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梅
摘 要 《南方建筑》創刊于1981年,是一本有著30多年歷史的建筑科學類期刊,自2008年起更換主辦單位并全新改版,經過5年的努力,于2012年起持續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期刊的核心競爭力是文章質量,也就是說作者是核心競爭力,因而文章從研究的角度統計了該刊2008—2013年載文量,對作者群的地域、所屬單位分布、作者身份等方面的分析,反映《南方建筑》的發展水平,以期為該刊今后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南方建筑》;作者分析;載文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6-0183-02
《南方建筑》雜志創刊于1981年,由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主辦,自2008年起轉為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主辦,由中國工程院何鏡堂院士擔任主編,組建了新的編委會,辦刊定位為具有較高的學術性、研究型期刊,秉承“重研究、重理論、重創新”的辦刊精神,發表國內外建筑界的新理論、新成果,為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三大一級學科的前沿研究提供首發和傳播。
《南方建筑》2011年起連續獲得廣東省第四、五、六屆優秀科技期刊稱號,2012年起每年均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筆者以作者為分析對象,對《南方建筑》2008—2013年間的載文及作者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反映出《南方建筑》的發展水平,并對該刊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1 2008-2013載文量的總體分析
《南方建筑》2008—2013年6年間共出版了36期,載文822篇(不包括特稿)。尤其是從2012年起每年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后,稿源豐富許多,其中高質量、長篇幅的研究性文章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2 2008—2013年作者群分布研究
2.1 地域分布
2008—2013年這6年間,共有35個省、市、自治區和6個外國的作者在《南方建筑》發表文章,從表1可以發現,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作為主辦地,有地緣優勢,作者數量高居榜首,其次為北京、上海、江蘇、重慶、陜西和四川。這幾個省市的高校,是全國建筑學“老八校”①中的幾所高校——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的所在地,因此建筑文化傳統的底蘊深厚,科研項目較多,發文量也居于前列。排在其后的幾個省份如天津、浙江、云南等省份,也多因為有建筑學院校如天津大學、浙江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
2.2 作者所屬單位分布研究
《南方建筑》的主辦方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為全國建筑學老八校之一,屬于高校辦刊背景,主辦方發揮自身優勢,因此《南方建筑》的作者中很大部分為高校(或高校建筑設計研究院)的老師(或研究人員)(表2),保證了《南方建筑》稿件的理論水平、科研水平均居于同類型雜志的前列。這也與《南方建筑》的辦刊方向“重研究、重理論、重創新”一致。
2.3 作者群身份的分析
作者是決定論文質量的關鍵,可以說是期刊質量的核心力量。形成連續、穩定、高質量的作者隊伍,并不斷擴大作者群,是辦好期刊的重要因素之一。經統計,《南方建筑》2008—2013年共有1 323位作者發表過文章,《南方建筑》的作者群大致分為高校教師與學生兩類。高校教師類的作者群以教授(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數量最多,總計338位作者,為主要作者群力量;其次為講師(工程師),總計285位作者;再其次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總計261位作者。學生類作者群以碩士研究生數量最多,總計191位作者;其次為博士研究生,總計93位作者。《南方建筑》 的作者群形成一個合理的梯隊;教師中以教授(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主干,學生中以碩士研究生為主干,可視為《南方建筑》的核心作者群,為保證與提高刊物質量做出了貢獻。
3 核心作者群的分析
3.1 核心作者群的地域分析
核心作者群指發文量較多,對期刊影響較大的作者群。《南方建筑》2008—2013年的發文量居于前10位的作者均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分別為何鏡堂、吳慶洲、肖毅強、孫一民、吳碩賢、馮江、陸琦、陸元鼎、鄭力鵬、唐孝祥等人。筆者將這些作者視為核心作者群,他們均為建筑學科各個研究方向的佼佼者,核心作者群是形成文獻流的骨干力量。他們發揮著向導作用,不斷地將學科研究推向新水平。
3.2 核心作者群的身份分析
2008—2013年,在《南方建筑》上發文量最多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建筑》主編何鏡堂教授。何院士在繁忙的設計創作之余勤于筆耕,論文既有闡述他的“兩觀三性”的設計理論,又有結合設計實例的理論性文章,為《南方建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發文量居于第二位的是吳慶洲教授,吳教授致力于建筑與城市防災、城市規劃與城市史以及建筑歷史與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其學術論文和論著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在業界也是一位高被引作者。
核心作者群中的吳碩賢教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在建筑聲學領域有著很高的造詣,同時也是多家國際刊物編委和審稿人。
其他的核心作者也均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們的文章涉及了建筑領域的綠色建筑、體育建筑、建筑聲學、民居與建筑歷史研究、古建筑保護與修復等方面的研究。以上核心作者群的身份分析可以反映出《南方建筑》是一本重“重研究、重理論、重創新”的刊物。
對《南方建筑》2008—2013年的載文作者群統計分析,表明本刊是以學術性、研究型為立刊之本,注重理論性與學科發展方向緊密結合,并以良好的發展趨勢進入了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也將繼續朝著成為一本高水平建筑科學類期刊而不斷努力。
注釋
①建筑老八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最早開設建筑學、城市規劃相關專業的八所高校,包括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建筑大學(已并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建筑大學(已并入重慶大學)和西安冶金建筑學院(已更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前身東北大學建筑系)。
參考文獻
[1]金偉.《編輯學報》1995—2004年載文作者群統計分析[J].編輯學報,2006,18(1):78-80.
[2]段和平,史文海,俞立,等.探討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和核心作者群的重要意義[J].臨床薈萃,2004,19(8):480-481.
[3]張建合.《編輯學報》高被引論文分析[J].編輯學報,2010,22(6):562-564.
[4]曹曉萍,張芳琴.《水土保持研究》2000-2005年文獻計量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18(4):605-607.
[5]杜秀杰,葛趙青,劉楊,等.基于著者索引的高校學報核心作者群分析[J].編輯學報,2006,18(5):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