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校的管理是否規范直接關系著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小學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自控能力和自理能力都還比較欠缺,小學校園管理更應該規范化,讓小學校園的秩序得到應有的保障。本文針對小學校園管理的規范化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校園;規范化管理;校園秩序
小學教育階段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啟蒙教育,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性格品質的養成都會受到小學教育的影響,規范化的小學校園管理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小學生在校園里安心學習健康成長,因此小學校園管理的規范化對學生而言意義非凡。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小學校園管理也需要與時俱進,傳統的校園管理模式不能滿足現代化校園管理的要求,更無法讓小學校園管理規范化,很多小學校園的傳統管理方式漏洞百出,把管理重點全都放在了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上來,而忽視了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規范化管理,這種傳統的小學校園管理難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校園氛圍。所以,我國大部分小學校園都在尋求規范校園管理的創新途徑。
一、 小學傳統校園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 重教學輕管理,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
完善的管理機制是校園管理規范化的前提,但是在傳統小學校園管理模式中,小學校園只重視對學校教學工作的管理,而對學生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做的工作比較少。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很多小學校園抓管理的教師非常少,而且這些抓管理的教師也只是管一管課堂紀律,學校的整體教學工作。導致很多學校都沒有完善規范的校園管理機制,校園的整體氛圍不好。
(二) 小學校園管理形式過于單一
傳統的校園管理目標是讓學生聽話,好好學習,只要學生在學校不惹是生非就可以了。為了實現這一管理目標很多小學校園制定的管理制度都是告訴學生在校期間不能做這不能做那,甚至很多校園把寫滿禁止字眼的管理規范貼在每個教室的墻上,認為這些就是開展小學管理的金科玉律。其實不然,小學校園的規范化管理僅僅依靠制定幾條校園規范是不行的,還需要更多樣化和有效的管理形式。
(三) 班主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夠和諧
小學校園管理工作開展的順不順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不是建立起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在傳統的校園管理中,很少有軟的方面,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管理通常也比較強硬,對學生的管理基本都是用要求的語氣。對學生的想法和需求不在校園管理的重要考量范圍內,這就導致校園管理工作一定會有漏洞存在,在管理過程中難以體現人文關懷。
二、 加強小學校園規范化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 把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當作規范化校園管理的先驅
在傳統約束式的小學校園管理模式下,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像是貓和老鼠的關系,教師對學生嚴詞厲色,學生易犯錯誤教師就批評懲罰,學生在這種管理模式中成了逆來順受的被管理者,對教師更多的是懼怕,而不是敬畏,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則是能躲就躲,對教師的訓導多半是聽聽而已,心中不一定就會認可。而在如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小學校園必須改變傳統校園管理中的師生關系,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搭建一道橋梁。想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需要教師的主動,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或者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多聽一聽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把小學生當成是管理工作中的主動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被管理者。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教師要先轉變自己落后的教育觀與教育方式,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為了更好地融入學生當中,教師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和策略。比如,小學校園可以定期以學校的名義組織每個班級的學生和學校的教師參加師生互動活動。活動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條件充分,學校就可以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在春天和秋天天氣好的時候,學校可以組織全校同學由班主任帶隊,其他教師陪同去野外郊游,還可以帶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創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可以組織學生表演節目,與學生一起做游戲,完成各種實踐項目。總之,在條件允許的時候,能讓教師融入學生當中,與學生建立親密關系的活動形式,小學校園都可以去嘗試組織。
(二) 加強小學校園的綜合管理
僅僅在教學方面或者是校規校紀方面加強管理會讓小學校園的管理體系出現偏頗,學校的管理不夠規范。為了讓小學校園管理走入規范化行列,必須重視對學校的綜合管理,從各個方面加強小學校園管理的規范化。小學校園綜合管理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對學校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管理、對校園文化的管理、對學生的管理、對校園安全的管理等,每個方面都是保證小學校園管理規范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校園綜合管理的每個方面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小學校園可以分別入手,有針對性地制定具體管理措施。比如,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方面,學校可以制訂一套詳細的管理方案。第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每個學期讓學生對自己的任課教師進行匿名評價,可以對自己的任課教師提匿名意見,學校統一組織專人做這項工作,以保證真正匿名,讓學生可以無后顧之憂的對教師提意見。第二,定期安排每個學科的教師上公開課,請其他教師對上課教師教學中的優缺點進行教學研討,各個學科的教師一起總結教學經驗,務必讓小學校園的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第三,對教師也定期組織專業知識測試,督促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科知識水平和教育專業水平,以達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
(三) 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學校情況的管理體系
小學校園管理體系也不可能千篇一律,因為每個學校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條件,在不一樣的條件下,勢必要產生不一樣的校園管理體系。所謂的規范化的小學校園管理也不是要求所有學校都采用一樣的管理標準和管理制度,只要是符合學校自身條件,并且能讓學校逐漸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就是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在我國國內的每個地區都有很多小學,這些小學由于軟硬件設施的差異在校園管理上也千差萬別。有的小學建在貧困的山區,教學資源匱乏,校園管理條件落后。有的小學建在一線城市的中心,占據著地理位置的優勢,所有的教學資源都是最豐富的,校園管理也非常先進、規范。起點和條件的不同讓小學校園難以有統一的規范化管理方式。所以,每個小學校園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探尋適合自己校園發展的管理體系。比如,很多偏遠地區小學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學校考慮到這一現實情況就應該對班主任教師的管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僅要保證學生學校的安全,還應該對學生放學后的情況有追蹤了解。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學校還可以把所有的教師排班,讓他們輪流在學生放學后到學生的家里去陪伴學生寫作業或者聊天,彌補一些家長不在身邊給孩子帶來的情感缺失。
三、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校園管理的規范化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社會,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小學校園管理也不例外。如何讓小學校園管理跟上時代的變化,讓校園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的道路,是所有小學校園管理工作者苦思冥想的問題。雖然文中提出了幾點加強小學校園管理規范化的建議,但其規范化管理過程中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所有熱愛教育事業的工作者繼續努力,為小學校園管理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徐華清.論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問題及措施[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02).
[2]宋曉霞.小學學校規范化管理策略探究[J].中國培訓,2016(02).
[3]張滿科.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問題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2).
[4]楊德明.淺談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7(12).
作者簡介:
林德銘,廣東省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外國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