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鈺
摘 要:隨著當下的社會的飛速發展,科技信息時代推動加快,高等教育的普及提高,這一切都將使得當代人必須轉變自己的意識,開始創新。而不論是教育的創新還是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都是順應當代社會的必然結果。在當下,創新性的人才越來越成為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而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如何讓自己的畢業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決定學校水準的一大問題。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如果不順應社會的眼下需求就會寸步難行。然而如果我們的教育結構還是最開始的單一結構,進行傳統的教育教學,墨守成規的進行第一課堂的教育教學,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從而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難以將學生培養成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現在的高職院校當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了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極為重要的一點。但是不可回避的是,相比較起其他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上普遍存在著倦怠的問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普遍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這對高職的教育進程是一種極大的阻礙,因此,高職院校急需緩和此類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就開展了。事實證明,在高職院校內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一種極大的激發,同時能豐富高職院校的校園生活,使得學生的學習心情更加的愉悅。除此之外,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也可以使學生在課堂內學到的 知識進行鞏固,培養出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的根本性提高。
關鍵詞:高職教育,第二課堂,創新能力
一、開展有關專業教育的第二課堂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認識到,高職院校所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環節,事實上,第二課堂活動應該緊扣課堂內容,是課堂教育教學的一種延申方式,將第一課堂中的知識壓縮進第二課堂當中,并且通過種種有效的教學活動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這種輕松的氛圍當中對之前的知識進行的總結和鞏固,從根本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設立的大多數專業都是具有高強的實踐性的專業,也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受到多方面社會因素的影響。以金融專業為例,在高職院校中的金融相關專業中大量的開設了實訓課,例如點鈔,傳票,銀行柜員實操等等一系列相關的實踐教學,這其中必定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對所學知識有極為堅強的基礎。而這如果單純的通過第一課程的教學必定會遭受一定的困難阻力。并且除了在課堂上的理論基礎,在進行的實踐課程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我國高職院校所設立的實訓基地大多數并不完善,功能性沒有那么強,不能滿足所有學生對專業實訓的需要,從而降低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訓程度。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進行實踐教學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讓學生們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并且還在于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開發創造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樹立學生的實踐意識,培養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得學生能更好的適應國家對人才的要求 ,這就不僅僅提升了學生個人的能力,從整體上來看這也是對學校的綜合能力的一種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課堂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必須提及的是,第二課堂其實是對第一課堂當中知識點的一種延伸和補充,如果說第一課堂是學生不得不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必然事物,那么第二課堂則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充分尊重學生的愛好想法,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事物。在第二課堂當中,學生可以將在第二課堂當中學到的大量的理論基礎投入進第二課堂當中,通過第二課堂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并且對第一課堂當中所學到的知識是一種鞏固和提高。
其次第二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種極大的提高。我國高職院校所設立的實訓基地大多數并不完善,功能性沒有那么強,不能滿足所有學生對專業實訓的需要,從而降低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訓程度。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手段已經將就業作為主要方向,更加注重對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總而言之就是讓學生將在學校學習知識,進行理論培養的同時,也能迅速并且能夠熟練掌握工作技能,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的得到就業機會,走向工作崗位,并且迅速融入到工作當中,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如何能夠實現這一目的,就要求我國高職院校將實踐方面的教學放在首位,注重實習教學的突出實踐,融合現代的建于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加強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從而探索出教學改革的新思路,進一步構建完整的實訓教學課程體系。我們必須認識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實踐的水平才會得到總體的提升。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制定相應的專業技能規范,對學生的操作質量進行一定的約束,并且規范實踐教學方案。在高職院校的負責人進行專業技能規范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根據人才培養規格中的專業具體服務方向和當今社會對所需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和學科發展,按照學科體系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系的系統的技能訓練。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課堂的開設就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個人的實踐動手能力,相比較起一些本科院校中專業理論知識更加扎實的本科生來說,高職學生能夠通過實踐能力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成為職場當中的贏家,這不僅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也是對學校教育方向的一種引導。
