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華
摘 要:評價教學課堂是否有效率,最重要的是學生是否能夠學到知識。初中語文作為素質教育啟蒙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需要學生從小打好基礎,而在這其中,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又是重中之重,它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等都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學習的重要課題。文章著眼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立足于學生立場,以不同角度來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外閱讀;落實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能力,是結合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能力的綜合,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能力。而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閱讀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值得我們深思與考慮的。
縱觀當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傳統的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以自己講解為主要核心,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通讀,進而影響到了學生的接受程度。在此過程中,學生仿佛一個被動接納知識的容器,并沒有自己的思考與想法,所接受的都是教師個人的想法,缺乏了孩童特有的天馬行空的想象與創新。如此,就導致了學生在閱讀課上一無所獲,教學效率自然低下。
(2)在現實生活中,初中語文公開課甚多,表面上學生積極發言,教師和學生互動性強,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且不說每一堂公開課的背后是否存在作假的現象,每一次公開課的開展,面對著眾多教師與攝像頭,學生雖然看似學習態度端正,投入到了學習中去,然而這必然影響著學生在課堂上以輕松愉悅的心態進入學習,學生不能夠自由發展,那么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自然也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自然不高。
(3)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許多教師接受了這一改革措施的響應,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學課堂效率的對策。然而,實踐才是硬道理,由于這些對策還未通過深入的實踐來進行驗證,因此在實際運用中,往往存在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狀況,實際效率并不高。而這也是在啟示我們,提出更快更高效的教學改革措施是我們現今的首要任務。
根據不同學習目的以及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教學類型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累積閱讀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去不斷地學習和積累,例如字、詞、句的積累,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夠熟練地為己所用。教學工作者在小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多去閱讀一些工具性與名著性較強的課外書籍,從中學習到課內學習不到的知識,同時養成摘抄好詞佳句的習慣,融會貫通后,可以融入習作當中,為文章添彩,提高寫作能力。
2.理解閱讀
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價值取向與人格素養的形成,都是通過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的反映。當學生多去閱讀一些經典大家的優秀著作,對于塑造學生的優秀人格,拓寬學生的視野有著重要的作用。
3.賞析閱讀
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可以帶著某一目的進行閱讀,這就是賞析閱讀。例如,學生在閱讀寫景的文章時,可以注重作者的寫作技巧、寫作順序等細節,通過熟讀與理解,將這類文章的寫作技巧掌握,再轉化成自己的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4.評價性閱讀
文學作品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學生可以通過在閱讀的同時,對不同的人物形象展開評價,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還能夠引導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取向,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很大的作用。
1.設定情景教學模式
教學工作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將教材內容熟悉,把握好課堂上的內容安排,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注意把控教學進度,隨著學生的接受程度而做出相應的改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能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接受知識,這是提高教學課堂效率的必然途徑。例如,教師在課前可以準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視頻,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課堂中的問題,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課堂體驗。如此,讓學生在一邊娛樂,一邊學習的狀態下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還能夠保證學生更容易去接受課堂知識,一舉兩得,進而能夠大大提高教學課堂效率,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也會因此降低,教學壓力也會減少。
2.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我們都知道,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有大量的閱讀量作為基礎,每個人都是如此。然而,在時間僅為45分鐘的教學課堂中,沒有過多的時間來留給學生自由閱讀。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多加強課外閱讀,增加知識面。將課內課外知識相結合,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材,閱讀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同時,良好的課外閱讀,也能夠對學生的人格魅力產生影響,對學生日后的發展都是有益的。
3.落實運用,提高閱讀能力
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時,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對閱讀能力的運用。只有通過實踐與練習,將所學知識運用其中,才真正算是掌握了知識。因此,教學工作者需要注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落實。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練筆的方式,開展與課文相關的習作練習,同時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參與,從中理解課文作者的意圖,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大大提高閱讀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4.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將自我作為課堂中心,一味追求教學目標的實現,著重于課堂內容的通讀,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課堂學習進度。因此,要想提高教學課堂效率,就必須轉變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將課堂變成學堂而不是講堂。首先,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認清不足,做出相應措施。其次,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堂小組的學習模式,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小組間的討論來進行對課文的學習,同時可展開多樣化的小組間競賽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最后,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狀態,積極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敢于提問、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還存在許多的問題,而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們,需要及時地認清和發現問題,勇于探究,勤于學習,積極改善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我們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盡自己的微薄力量。
[1]楊梅娟.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2(4).
[2]王德兵.淺議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J].新課程(中學版),2016(11).
[3]吳冬梅.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對策[EB/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