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是高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輔導員隊伍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民辦高校輔導員存在著諸多問題,限制了輔導員工作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更不利于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提升。民辦高校著力于提升輔導員培訓科學化水平,解決現存問題迫在眉睫。
關鍵字:輔導員、現存問題、解決方案、能力提升
一、輔導員現存問題
1、輔導員工作強度較高,職責不夠明確
為保證輔導員的工作質量,我國教育部門規定,高校的專職輔導員與其所帶領的學生數量比應當保持在1:120-1:150之間,要防止輔導員的工作強度過大,難度過高。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國高校輔導員所帶學生比例數遠遠超過了教育部規定的標準,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得一些具體的工作不能做到位,不能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指導和生活指導,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影響了輔導員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在學校日常工作的開展中,邊界化工作梳理不清,工作職責不明確,壓力全歸口于輔導員,增加輔導員工作難度。同時,高校輔導員工作極具特殊性,要求輔導員有隨時開展工作的意識,遇突發事件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時刻關注網絡,掌握學生動態,預判處理輿情;與問題學生談心談話,與學生家長溝通等等,任務繁重。部分高校不夠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對輔導員沒有清晰的職責定位,因此,與學生有關的大事小事都讓輔導員處理,沒有合理安排輔導員工作。加之,在繁重的工作環境下,部分高校也沒有及時給予輔導員一定的關懷,關注輔導員的心理需求和個人發展。輔導員必須完成大量事務性工作,時間一長,往往無法再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中。總而言之,一方面,工作的繁重與瑣碎讓輔導員疲憊不堪;另一方面,職業倦怠帶來的負壓更讓輔導員難以適應。
2、輔導員培訓效果不明顯
雖然目前高校重視對輔導員進行培訓,但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存在重形式輕行動的現象,沒有將培訓工作落到實處,致使培訓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同時,高校輔導員的培訓基本上都是以校內培訓為主,缺乏外出交流的機會,不能與校外資源進行良好的互動,培訓效果不理想,未能取得較好的成績,不利于輔導員工作的有效開展。
3、專職輔導員數量不足,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不夠
在高校輔導員隊伍中,專門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專職輔導員數量有限,隊伍不夠穩定。有相當多從事輔導員工作的人員不是管理學生的生活、學習方面的專職輔導員,而是由一些院系其他行政管理人員兼職擔任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連續性,高校專職輔導員隊伍呈現人員短缺現象。
4、輔導員科研工作開展較差,科研制度不夠完善
我校90%的輔導員沒有主持科研項目的經歷,只有50% 的輔導員近三年發表過兩篇及以上一般期刊的論文。雖然有93% 輔導員參加校內培訓三次及以上,但沒有培訓是由省市級相關部門組織的。而有90%的輔導員希望學校能夠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訓機會。
5、輔導員職業生涯發展缺乏頂層設計
出于自身利益及辦學理念問題,民辦高校更多將關注點放在人才使用上,以事務性工作為主,而真正對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故而對于輔導員沒有很多的培養投入,對于輔導員的職業生涯發 展規劃缺乏長期的設計和安排,雖然有些民辦高校出了一些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方面的舉措,但是沒有深層次的實質性效果,難以落地,不能有效地實現輔導員能力提升。同時,民辦高校針對輔導員沒有設立長效培訓機制,即使有一些培訓也流于形式,培訓效果不好,民辦高校需要盡快針對輔導員建設一套可行的、生態化、規劃化、常態化的長效培訓機制。
二、輔導員隊伍建設方案
1、給予輔導員工作高度重視
針對輔導員職業過渡性強、流動性大的現象, 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應從職業未來著眼,促使輔導員走上“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道路。高校要深刻認識到加強和改進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作用及其產生的重要意義。首先,適當提高輔導員的工資待遇,改善輔導員的生活狀況,提高他們積極投身于輔導員工作中的積極性。其次,要重視對輔導員隊伍的培訓工作,給予其訓練指導,多與校外建立聯系,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建設一只具備高素質水平的、具有較高政治覺悟的輔導員隊伍。最后,高校也需要關注輔導員的個人成長,從政治上、生活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鼓勵他們再接再厲,更加積極主動的做好本職工作。
2、建立和完善輔導員培養機制,強化輔導員培訓
由于民辦高校經營特征讓不少輔導員認為民辦高校是企業,自身與民辦高校的關系就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打工者心態比較盛行,缺乏崇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甚至有些輔導員只是把這份工作當作權宜之計,缺乏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規律和學生管理工作方法的探索精神,無法事業心也就出現工作之中輔導員缺乏工作責任心、上進心,有待提升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輔導員的培訓,建立和完善輔導員的培養機制,把輔導員的培訓、培養計劃納入學校師資培訓、培養計劃。對每一批新上任的輔導員,都要按照培養計劃的要求進行集中培訓,要結合輔導員的工作實際合理設置培訓內容,從思想政治、職業素養、職業技能、處理日常事務能力等方面對輔導員進行培訓。要注重對輔導員進行網絡教育方式的培訓以及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等知識的普及,以適應新形勢下輔導員的工作需求。建立輔導員激勵機制,對輔導員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及時的、量化的考核,對表現優秀的輔導員給予獎勵,并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培訓進修機會,認可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成果。
3、開展輔導員職業化建設
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建設是指要把輔導員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專門的職業來進行發展,要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平常事務的處理、輔導員隊伍的選聘任用、培訓、管理、考核等方面對輔導員職業進行規劃。同時,需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輔導員選拔、任用、獎懲、提升體系,規范輔導員的行為,明確輔導員具體的職責和工作范圍,使輔導員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促使輔導員更好地開展工作。
三、結束語
高校要不斷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力度,要從加強輔導員的培訓、健全輔導員體系以及完善激勵機制和對輔導員嘗試職業化建設等多方面入手,不斷優化和完善輔導員隊伍機制建設,提高輔導員的政治思想水平,增強輔導員的實際工作能力,為做好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建設一支強有力的輔導員隊伍,為國家輸送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遼寧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 2012 年度立項課題(JGZXS1254),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
[2]2014年度項目(項目批準號L14DSZ076),沈陽市社會科學研究 2017年度立項課題(SYSK2017-04-03)
[3]黃正福,李秀超.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4):50.
[4]朱平,喬凱.高校輔導員配置和工作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以促進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為目標的考察[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82-85.
作者簡介:周秋梅(1991年9月)女,漢族,四川蒼溪人,本科,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中醫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