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書娟 李濤
摘要: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共享經濟的到來,推進了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變革,推進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這就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多元化要求,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亟待變革,以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維護國有企業綜合效益。文章主要從共享經濟時代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人力資源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共享經濟;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引言
共享經濟主要是將商品以比較低的價格進行買賣,在共享經濟中主要是對商品和需求服務的雙方進行經濟共享的一種平臺化服務。共享經濟要在雙方的交易中建立相關的服務機制,為服務雙方提供交易平臺,使交易的雙方能夠各取所需,滿足市場經濟發展中共享經濟的發展的作用。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共享經濟正在不斷的發展。共享經濟的發展中要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科技的支持下,共享經濟能夠有穩定的發展平臺,將相關的共享信息進行交換,為現代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保障在共享經濟中的信息資源都能夠得到合理的運用,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推動現代共享經濟的發展。
1共享經濟的內涵
共享經濟是一種資源互通模式,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方式為主要支持,建立相關平臺,滿足資源交換與分享的整體需求,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共享經濟理念下,實現了零散資源的優化整合,并對使用權進行合理分享,從而提高資源價值,降低閑置資源的浪費問題,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可持續發展。共享經濟模式的建立,使得社會運行與發展更為高效,滴滴打車、摩拜單車等就是共享經濟的鮮明代表。共享經濟與合作消費存在一定相似之處,在現代社會發展新時期,共享經濟為國有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共享經濟能夠基于網絡平臺實現線下資源整合,滿足供需雙方需求,從而實現閑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共享經濟也相當于是一種商業模式,在社會進步以及國有企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共享經濟為國有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機遇
2.1建立完善的員工發展體系
共享經濟時代下,國有企業需要優秀的人才來滿足其發展的需求。要使員工能夠符合崗位的要求,除了員工自身的基礎素質外,更要依靠國有企業后期的培養。因此,國有企業要注重對人才培養,建立完善的員工發展體系,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以保證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供應。要做好人才培養應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第一,對員工日常工作能力、表現進行匯總、整理,強化崗位職責,對表現突出的要進行重點培養;第二,適時開展員工培訓,既保證員工工作能力使其能夠勝任現崗位又能使二者搭配最優化;第三,提升員工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針對這三方面進行完善企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方案。
2.2實現了信息技術的常態化
共享經濟與信息技術相輔相成,信息技術是共享經濟長足發展的重要源泉,共享經濟促進信息技術更快、更強。共享經濟下,國有企業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會大量使用信息技術,各項報表的繪制,軟件的開發以及資源的傳輸等都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從而確保辦公效率的高效提升。共享經濟的發展,勢必會帶來大量的工作資源與工作信息,故而員工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對其整合,規避以往信息零散的發展形式。日后,國有企業在與人合作時,主要的交易平臺就是信息技術平臺,員工的聘用等環節,依舊是通過客戶端實施操作的,轉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可見,共享經濟能夠促進社會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
2.3人力資本的價值更加優化
人力資本是指勞動者依據自身技能水平、整體素質、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積累,能夠創造的最大價值。而共享經濟時代,將人力資本的價值又進一步提升到關鍵的位置。共享經濟時代,打破了以往國有企業對于人力資本的絕對所有權,而是形成了一個對于人才吸引力方面的競爭。在互聯網的共享平臺中,國有企業能夠獲得更多挑選優質人才的資源,同時也需要提升自身對于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3共享經濟時代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挑戰
3.1強化團隊概念,規范勞動關系模式
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應積極強化團隊概念,這是打造優秀團隊、提升國有企業綜合素質的重要前提。基于國有企業使命和國有企業核心價值觀出發,統一員工的思想,在目標、思想與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促使員工認同國有企業文化,強化員工的團隊意識,自覺承擔責任,在團隊內部建立彼此信任,彼此配合的默契,共同為國有企業發展而服務。共享經濟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團隊概念的強化,有助于提升員工的大局意識和協作意識,增強員工凝聚力,提升國有企業向心力,促使員工保持良好的職業精神與風險精神,強化團隊精神,進而提升企業績效。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促進了國有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勞動關系的變革,在建立正式勞動合作關系的同時,還存在加盟模式,各項業務的開展以互聯網為平臺,通過內容編制與程序設定,來審核并辦理人力資源事項。也就是說,共享經濟模式下,國有企業若想要全面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就必須要規范勞動關系的模式,從人員信息審核、技能培訓與考核、客戶滿意度評價等方面入手,以更好地適應共享經濟下企業發展需求,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效果,建立良好企業形象,維護國有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3.2完善員工薪酬管理
對于共享經濟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落實,其要想體現出理想的人才挽留效果,促使各個國有企業員工都能夠表現出較強的工作積極性,從國有企業員工薪酬管理入手進行優化是比較重要的一點,也是現階段各個國有企業需要高度關注的要點內容。結合契約薪酬方面的管理,其隨著共享經濟下半契約式員工數量的增加,該方面的管理和落實難度比較大,需要考慮的內容也比較多,必然需要在整體國有企業績效考核規劃以及獎懲制度構建中提出明確要求,促使其相關制度能夠體現出較強的公平性,確保員工薪酬管理較為合理,使其既能夠體現出國有企業自身發展的優勢,又能夠較好形成國有企業內部競爭,激勵國有企業員工更積極高效的完成各項工作,以獲取更高的報酬,最終實現對于國有企業的歸屬感、認同感,進而為國有企業留住充足的人才,具備較強競爭力。
3.3績效考核和薪資結算方式的改變
共享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績效評價依據是后臺完善的評價體系而不是傳統的考核體系,企業主要根據員工的績效狀況來支付報酬,并且選擇網絡平臺來對薪資等進行結算。傳統的薪資結算時通過財務部員工來完成,而共享經濟時代下結算方式則利用網絡平臺來進行結算。網絡平臺作為企業和員工的連接口,財務人員只要將員工的出勤率和基礎薪資錄入系統,系統就會自動結算工資; 與此同時,員工可以通過在系統中登錄自己的賬號查看是否屬實。通過網絡技術的共享能夠保證結算的準確率,避免結算錯誤。此外,共享平臺能夠使結算透明化,保證員工的知情權,幫助企業樹立公正民主的企業形象,并提高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互動,不斷激勵員工學習工作技能以提高工作能力。
結語
總之,企業管理者一定要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引起重視,注重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不斷調整以快速順應新變化。企業要充分利用共享經濟和互聯網的優勢來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抓住發展的機遇,在挑戰中實現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陳琛.分享經濟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變化[J].山西財稅,2016,(03).
[2]劉暉.淺析共享經濟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變化及其影響[J].企業技術開發,2017,36(03):123-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