相互融合,理論實踐相結合,才能保證廉政建設的高效執行。
我國對于廉政建設的執行,參考了很多國外的經驗,但并沒有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基礎上進行制度調整和執行力度提升。因而規章制度缺乏實踐論證,不具備指導能力。此外,廉政建設也需要依據我國國情進行,不能生搬硬套,只有適合本國發展的才是最正確的。由于廉政建設實踐性低,執行不具說服力,缺乏信心,無法準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
2、基層工作人員對黨風建設不夠重視,認為黨風建設工作是黨務部門的事情,建設對象也是領導層的人,跟自己沒有很大的關系,這也就導致了黨風建設工作作用的有限性。
3、黨支部成員對于黨風建設工作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黨支部成員對于黨風建設的認識性,黨支部成員的這一認識也影響到了高層管理決策人員的思想,層層相扣,最終就導致的企業黨風建設不足。
(二)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1、監督管理不到位。
提高監督的有效性仍是國有企業面臨的一個大課題。企業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員工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使權力和個人行為缺乏制約,存在“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不敢”的問題,形成監督管理“真空”,給違法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
現在國有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如企業業務招待費開支過大、項目不清;財務、物資管理較為混亂;領導干部廉潔自律難以真正到位等等。這些問題的根源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權利過分集中,而監督制約體制不合理等密切相關。由廠長(經理)任免的企業監督部門人員來監督廠長(經理)工作難免被動;企業用人機制長期不變,造成人員流動差、人事關系復雜,一家人在同一企業工作屢見不鮮,沒有形成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用人競爭機制。
2、宣傳教育缺乏有效性。
部分煤礦企業在黨風廉政教育上只注重表現形式,忽視了實際效果。有的不管教育對象是誰,主次不分,一樣對待。有的形式單一、內容枯燥,雷聲大雨點小,表面上很有聲勢,實際效果有限,起不到警示的作用。
3、工作力度欠缺
煤礦企業在處理本企業腐敗案件的時候,往往會以維護企業的穩定和保護犯錯誤的人為借口,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處理起來避重就輕,內部處理完事。另外,煤礦企業領導干部平時政治學習不夠,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嚴重甚至惡性膨脹。在市場經濟趨利性影響下,一些熱衷于投機鉆營的不法分子,通過“圍堵”、“利誘”等手段拉攏腐蝕干部,使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干部迷失了方向,亂了方寸、栽了跟頭、出了問題.
(三)新形勢下煤礦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發展途徑
1、進行體制創新,構建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
要想遏制腐敗,更重要的還是要在構建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上下功夫。要堅持按照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要求,加強對黨員干部以及“三管六外”人員的監督,堵塞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健全防治腐敗體制機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加強和完善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黨風廉政責任分解到企業各部門和負責人,全面體現“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形成黨政“一把手”對黨風廉政建設負總責的責任體制,建立起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體系,形成職能到位和層層負責的責任機制。建立經營、生產、黨建與反腐倡廉建設“三大績效”考核機制,實現黨風廉政建設與生產經營建設、企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對單位領導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不認真履行職責,所轄單位及人員發生了違紀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追究責任,形成責任考核和責任落實追究機制。
2、拓寬監督渠道。
加強對煤礦企業的監督力度,拓寬監督渠道,形成嚴密、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網絡系統,保證我國的所有黨員干部都遵循這一大前提,尤其領導干部必須保證自身監督力度。再則,再進行黨風廉政建設監督,把事后監督改為事前監督,提高監督綜合能力,通過監督能力提升,監督領域擴展,消除監督難點。
3、加強并落實廉政思想教育
實際情況而言,現在所說的腐敗主要以制度性腐敗為主,腐敗產生的原因根本在于制度不完善,漏洞過多。所以,必須深刻認識腐敗問題,剖析其癥結所在,以扎實的社會理論實踐基礎與腐敗做長期斗爭,進行制度化處理,盡可能取得成果。提升黨風廉政建設的宣傳力度,通過傳播十八大以來的一些反腐倡廉成功案例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力度。宣傳反腐倡廉工作的材料也要時常更新,保證反腐倡廉標桿的高度正確性,并以此提升企業對于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和感知,宣傳角度、宣傳方式、宣傳意義要與時俱進,以創新思維吸引大眾目光,更具現實性。
4、抓好領導干部廉潔自律。
宣傳教育、制度建設是外部約束力量,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是內在制約因素,兩者相輔相成才能起到良好作用。在工作中一是要嚴格約束。對各級領導干部堅持高標準要求,從嚴規范約束。利用召開會議、個別談話等形式,對領導干部進行經常性教育,如在中層干部任職前都進行了廉政談話,把廉政關口前移,強化自我約束意識和自制能力;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督促領導班子對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防止個人說了算;及時完善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規范領導干部的言行。
結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成為新常態。國有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在新常態下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為企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