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兄 朱聰玲 馮芳敏 雷春錄
摘 要:采用SPSS軟件對高海拔低溫水體中常規項與重金屬項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各項指標的均值、標準差及相關性關系:高錳酸鹽指數與重金屬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達0.967,與銅、鉛、鋅、鎘呈反比例關系;水溫與銅呈正比例關系;化學需氧量與鎘呈正比例關系。本實驗旨在為高海拔地區水質分析及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常規項;重金屬;相關性
環境污染已成為當下熱點問題,水質監測指標對水污染防治起到重要作用。水中重金屬可以通過食物鏈產生富集效應,對食物鏈上層的生物例如人類和人類食用的動物產生很大的毒性,對生態環境的穩定和人類的生命健康產生很大威脅[1]。地表水中重金屬含量雖低于沉積物中的重金屬含量,但地表水中的重金屬為溶解態,具有高風險性,即使微量存在也可對生物產生一定毒性,對人類健康造成一定威脅[2]。水中常規項目如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水溫指標可反映水體現狀。高錳酸鹽指數作為地表水體受有機污染物和還原性無機污染物質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一項重要指標[3],水溫直接影響水體中其他參數以及生物群落的發展,是水體重要的物理因子[4],因此研究地表水中各常規項與重金屬關系尤為重要。
本研究分析青海省某河流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水溫和重金屬幾項指標的相關性,旨在為高海拔地區水域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水樣采集
依據《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HJ T91-2002》在青海省某河流在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采集的樣品,現場測定水溫,樣品采集后低溫避光保存送實驗室檢測。
1.2方法
采用溫度計或顛倒溫度計法測定水溫,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化學需氧量濃度,采用酸性法測定高錳酸鹽指數濃度,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廢水檢測分析方法》(第四版)測定銅、鉛、鎘的濃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鋅的濃度。本文采用SPSS軟件對2018年1月-4月該水體中常規項與重金屬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
2結果
2.1各指標均值和標準差
2018年1月至4月該水體中各項指標均值分別為銅3.0×10-4mg/L、鉛2.0×10-4mg/L、鋅7.0×10-3mg/L、鎘3.0×10-5mg/L、化學需氧量10mg/L、高錳酸鹽指數1.2mg/L、水溫0.8℃;標準差為銅0.2%、鉛0.3%、鋅0.01%、鎘0.01%、化學需氧量1.0%、高錳酸鹽指數0.3%、水溫0.4%。
2.2水溫與重金屬相關性
溫度的變化對于水中重金屬元素的影響較大,低溫水體中由數據分析可知:在0.05水平上水溫與銅和高錳酸鹽指數呈正比例關系。
2.3化學需氧量與重金屬相關性
化學需氧量是水體有機物污染的重要指標,低溫水體中化學需氧量與鎘呈正比例關系,與銅、鉛、鋅呈反比例關系,其中銅元素與化學需氧量相關系數達0.921。
2.4高錳酸鹽指數與重金屬相關性
在0.05 水平(雙側)上,鉛和高錳酸鹽指數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達0.967;高錳酸鹽指數與銅、鉛、鋅、鎘呈反比例關系;與化學需氧量和水溫呈正比例關系。
3結論
本文采取青海某縣域河流水樣進行水質檢測分析,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到水質常規項與重金屬的相關性:高錳酸鹽指數與重金屬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達0.967,與銅、鉛、鋅、鎘呈反比例關系;水溫與銅呈正比例關系;化學需氧量與鎘呈正比例關系。依據此實驗數據分析,該水域中重金屬的數據對于該水域水體環境的現狀提供理論依據,為防治水體污染監測提供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
[1]楊燁.水中重金屬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化工管理2016:72-73
[2]王秀,王振祥,潘保等.南淝河表層水中重金屬空間分布、污染評價及來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7,26(2):297-303
[3]羅國兵,水體化學需氧量的檢測方法[J].巖礦測試2013:860-874
[4]脫友才,劉志國,鄧云等.豐滿水庫水溫的原型觀測及分析[J].水科學進展2014,25(5):73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