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國防部對外發布炒作中國軍事威脅的《中國軍力報告》。其中涉臺部分再次成為“熱點中的熱點”。報告中涉臺部分總結了中國大陸對臺政策、可能對臺采取的軍事手段和雙方的能力與部署。
報告認為,大陸并未完全放棄對臺動武,而對臺動武的條件具有一定模糊性,正是這種模糊性,保留了中國大陸的靈活性。基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多個領域不斷增強的能力,中國大陸擁有一系列選擇。同時,中國將試圖阻止美國的潛在干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中國將試圖遲滯美國干預,并在短期的非對稱有限戰爭中尋求勝利。如果發生曠日持久的沖突,中國可能會尋求政治解決。
報告認為,解放軍可以單獨或聯合發起4類軍事行動:第一種選擇是空中和海上封鎖。報告稱,解放軍的論文描述了一場聯合封鎖戰役,大陸將封鎖海上和空中交通,包括切斷臺灣的重要進口,迫使臺灣屈服。根據這些論文,伴隨聯合封鎖時,將對臺灣近海島嶼進行大規模導彈襲擊,并可能實施占領,以促使臺灣快速投降。如果必要,同時讓空軍和海軍部隊進行數周或數月的封鎖行動。大陸的空中和海上封鎖行動也可能得到同時進行的電子戰、網絡攻擊和信息戰的協助,以進一步孤立臺灣政府。第二種方案是“受限的力量或強力選擇”。大陸可能會在對臺灣的有限戰役中使用各種破壞性、懲罰性或致命性的軍事行動,可能與公開或者秘密的經濟和政治活動配合。
第三個選擇是“空襲和導彈戰役”。解放軍可以使用導彈攻擊和精確空襲來攻擊防空系統,包括臺灣空軍基地、雷達站、導彈、太空資產和通信設施,以降低臺灣的防御能力,癱瘓臺灣領導層。第四類選擇是全面“占領”。報告稱,大陸公開的論文描述了兩棲登陸臺灣的不同行動概念。其中最突出的是聯合登陸戰役,設想依靠協同、相互依賴的后勤、空中和海軍以及電子戰行動實施復雜的戰役。目標是突破或規避岸上防御,建立并保護灘頭陣地,運輸人員和物資到臺灣西海岸北部或南部指定地點,并發動襲擊以占領主要目標或整個島嶼。
報告認為,解放軍已經有能力完成除了對臺大規模占領以外的各種兩棲行動。但除了常規訓練之外,幾乎沒有公開的大規模軍事準備。解放軍可能會首先占領位于南海的臺灣控制小島,也具備占領一個中等、防守較好的島嶼的能力,如馬祖或金門。這種占領將表現出軍事能力和政治決心,同時實現領土收益并表現出一種克制。
報告稱,解放軍各軍種和支援部隊持續改進訓練并獲得新能力,包括建設兩棲作戰旅、空中突擊旅、加強電子戰能力以及建造兩棲登陸艦等。不過報告認為,盡管中國海軍試圖在第一島鏈內取得優勢,并阻止第三方在臺灣戰役中的干預,但“沒有跡象表明它正在大規模擴大對臺沖突所必需的登陸艦隊力量。”
一位匿名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何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美方在這個問題上說三道四,無益于問題解決。中方始終致力于兩岸和平統一,但也絕不放棄武力選項,這是確保臺灣不從祖國懷抱分離出去的最終手段。需要關注的是,美國的最新報告低估了中國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和能力,也過高估計了美方在這一問題上的作用。這無疑是向臺灣方面發出了一個很危險的錯誤信號。▲
(李強)
環球時報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