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金
摘 要 課本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但卻又高于生活實踐,是生活實踐的生活和總結。所以教師在教導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要幫助將課本知識內容更好的應用于生活實踐,進而增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提高教學實效性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
關鍵詞 語文;教學活動;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019-01
語文教學,一方面是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和傳承中國悠久的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過程當中應該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提高對知識內容的掌握。
一、多媒體教學法提高學生環保意識
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內容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優秀思想品質,還要擴大優秀思想品質帶給學生的影響,讓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到學以致用。現實生活當中,建設生態環保的和諧社會是我們長久以來不懈奮斗的目標,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當中將文章主題思想進行延伸幫助學生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
比如在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關于“桂林山水”的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教師讓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在課堂上進行快速的閱讀練習,排除其中的生字詞并熟讀文章的語句為之后進行的課堂講解排除語言上的障礙。其次,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向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利用多媒體器材的展示功能與課本內容進行對比講解將課文當中描述的景象直觀展示在學生眼前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接下來,教師在帶領學生對文章思想內容進行理解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器材向學生展示實際生活當中的景區景色,如:“景區當中垃圾成堆現象、湖面上飄蕩著垃圾現象、亂花亂刻想象”。學生將不文明的旅游現象與之前看到的美麗景色進行對比形成較大的心理落差。此時,教師將文章思想內容進行闡釋和延伸幫助學生樹立保護環境、文明旅游的意識。
二、情景教學法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民族團結的核心,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語文課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思想傳播的重要載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充分挖掘文章內容的思想價值,幫助學生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時刻以振興中華為自己的精神支柱進而更好的投入到課程的學習過程當中。而情景教學法在語文課堂當中應用便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和思想,促進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
比如在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關于“小英雄雨來”的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快速的閱讀學習,提高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為即將進行的講解排除內容陌生帶來的困擾。其次,教師在講解的過程當中不斷的開創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課本描寫的環境當中,讓學生了解到當雨來面對的危險情景進而珍惜現在的和平的社會環境。接下來,教師為了讓學生對文章當中表達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加的深刻可以采取課堂小話劇的形式。學生在表演話劇的過程當中對文章當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進行揣摩,進而提升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并體會到侵略者的殘暴以及愛國主義精神帶給民族生存的希望。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整理和總結,幫助學生將愛國主義與珍惜和平生活當作自己奮斗學習的精神支柱,從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今后的學習當中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歷史探究法培養學生維護民族團結的品質
學科之間的內容是相互聯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做到將各科的知識內容與自己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機的融合,幫助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尤其是語文課堂的教學。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在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更容易將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與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進行有機的結合。比如歷史探究法在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便是教師將語文教學目標與歷史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內容進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比如,在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關于“文成公主進藏”的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教師讓學生結合歷史課本當中涉及到的相關內容與課堂上教學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學生在對比閱讀的過程當中一方面排除語文課文當中的生字詞以及語句閱讀不連貫的問題,另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發生的背景以及相關的意義。其次,教師針對“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典故向學生進行詳細而又具體的說明和講解,將語文課本以及歷史課本當中沒有提到的相關內容以小故事的形式向學生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故事發生背景的理解。接下來,教師在帶領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的理解并讓學生體會到文成公主為維護民族團結做出的貢獻和犧牲,加強學生維護民族團結品質的養成。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進行總結和說明,讓學生掌握知識內容的同時養成維護民族團結的優秀道德品質,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掌握還要讓學生將課堂當中學習到的思想在生活當中進行實踐,才能體現教學的實效性以及教學目標的完成。
參考文獻:
[1]董琳琳.簡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09).
[2]洪小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語文教學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3(03).
[3]王麗輝.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語文天地,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