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創收的意義,創收管理的現狀和缺陷,提出了創收財務管理的措施,以期實現對高職院校創收收入的規范化管理。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收;管理
高職院校的創收是指利用高職院校自身的有利條件,為本單位增加收入的一切措施和行動。高職院校創收的有利條件很多,如人才優勢、實驗設備、實訓場館、與行業的天然聯系等。隨著高職院校在社會上的影響不斷增強,其社會地位也不斷提高。為了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的優勢,實現高職院校又好又快的發展,提高廣大教職員工的福利待遇,拓寬創收渠道、提高創收水平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隨著創收活動的最多和創收收入的增長,也暴露出創收收入管理不規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分配不盡合理等問題,影響高職院校創收的進一步發展,甚至存在引發腐敗現象的風險,亟待從財務制度制定、加強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從而達到兼顧各方利益、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參與創收的積極性、預防腐敗滋生的目的。
一、高職院校創收的分類及特點
了解高職院校創收的種類及其特點,可有效管控各類創收活動的成本,增強過程控制的針對性,有效防控管理死角的出現,防止在創收過程中滋生腐敗,因此也是加強高職院校創收管理的基礎。高校創收的種類大致如下。
(一)人才培養創收
人才培養創收是指在完成國家計劃的人才培養工作以外,通過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而取得的創收,通常也稱為辦班收入,根據辦班時間的長短可分為長訓班和短訓班,根據辦班地點的不同可分為校內辦班和校外辦班,根據主辦方的多少可分為獨立辦班和聯合辦班等。人才培養創收的特點:能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優勢,收費標準是政府物價部門的指導性標準,收入和支出比較透明,可以通過加強過程管理達到增收節支的目的。
(二)校辦企業創收
校辦企業創收是指高職院校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開辦企業來實現創收。如農業類院校開辦綠色農產品公司、種子公司、養殖場,工業類院校開辦模具公司、機械制造企業,管理類院校開辦物流公司、軟件開發公司等。校辦企業創收的特點:不可控因素較多,受市場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存在虧損和滋生腐敗的風險。
(三)社會服務創收
社會服務創收是指高職院校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和社會影響開展社會服務而實現的創收。通常包括技術服務承包、派遣技術服務人員或團隊、提供技術支撐、臨時性有償技術服務等。社會服務創收的特點:收入來源不穩定,過程監管不易到位,容易出現收入不入賬等現象。
(四)其他創收
其他創收是指高職院校除上述創收以外的所有創收。通常包括實驗室及其他場地出租創收、組織社會考試創收、提供情報信息服務創收等。這類創收的特點:存在于少數部門,種類繁雜且性質各異,不易監管。
二、高職院校創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不同類型創收的管理缺乏針對性制度和措施
如前所述,高職院校的創收渠道較多,種類復雜,各有特點,而在財務管理上大多數高職院校實行的是由產業處或創收辦統一管理,因而缺乏靈活而有針對性的制度和措施,導致有的管得太死,有的則管理不到位。
(二)創收收入監管不到位
各創收部門存在隱瞞創收收入的現象,不按時上交創收收入或少交創收收入,這些未上交的收入往往成為“小金庫”。
(三)創收活動支出的管控不力
創收過程中有一些必要的經費開支,如人才培養創收中必要的生源發動開支、其他創收活動中必要的管理費用等。但這些創收活動支出往往因為缺乏相應的制度規定而實際上很難控制,導致創收成本提高。
(四)財務管理欠規范
隨著國家對財務工作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票據管理和財務監督日趨規范。但創收財務管理中還存在白條記賬、單憑一張發票記賬、發票不規范、開支審批不嚴格等問題。
(五)創收收入分配欠科學合理
主要體現在制定的分配原則不盡合理,或分配過程中執行制度不嚴格,部門和個人之間的差距過大。這些會挫傷教職工的創收積極性,并引發單位之間和教職工之間的矛盾。
三、加強高職院校創收財務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科學且針對性強的制度和措施
要針對高職院校不同的創收渠道和種類的特點,分門別類地從學院層面制定切實可行且針對性強的財務管理制度和促進創收增長的措施,做到該管的管、該放的放,使高職院校的創收工作有章可循。
(二)加強創收收入的監管
高職學院要通過嚴格執行相關制度來對各部門的創收活動進行監管,保證各部門創收按制度規定由學院統管,并保證上交學院的部分足額及時上交,這樣既可保證學院的收入穩定,又可防止部門私設“小金庫”。
(三)嚴格管控創收活動的支出
對于創收過程中的經費開支,要嚴格控制,對創收活動的各種開支和管理費用要嚴格管控,確定一定的額度,切實降低創收活動的成本和開支,提高創收活動的效益。如人才培養創收中的生源費要嚴格管控,凡是由專職創收人員發動和爭取的生源,一律不得開支生源費。
(四)規范創收活動的財務管理
要嚴格規范創收活動的財務管理,要加強票據管理和財務監督工作。比如開具發票必須填報納稅人識別號、不得更改品名和金額等、堅決杜絕白條記賬、發票不規范、坐支和隨意開支等現象。
(五)科學合理分配創收收入
創收收入分配必須嚴格按照有學院有關財務制度和政策執行。創收收入的分配可根據具體情況,實施單筆創收結束后分配,或按會計年度進行分配,也可以采用集中結算為主、零星結算為輔的方式。如生源費的發放可在辦班結束后進行,而有關的勞務費發放可按會計年度進行。同時在對創收收入進行分配時,還要合理考慮按勞分配和利益均沾的關系,既要防止平均主義挫傷教職工的創收積極性,又要防止部門和個人之間的差距過大引發單位之間和教職工之間的矛盾。
參考文獻:
[1]劉衛紅.高校創收收入分配問題探討[J].財務與金融,2016(2):69-73.
[2]徐鑫.高職院校部門創收資金研究[J].財會學習,2017(1):133.
[3]楊 莉,孔曉丹.淺析高校創收收入管理[J].會計師,2016(2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