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林 荔浦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任務驅動法三個基本特征就是任務、教師和學生,三者關系聯系密切不可分割,在課堂上將任務作為教學主線,教師則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則是以主導身份自處。任務設計是任務驅動法核心部分,課堂目標就是完成任務。通常情況下,以一個共同任務開展課堂活動教學和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驅動下,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此過程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后將任務提交,教師給予客觀評價。
其一,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傳統教學方式多是教師講解,學生聽,信息技術課程理論大多枯燥,這樣互動方式很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無法獲取良好的教學效率,而任務驅動法更好可以糾正這一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提升他們對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其二,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創新能力。新課標背景下要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創新能力,傳統教學方式很難滿足這一點,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會合作,以小組形式開展合作學習,以此同時,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會帶著任務積極主動開展探索,解決問題,這就為培養學生的合作及創新意識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一)設置情境,展示任務。教學情境可以通過生活再現、音樂故事或者是視頻等形式,體現直觀性特點,在與真實情境接近的情境下開展學習容易吸引學生的目光,增加課堂參與度,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梢姡畔⒓夹g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設置情境,然后將學習任務展示給學生們,極大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同時又可以帶著明確的目標進行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1]。比如,以某品牌汽車為例,該汽車通過案例推理診斷,發現汽車存在如下故障:1.汽車點火后,發動機啟動反應時間過長,齒輪不能按規定實現分離;2.特殊情況下,汽車齒輪雖能夠實現分離,但車輪行使速度大大下降。通過相關情境的設置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二)積極引導,分析任務。確定課堂任務后,教師不用催促學生去完成任務,特別是新知識的學習,因為大部分學生在不理解相關軟件的情況下,不知道如何開始完成任務,較為迷茫,若僅靠學生自己摸索,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且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就要發揮其主體作用,做好引導工作,汽車故障案例表示方法如下:1.案例序號I:可基于案例序號的唯一性特征,將其作為案例主要標志;2.案例屬性T:結合案例自身表現的某些屬性特征,表示屬性規劃案例;3.故障集合S:結合案例故障匯總結果,提供設定好的權值;4.故障特征E:結合汽車故障顯示的不同特征,正確表示汽車故障診斷結果。5.案例描述P:有效描述汽車整個案例表示過程及故障解決方案;6.輔助信息A:匯總汽車性能、型號等故障排查信息。
(三)自主學習,完成任務。待學生對課堂任務有一個了解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了,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理論和操作,而對于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或向教師請教,教師要承擔引導角色,在良好的小組學習氛圍內鼓勵其主動去探索,培養其自主探究意識及創新能力。
為了提高汽車故障排查效率,要隨時調整案例庫案例,為汽車故障診斷奠定重要基礎,以實現準確、快速診斷。比如,在實際案例推理中,可結合汽車維修故障系統案例推理模塊界面顯示的信息,對以下信息進行排序:

經過上述學習流程后,可為其它同類故障診斷處理起到良好的借鑒與參考作用,且系統界面顯示出的相關故障信息已全部修正,為正確進行案例推理奠定了基礎。
(四)交流成果,評價任務
完成任務后要安排時間對學生成果做點評,通過交流互評讓學生思考自己成果中的優缺點,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成果。但不一定有充足的時間展示全部學生的學習成果,合作學習小組可以進行交流,并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讓學生感受自己成果受到認可的成就感,增加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自信心,提高學學習效率。在任務評價中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自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然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逐個的評價,將學生表現良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都指出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改正提高。而在成績的測試中,除傳統的筆試外更應該采用實踐的測試方式。例如,教師可以將多種汽車維修店中常見的故障作為考核的內容,讓學生抽取所要解決的維修項目,并結合平時在項目任務中所學到的知識來進行實踐的操作。
綜上,筆者對任務驅動法教學意義、任務驅動法在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教學中的應用分別開展了研究,將任務驅動法應用在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教學中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中職院校需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對于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具體開發,同時還需要完善教學中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汽車專業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