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尼熱·努爾買賣提
摘 要: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各高校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擔負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光輝而艱巨的任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而思想又來源于環境的塑造。大學生正在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發生變化的時期,因此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緊迫,其中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尤為突出。
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重要性
一、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少年時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生力軍,誰抓住了青少年,誰就贏得了未來。近年來“三股勢力”用各種手段與我們爭奪青少年,他們不擇手段,不斷滲透、不斷攻擊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重威脅。少數民族學生在認知上具有辨別是非能力弱,社會經驗不足、易沖動、易激動等特點,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很容易被拉攏。因此,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認清敵對勢力的本質,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法律意識,用科學和發至的光芒驅散愚昧無知的迷霧就需要新疆高校意識形態領域中的重要任務之一。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特點
有一項關于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人格特征研究報告(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08)中通過民族特征、性別差異和南北疆差異三個方面對維吾爾族大學生人格特點進行對比,研究表明不同性別、不同區域的維吾爾族大學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根據不同特點進行教育引導。
少數民族大學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不適應。從小長大環境都是家人和熟人,沒有畏懼感,沒有陌生感,但是來到大學后,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讓他們不能盡快適應新環境,出現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飲食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不適應。
2、自尊與自卑的矛盾。每個人都有產生自卑的可能。這與每個人成長的環境,生活的環境,周圍的事物,每個人成長的創傷性記憶和理念有關。少數民族大學生表現出傲慢,有可能是因為內心自卑,過度敏感,即偽裝自己。
3、失落感強。遠離家鄉、遠離家人,遇事不輕易告知同學,老師,只能默默承受著,如此一來,長時間的壓抑會增強他們變得不合群,獨來獨往。
4、學習焦慮。由于地區教育水平不同,基礎差異,導致學生不能適應大學學習環境,跟不上學習節奏,不知從何下手,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以此造成心理壓力。
5、網癮。少數民族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遇到種種不適應,種種困難,為了找心理安慰,有不少少數民族學生接觸網絡并上癮。通過網絡社交,網絡游戲等給自己的心理尋找安慰。
三、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針對以上比較突出的幾點,輔導員、班主任用應如何引領,如何開展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用“愛”的教育讓他們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祖國。
2、鼓勵他們明確自己的追求,制定自己的目標。
3、引導他們適應新環境,管理好時間,指導他們如何學習。
4、通過心理輔導,讓他們懂得如何控制情緒。
5、引導他們利用學校資源,鼓勵他們自我鍛煉。
此外,在新疆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輔導員,班主任必須做到理解特殊性,尊重差異,關心需求,包容不足,在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開展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和日常管理工作。
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教育目的就是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多的體現學生個體的地位和價值,使學生得到尊重和重視。在新疆,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是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和嚴峻性。在新疆高校占領意識形態領域的主戰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規律,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以此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和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