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歷史教師在開展講評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與能力,體現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結合,要按照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開展分層教學,促進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進步,大面積提高各類學生成績。
關鍵詞:高三;歷史;講評課;研究
在高三階段歷史教學中,模擬考試的次數越來越多,成為了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能力發展情況的重要手段與路徑。考試講評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一、 分層設置講評課的教學目標
一般來講,高三歷史講評課的目標非常明確,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鞏固歷史知識要點,幫助學生實現拾遺補缺;借助于講評活動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歷史知識網絡體系,將零碎的知識點轉變為系統的知識框架;在講評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與解題技巧水平;借助于講評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每一次的考試之后,教師結合學生答題情況以及考試整體狀況開展講評課。因為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以及考試情況各不相同,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層次差異,因此在講評課上一定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狀況,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并貫徹到講評課教學全過程,確保整個講評活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覆蓋性。首先,要針對班級學生歷史考試中呈現出來的差異性,明確不同層級學生的講評目標。優秀生重點在思維過程、解題技巧等方面予以傾斜,中等以下學生重點幫助掌握知識要點,以及構建前后連貫的知識體系,明確不同層級學生講評教學的差異性目標。其次,要細致分析學生解題出錯較為集中之處,屬于技巧提升型錯誤的應當設定什么目標,屬于基礎薄弱型的應當設立什么目標,每一種類型的講評都要具有明確的指向性。通過分層設置講評課的教學目標,可以為學生提高歷史學習整體成效,尤其是實現拾遺補缺效果具有積極的幫助。
二、 分層組織反思感悟總結活動
講評課是對已學知識考察薄弱環節的回顧與完善,教學活動中特別要重視反思、感悟與總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反思,通過對試卷題目特別是做錯題目的反思,認識學生在歷史學習活動中還有哪些掌握不夠到位的知識點,平時學習的方法還存在什么問題,以反思加感悟的方法對自己的歷史學習活動具有準確的評價,同時確定相對應的補救目標方向。在講評課上,教師還要強化學生總結能力的培養,既要總結歷史考試中出現的問題,也要總結學習技巧方法中有待提高的部分,從而在不斷的總結中實現提高。針對上述兩個方面,教師在組織講評課教學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首先,歷史講評課上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一定要為不同歷史基礎與學習能力的學生,確定相對應的反思感悟要求。例如歷史學習較好、卷面失分較少的學生,在反思與感悟的過程中,重點要反思平時歷史學習的技巧還有哪些不夠到位的地方,導致在歷史解題過程中失分,將反思感悟的重點放在思維的過程方面。對于B級邊緣的學生而言,歷史講評課上應當重點反思的是,自己在歷史知識點掌握方面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哪些方面需要進行回顧與記憶。其次,在總結環節也要體現分層要求。教師結合學生歷史檢測情況進行講評,對中等以下學生總結要求主要體現在總結本次檢測哪些題型、哪些知識點失誤較多,在下一步的學習活動中加以注意。但是對于中等以上學生,總結的內容不僅要包括本次考試存在的問題,還要總結疑難問題的解題技巧,從而在歷史講評課上不僅學到知識、掌握能力,同時也梳理了學習技巧方法,有效提升了高三歷史講評課綜合成效。
三、 分層落實講評教學流程要求
高三歷史講評課具有較為成熟的流程,通常分為學生自主糾錯、教師點評考情、共同梳理歸納、典型講解突破等幾個方面。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師應當對學生提出相對應的分層要求,以滿足教學實際需要。第一步課前糾錯環節,教師將歷史試卷分發給學生之后,應當提出分層的要求。優秀生不僅要自主完成錯誤的訂正,還要幫助中等以下學生糾錯;對于中等以下學生,則要求他們糾錯基礎性題目,并在優秀生的幫助下基本解決錯題,這樣的分層要求體現了講評課不同的難度。第二步教師點評考情環節,既要點評班級面上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學生整體答題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哪些題目失分較多,哪些方面屬于歷史學習的難點,重點突出優秀生“馬失前蹄”容易混淆之處,以及學困生基礎失分較多內容,分類分層次指出考查情況以及從中暴露出來的難點。第三步共同梳理歸納環節,對不同層級學生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對中等以下學生要求梳理容易出錯的內容有哪些、容易混淆的題型是哪些,對歷史學習優秀生則引導梳理出現失分的原因是什么,既要從知識點本身進行剖析,也要從學習理解的思維過程進行總結,從而幫助學生在歷史講評課中更好地掌握技巧方法。第四步典型講解突破環節,對學困生的要求是能夠訂正錯題并理解答案,善于做減法,注重雙基,在基礎達成上求突破,對于其他學生而言則要通過變式訓練進行鞏固,需要減法基礎上的加法,加強思維訓練的力度,達到提升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效果。
四、 分層開展學習成效評價評估
高三階段的每一節歷史講評課都是彌足珍貴的,一定要保證講評成效。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評估,對本節課的收獲進行梳理。這一環節也要體現不同層級學生之間的差異要求,中等以下學生重點評估自己試卷中出現的錯題有沒有掌握,評價自己在歷史知識點回顧方面是否達到了拾遺補缺的效果。中等以上學生的學習評估不僅包括知識點的掌握,還要對錯題背后的關聯知識、蘊含道理等方面掌握情況進行感悟,對一直以來的學習技巧與方法實效性進行評估,從而為自己更好地學習歷史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法。對于班級歷史學習優秀生,還要鼓勵他們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分析如何快速準確記憶歷史知識點,如何花費更少時間實現學習成效的最大化等等。不同層級學生在歷史講評課中所承擔的責任是不相同的。
綜上所述,如何提高高三歷史講評課成效,實施分層管理與組織是關鍵。廣大教師一定要強化這一方面的研究,更好地發揮講評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艷秋.歷史講評課當重視兼顧學生差異[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7(07).
[2]朱翔宇.淺析提高歷史講評課的方法[J].學周刊,2017(01).
作者簡介:
孫建平,江蘇省海門市,江蘇省海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