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信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款交際工具,而微信語言的研究也成為國內學者關注的焦點。本文試圖從語用學視角來探討關聯準則在微信語言中所體現的語用功能。
關鍵詞:微信;關聯準則;語用功能
微信是中國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智能化交際軟件,2018年微信的用戶已經高達7億,這足以說明微信已成為人們生活交際中不可缺少的一款軟件。微信語言的豐富性、新穎性更是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大多數人對于微信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娛樂、交際的層面上,很少有人從語用學角度分析研究微信信息的語用功能。本文試圖從語用學的角度,通過關聯準則在微信語言中的應用來探究其語用功能。
一、 傳承文化
文化與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微信已成為當下代表現代社會發展的新興文化,具有及時性,反映了現代生活中的簡短、快捷的特點;又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聯系,將兩者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在微信中應運關聯準則,將微信文體與中國傳統文體巧妙相連,用優美的詩句、和諧的音韻融合現代化的氣息,更簡短迅速地來抒發情感,在微信中體現中國文化的雅俗共賞。
例1:祝羊年,做人羊眉吐氣,生意羊羊得意,前程羊關大道,煩惱羊長而去。年發羊財,天天喜氣羊羊!
例2:上聯:今秋聞香桂,香桂八月香
下聯:明朝奔圓月,圓月中秋圓
這些微信通過關聯準則,呈現微信息文體關聯。將祝福用古詩和對聯的格式呈現出來,既具現代文化的特色,又傳承并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二、 增強社會認同感
社會認同感是指: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信仰、價值和行動取向的集中體現,本質上是一種集體觀念。在微信息特有的語言交際中,通過微信息的語義、語用、語體層面運用關聯準則,使得微信息語言生動幽默,微信息內容貼近真實生活、反映世間百態、通過微信息特殊的交際方式,構建交際雙方共同的交際語境,保證信息交際的順利進行,增進交際雙方的社會認同。
例3:文明友善社會和諧,愛國敬業國家富強。法治公正人人平等,誠信自由事事民主。
橫批:福滿神州 愛崗敬業
例4:人生如夢,驀然回首萬事空。人的一生,平安就好。錢多錢少,夠吃就好。人丑人美,順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窮家富,和氣就好。老公晚歸,回來就好。老婆嘮叨,顧家就好。一切煩惱,能解就好。天地萬物,隨緣就好。
通過微信語體關聯,語義關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生感悟。將主流價值觀和與人們的感情共鳴、文化歸屬結合起來。在主流價值觀的引導下,通過微信,構建交際雙方共有的文化和政治的公共空間,增強社會成員間的社會認同感。
三、 情感驅動功能
情感驅動功能是微信息受到歡迎的最強大驅動力。
快捷的生活節奏和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得現代人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和精神壓力。因此在閑暇時,人們緊張的大腦需要休憩,微信則成為了人們緩解壓力和宣泄情感的工具之一,人們通過微信開著無傷大雅的玩笑,說著稍顯做作的甜言蜜語,將現實生活中喜、笑、怒、罵都融入小小的微信中。同時也在微信中傳遞快樂,分享喜悅,期盼祝福,感悟人生百味。
在微信息的語義,語用層面中運用關聯準則,在簡潔的語言中蘊含深刻的內涵,在微信的字里行間滲透著幽默,傳遞著關愛,增進人們的情感。
例5:愚人節應當這樣度過:編點瞎話,說點瘋話,吹點大話,摻點假話,加點空話,整點廢話,搞點笑話,講點胡話,最后再來句套話:愚人節快樂!
例6: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你是我的胃,你是我的肺,你是我心中的紅玫瑰!寶貝,情人節快樂!
這樣的微信,在朋友間、戀人間傳遞祝福,增進情感。
“天氣涼了,注意加衣服,不要感冒!”這樣簡單的微信傳遞朋友間的關懷和問候。同時,在微信的語義層面巧妙使用關聯準則,可以通過微信,表示道歉,拒絕來彌合雙方的分歧。
例7:火山爆發有休眠期,腳踩剎車有緩沖期,拌嘴吵架后有反思期。反思結論;我的脾氣不好,今后好好改造,給個笑臉好不好。
諸如此類的微信不勝枚舉,通過微信息生動有趣的語言,傳遞友情,增進愛情,激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是微信息中關聯準則應用的最主要語用功能。
四、 富于創新性,體現時代性
微信息語音層面運用關聯準則,將“媽媽”諧音關聯為“麻麻”,將“大俠”諧音關聯為“大蝦”,“同學”諧音關聯為“童鞋”。使得微信語言具有創新性。
在微信息的詞匯層面使用關聯準則,將術語和流行詞關聯于信息內容中,使得微信立意新穎。例如微信息中“求求你給點力”“有錢就是任性”“求福求點贊,加福加點贊。”中“給力”“任性”“點贊”等流行詞的使用,使得微信創意新穎、體現時代感。微信作為微時代的產物,微信息對于時代的影響是深遠的。
五、 結束語
2015年新年推出的微信搶紅包游戲,更是讓人們對微信情有獨鐘。在2017年除夕夜通過微信搶紅包的人數達到7.68億,由此可見微信對于現代人的生活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不僅僅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也在默默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許微信搶紅包也將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所以對于微信息的研究,不僅可以了解當代信息傳媒的變化,也能進一步解讀微信息的構成。本文從語用學的關聯準則出發,從語音關聯、語義關聯、語用關聯、語體關聯四個方面,試圖探討微信息中關聯準則的應用及其產生的語用效果。但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對于微信的語料收集非常有限,所以對于微信息的研究十分膚淺。而目前,我國并沒有微信語料庫,所以,筆者大膽設想在條件準許的情況下,建立微信語料庫,通過語料庫為微信息研究提供更多的理據支撐,將語料庫與語用學相結合,為此項研究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安豐科,安勝昔.從關聯準則看反語的交際功能[J].外語教學究,2010,(12).
[2]何自然.Grice 語用學說與關聯理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4).
[3]何自然,冉永平.關聯理論—認知語用學基礎[J].現代外語,1998,(3):95-109.
[4]劉風玲,戴仲平.社會語用藝術[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魏華,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城市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