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王臻

“德俄啟動‘危機外交!”據德國《明鏡》周刊19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于當地時間18日在柏林以北小鎮梅澤貝格與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會談,雙方就烏克蘭局勢、敘利亞沖突、伊核協議以及“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等熱點議題進行了討論。這是兩人3個月內的第三次會面。輿論認為,雖然兩國領導人此次會面的目標不是追求達成協議,但在美國與歐盟及俄羅斯關系惡化的背景下,雙方依然在努力“爭取和解”,平衡相互間的關系。
德國新聞電視臺稱,由于參加奧地利女外長克奈斯爾的婚禮,普京讓默克爾等了近30分鐘,但后者仍對普京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為了給會談留出更多時間,雙方打破傳統,決定在會談前召開記者會,并對外公布了會談期間將要討論的問題。默克爾在記者會上表示:“我認為,世界上存在的許多嚴重沖突應尋找解決方案。只有通過談判才能解決分歧。這次會面是5月索契對話的延續。”
默克爾認為,德國和俄羅斯對解決敘利亞和烏克蘭等國際危機負有共同責任,她愿就此和普京共同努力。在敘利亞問題上,默克爾稱,敘利亞需要憲法改革和選舉,并對敘利亞面臨的人道主義災難提出警告。而普京則呼吁歐洲幫助重建敘利亞,并提議讓身處國外的敘利亞難民重返家園。有德國官員認為,普京的想法看起來不符合實際,但卻可以解決困擾德國的難民問題。此前有報道稱,土俄德法四國正醞釀就敘利亞問題舉行四方峰會。針對烏克蘭沖突,默克爾直言,明斯克協議仍是實現烏東部停火的基礎,但當地尚未實現持久停火。她希望各方再度嘗試調停沖突,并主張在烏東部部署聯合國維和部隊,監督停火進程。普京也強調,除履行明斯克協議外,烏克蘭問題沒有其他選項,俄愿繼續以“諾曼底模式”與各方展開合作。
兩人還談及近日備受爭議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問題。該管道計劃繞開烏克蘭、波蘭等東歐國家,通過波羅的海海底管道,把俄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再經由德國干線管道轉運到其他歐洲國家。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批評,這一項目將令歐洲過于依賴俄羅斯,使烏克蘭失去每年從現時輸氣管道獲得的25億歐元運輸費,多個國家都對這一計劃持保留態度。報道稱,普京和默克爾都認為,這一項目不應被政治化。普京表示,“北溪-2”完成后,俄不會終止通過烏向歐洲輸送天然氣,這條輸氣路線符合經濟需求。此外,兩人均認為保留伊核協議極其重要。不過,兩人并未在記者會上談及貿易戰。
在普京和默克爾會晤結束后,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評價稱,兩國領導人已就兩國關系及外交政策等一系列迫切問題相互“對表”。俄專家表示,在美國行為不可預測的情況下,歐洲國家需要尋找其他支持,很有興趣接近俄羅斯。而德國媒體認為,普京正在尋求與歐洲的和解。德國《圖片報》認為,這次會晤“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雖然沒有結果,但很顯然對德國、歐洲和俄羅斯都很重要。默克爾和普京已成為彼此間“在不確定時期可靠的對手”。此前民調顯示,多數德國人認為“普京比特朗普在政治上更加可以信賴”。
德國《明鏡》周刊評論說,普京和默克爾已在大國舞臺上共處13年,兩人禮貌而遙遠。但雙方都展示了共同發展關系的愿望,也沒有隱瞞矛盾。德國和俄羅斯的關系趨于正常化,已經有了“一點點進步”,并有望加速。▲
環球時報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