綜上所述 ,現代社會上需要的是同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高強的實踐創新能力的人才,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單純的依靠在第一課堂當中的理論知識教學是遠遠不夠支撐學生在這個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的。因此開設第二課堂,通過第二課堂進行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提高培訓是極為重要的,也是使得高職院校實力得到整體提高的根本辦法。
二、如何結合專業開展第二課堂
相比較起其他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上普遍存在著倦怠的問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普遍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這對高職的教育進程是一種極大的阻礙,因此,高職院校急需緩和此類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就開展了。事實證明,在高職院校內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一種極大的激發,同時能豐富高職院校的校園生活,使得學生的學習心情更加的愉悅。然而如何根據專業開展第二課堂,接下來將簡述幾點建議
2.1.開展第二課堂要堅守與第一課堂相呼應的原則
我們必須認識到,高職院校所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環節,事實上,第二課堂活動應該緊扣課堂內容,是課堂教育教學的一種延伸的方式,將第一課堂中的知識壓縮進第二課堂當中,并且通過種種有效的教學活動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這種輕松的氛圍當中對之前的知識進行的總結和鞏固,從根本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果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獨立開來,將兩者之間的聯系切斷,那么就會出現學生不僅不會將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反而還會加重課業負擔,使得學生在學習方面更加的消極頹敗。
2.2.在開展第二課堂過程中要堅持與第一課堂的協調發展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第二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第一課堂的一種補充,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結構當中,兩者應該相輔相成,更應該將兩者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在教育教學當中做到統籌兼顧,使得兩者得到協調發展。事實上,如果單純的重視第一課堂,就會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厭煩情緒,在課堂結構當中,學生的配合度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如果學生始終對課業保持著厭煩情緒,那么就會使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大的增加。而如果單純的重視第二課堂,而忽略第一課堂的重要性,那么就會使得學生在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基礎上十分薄弱,在實踐環節中面對一些突發情況,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從而對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綜上所述,在開展第二課堂的過程中,要求高職院校能夠做到統籌兼顧將兩者協調發展。
2.3.第二課堂的開設要根據專業特點開展特色活動
各個學科之間存在的差異是十分顯著的,因此高職院校在設立第二課堂的過程中,就要將學科之間的差異性考慮加進去,例如在金融相關專業開展第二課堂的過程當中,就要將與金融專業相關的活動充分的考慮進去。同時需要注意一些與金融相關專業關系不是很大甚至沒什么關系的內容剔除,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在第二課堂當中學到知識,得到知識的延伸和鞏固,從而通過第二課堂提升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將第二課堂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高職院校內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十分重要的。
在當代,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根本性需求,高職院校設立的大多數專業都是具有高強的實踐性的專業,也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受到多方面社會因素的影響。在本文中主要以金融專業為例,在高職院校中的金融相關專業中大量的開設了實訓課,例如點鈔,傳票,銀行柜員實操等等一系列相關的實踐教學,這其中必定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對所學知識有極為堅強的基礎,只有掌握了理論知識才會使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失誤,從而更加良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而這如果單純的通過第一課程的教學必定會遭受一定的困難阻力。并且除了在課堂上的理論基礎,在進行的實踐課程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我國高職院校所設立的實訓基地大多數并不完善,功能性沒有那么強,不能滿足所有學生對專業實訓的需要,從而降低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訓程度。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當中,進行實踐教學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讓學生們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并且還在于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開發創造能力得到一定的鍛煉,樹立學生的實踐意識,培養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得學生能更好的適應國家對人才的要求 ,這就不僅僅提升了學生個人的能力,從整體上來看這也是對學校的綜合能力的一種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課堂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昌玨,周學鋒;論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地位和作用[J];淮南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楊志清;論大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創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3]嚴毛新;我國高校第二課堂活動的現狀及對策[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