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子海
摘 要:水利工程是當今社會經濟建設環境中,針對生態體系和能源利用技術有效統籌的基礎設施,在整體可持續環境發展方面,具備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更能夠依據自身優勢確保經濟性社會的建設,為后續多元化的工作開展打下良好基礎。本文針對水利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展開探討,確定現有水利工程建設環境中常見的問題同時,依據相關特性確定有效的對策,期望為后續水利工程的發展建設提供良好參照條件。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質量控制
施工監理是確定建筑環境基本穩定的前提,更是確定相應技術、材料、基礎、資金有效利用的審查標準,在實際工程建設中,只有施工質量控制條件有效貫徹,才能夠確保相應工程功能具備延伸條件。故而,確定水利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完善對策,在現有市場經濟建設環境中,具備實際深入探討的意義。
一、現有水利工程質量控制的狀況
1、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重視不夠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運行,多數注重的是經濟利益,而對工程質量問題重視不夠。有些企業在進行工程競標時,故意壓價,把工程預算做到最低。在中標后,壓縮成本支出,為了節約投入成本實現提高企業利潤的目的,就會使用一些不合格的建材,不能保證質量,更無法保證安全。
2、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一是才結構失調,布局不合理,優秀管理人才流失勢頭不減;管理人才的制度、體制和運行機制上存在嚴重缺陷,導致管理人員素質較低,優秀管理人員奇缺。二是作為工程建設“主力軍”的農民工的文化程度較低,大部分未經過任何培訓。因此,由于缺乏質量意識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造成質量安全事故的較多,甚至有些農民工受包工頭的利益驅動,偷工減料,片面追求工程進度,結果釀成較大的工程質量事故。
3、監管力度偏低
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監管力度不足情況時有發生。一方面在實際監管工作開展期間,相應施工隊伍對監管的態度沒有端正,導致實際施工頻繁出現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出于監管人員自身素質,針對現場實際問題沒有很好的指出,導致實際施工環境偏離固有軌道,并在后續工程使用過程中出現質量隱患。
4、施工工序凌亂
施工環境針對工程實際開展有相應工期要求,在實際施工環境中極容易受到干擾,并由于利益沖突出現施工工序凌亂的情況,這樣一來對整體施工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得水利工程成了“樣子貨”,更在此基礎上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成本浪費,嚴重影響了地區環境的統籌發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對策
1.確保施工質量監督有效性
(1)施工前準備
針對施工材料的選擇確定滿足實際工程需要,同時應當通過監理部門的管控確定相應材料滿足國家規格,這樣才能夠確定市場方向,采取有效地方采購手段,為整體施工成本有效掌控。其次,在材料運輸和存儲方面,應當確保相應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具備檢查的條件,針對材料有統籌功能的同時,更應當依據自身技術條件進行材料試驗,確保整體施工環境規格嚴謹,并將劣質材料有效抵制在工程環境之外。
(2)施工過程中
確定相應設備和技術人員滿足實際工程需求,并在設備使用期間進行能源消耗和維修工作的統籌,確保相應工作開展滿足成本利用的基礎需求。其次,在施工開展期間,應當針對技術人員能力進行有效培訓,確定滿足實際需求才能夠上崗,以確保整體施工質量滿足需求條件。最后,在相應管理工作開展期間,需要針對管理重要性進行貫徹,職能條件穩定同時,才能夠有效統籌整體質量控制的工作開展。
2.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加強工程施工建設管理,成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強化項目法人責任意識。首先必須進一步轉變政府管理項目的職能,實行政企、政事分開。政府要從原來的以微觀、直接管理為主,轉向以宏觀、間接管理為主。充分利用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來管理項目。其次,項目法人責權統一,機構、職責、權力、素質四到位。目前,項目法人名不符實,不少項目雖設立了項目法人,但大多為臨時機構,人員不足、素質不高。因此在政企、政事逐步分開以后,要按照規范化的要求設立項目法人,明確其職責和相應的權力,并通過人員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建立起項目法人責權統一、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相一致的機制,努力做到機構、職責、權力、人員素質到位。
3.加強對施工方法和環境條件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方法包括整個施工周期內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段、施工組織設計等。當前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大力采用新工藝和新方法,這是保證工程質量穩定提高的重要因素。施工方法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否順利實現。環境條件對水利工程質量也起著重要作用,加強環境管理,改進作業條件,把握好技術環境,輔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環境對施工質量影響的重要保證。
4.加強建設資金管理
工程投資是確保工程建設的重要保證。投資應統一管理,實行專戶儲蓄、專款專用,單項工程單獨記賬,避免投資被擠占或挪用。要嚴格控制資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進度和質量分期付款。凡是質量不合格的、工程進度未按要求違反合同條款的,可以拒付款。要對各項分部工程采用分項招標預算總價大包干的辦法進行承包,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質量。
5.加強施工的技術管理
技術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滲透著技術管理工作。通過技術管理,才能保證施工過程的正常進行,從而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工程效益。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包括:技術責任制、施工日記、商洽管理、質量檢驗、 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技術復核、材料檢驗、技術檔案、工程驗收等制度。健全技術文件審核、審批制度。根據施工合同約定,由雙方提交的施工技術圖紙以及由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計劃、施工進度計劃等文件應經過監理機構核查、審核、審批。
三、結語
水利工程是確保可持續發展理念有效貫徹的功能基礎,更是確保整體生態環境具備有效統籌的前提。確定相應質量管理條件的有效貫徹,一方面能夠滿足現有城市經濟建設的主要目標,確定整體施工環境的構筑方向;另一方面則鞏固了整體技術和監管條件的地位,為后續水利工程的有效構建提供了完善的系統,也滿足了企業發展和質量體系扎實基礎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月. 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管理及控制[J].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48):60-60.
[2]劉娥, 秦俊. 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管理的探討[J]. 漢中科技, 2017(2):22-23.
[3]黎汝輝. 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分析與探討[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