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坤
中國書法凝結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文化精神。書法本體的美學價值使得書法教育本身就有助于培養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健全人格,這與當美育具有共同的本質。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書法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書法教育應適度融入書法審美教育。不僅如此,新課標也明確指出:寫字是學生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可見,小學書法教學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在小學書法教學中,除了基礎的練筆教學外,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追求更高層次的藝術欣賞和審美,實現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探索并實現小學書法課堂中美育的滲透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注入古代書法史、現代書法史的教學
如今的書法課堂上,教師往往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教材每一節的內容上,以至于學生的書法史知之甚少。我認為我們的書法課堂上應該適度的加入書法史的教學內容。書法史的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了解書法在不同歷史時期當時社會風貌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認識書法自身發展的基本規律。先秦書法的古拙豪邁,秦漢書法的鋪張楊厲,魏晉書法的鮮活超脫,唐宋書法的登峰造極,都將給學生以極大的震撼。通過書法史的學習,學生可以更深刻的認識到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滲透歷代書法家個案的教學
通過歷代書法家個案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杰出的書法家必須具備的素質,以此激發學生努力學習,提高綜合修養。“書如人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也。”中國古代以及現代書法家中很少有職業的書法家,他們大多具備多方面的成就,比如顏真卿對于古文字的研究,黃庭堅的詩詞創作方面的成就,董其昌在繪畫方面的造就都是很好的典范,以書法為切入點提高學生多方面的修養也是書法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此外,書法家堅韌的意志品質,豐富的人格魅力也是很值得學生學習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王羲之的勤奮專注,“入木三分”的美談流傳至今。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書法家的個案,既豐富了課堂內容,也將書法家美好品質滲透給學生,也是美育的一項重要方面。
三、巧設書法作品欣賞課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歷代名家書法作品的欣賞和學習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品味。比如學習蘇軾的《寒州寒食詩帖》時,我們既要從點畫、結體等微觀角度分析蘇軾字的特點,更要從宏觀的角度把握蘇體字剛健婀娜、端莊流利的藝術風格。有“天下第一書”之稱的《蘭亭序》,作者王羲之在全文書寫中全部的“之”字寫法都是不同的,使同一書法風格之下不同的文字也各具表現形式,頗具風采,體現出了書法藝術的動態美和靈活美。由此可見,通過對書法藝術作品的鑒賞,再通過對鑒賞感受進行描述,可以很好的培養人們的審美想象力。欣賞時要充分切近自然、切近生活,讓書法藝術從紙張上面活化,用一些經典法帖來構建學生的書法的審美標準,避免一些世俗的書法觀念對學生的影響和誤導。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書法欣賞課浸潤中華傳統美。我們可以結合中華民族的一些傳統習俗,開展我們的書法欣賞課。比如說,在春節過后實施一節以欣賞春聯為切入點的書法欣賞課。貼春聯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春節傳統民俗,孩子們對于春節的熱愛是不言而喻的。春聯的歷史,發展,傳承過程無不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將書法課與春聯有機結合,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書法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書法課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達到美育的目的。
四、重視書法的技法訓練
首先,研習書法能讓人更具品味,更具風采,練習書法則能讓人修身養性,形成一個嚴謹、認真的做事態度,有利于個人素質的優化,符合現階段美育工作的開展目的。所謂欲速則不達,書法練習講求靜氣凝神,以一種持續性的沉靜、安穩的狀態進行書法練習,全身心的投入,這是將字寫好的前提和基礎。這樣長期的堅持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的品行,特別是浮躁、輕佻等性格缺陷,通過書法練習都能得到較好的完善,甚至在勤奮有加的狀態下將其全部改掉。
其次,一些用筆方法通過書法聯系中不斷默念和實踐也能幫助人們養成書寫好習慣,進而從逢字認真變成做事認真,動筆規矩變成做事規矩。有人說“字是一個人寫在紙上的第二張臉”,這就能說明文字書寫與一個人性格、品性之間的關系,而通過練習,正能幫助一個人形成嚴謹之風,也是其美育功能的重要體現。
書法藝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一切理論上的認識只能停留在書法的表面。通過系統的技法訓練,讓學生體會出每一點畫的精到之處,感悟到間架的精巧之法,領悟出通篇書法的氣韻,以致掌握運筆結體的規律和技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悟性,激發學生靈感的目的。眾所周知,藝術的生命在于創造,臨習古代碑帖,是從歷代名家作品中體會筆法、墨法、章法等方面法度、技巧,提高審美效果,吸取豐富營養。它只是創新的前提條件,創新才是書法藝術的主題。學是為了變,變才是目的,只有變才能進一步加深他們對于書法美的認識,才能創出新路子,才能結出奇異碩果。
綜上所述,書法藝術是藝術界的璀璨明珠,隨著時代的發展其藝術色彩越來越濃厚,內在含有的關于美的思想也越來越深刻。目前,我國推行素質教育,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公民道德規范,書法的美育功能在促進其工作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發掘傳統書法的當代美育價值是我們作為民族文化傳承者的使命和擔當,作為書法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結合時代特點,探索出實現傳統書法當代美育價值的有效方法,在我們的書法教學實踐中滲透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