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隨著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規模的擴大對于教師的數量和規模的需求凸顯。但是由于學校性質為民辦院校,對于高職稱教師的吸引力有限,新入職教師多為青年教師,如何滿足青年教師的發展和培養需求就成為學校迫切解決的問題。文章從加強督導對青年教師的幫扶以及提升他們的教學科研能力等幾個方面展開調查,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等院校;青年教師;需求
民辦本科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在于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因此,為充分了解新入職①教師的教育教學基本情況,教學督導辦公室針對“青年教師培養”這一主題展開問卷調查,以便于教學督導工作有針對性進行指導。
一、問卷調查開展
新入職教師共88人,其中財經商貿學院21人,工程學院18人,人文學院12人,康復與護理學院25人,五年制大專5人,博文學院2人,創新創業學院3人,思政部2人。督導辦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要求每位新教師都要填寫,樣本量為新教師88人,回收問卷87份,回收率為98.9%。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新入職教師基本情況分析。
基本情況包括新入職教師的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等信息。
新入職教師年齡性別比例分析,新入職教師87位,其中女教師有62人,占比71.26%。女教師占絕大多數。
新入職教師年齡結構如圖1所示26-30歲的教師占54.2%,年齡呈年輕化的態勢,這一情況需要學校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下大力氣。
如圖2所示,新入職教師教齡在一年以下的教師占50.57%,具有2-5年教齡的教師占到25.29%,也就是具有5年以下教齡的教師占到總數的四分之三。新入職教師的教齡普遍較短,在教學方面的經驗有限,還需要不斷的提高。
如圖3所示新入職的教師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66.67%,能夠基本滿足學校發展需求,具有研究生學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科研能力。但是仍然有33.33%的新入職教師具有本科學歷,那么他們在保證完成基本工作任務的前提下,還面臨著學歷提高的問題。
如圖4所示,新入職的教師職稱普遍較低,49.43%的教師具有助教職稱,具有講師資格的教師為25.29%,作為副教授引進的教師只有5人,他們的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匹配,畢竟26-30歲的教師是新入職教師的主體。
(二)新入職教師需求分析
1、科研要求提高的愿望迫切,三分之二的青年教師有此要求。
新入職教師在被問到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或者問題是什么(多選題)?回答科研能力的提升占到62.07%,具有科研意識和希望做科研的青年教師占絕大部分。其次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方面有困難的占到47.13%,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有困難的占到近40%。這與青年教師的年齡和教齡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由于年輕職稱低而且研究經歷和經驗有限,因此會有以上的要求,還可以看出,青年教師的研究意識非常好,學校要多提供相應的機會和扶持。
2、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是教學中要突破的難點,也是青年教師尋求教學督導幫助的重點。
在問及您希望得到督導的幫助是什么(多選題)的時候,如圖6所示,60%以上的青年教師的回答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備課”之前是“備學生”但是很多青年教師還不是非常了解我們學校的學生的特殊性,而是用“大學教師”的要求來要求我們的“大學生”,講課高深有難度,學生的接受水平有限,學不懂,導致教師的熱情下降,甚至離職。教學理念如何轉變教學的行為,也是青年教師的困惑,需要教學督導進行解惑。
三、青年教師培養的對策建議
在對于新入職青年教師基本資料收集整理和需求調研的基礎上,我們得知青年教師在科研和教學提升方面有著迫切求需求,那么他們喜歡的教學督導幫助方式是什么(多選)?對此我們也開展了調查。調查顯示:青年教師對于教學督導示范課非常感興趣,82.76%的青年教師非常渴望看到教學督導對于教學的親身示范,言傳不如身教。青年教師喜歡的排在第二位的督導方式是與督導互動的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座談會,有42.53%的青年教師認為專題講座也是適合的督導方式。讓我們吃驚的是,開展最頻繁的聽課選擇的人只占到總數的五分之一。
基于以上的調研結果及我校的實際情況對于新教師培養提出以下建議:
(一)積極爭取教學督導在有時間和精力的條件下為青年教師開展示范課活動,繼續開展教師與教學督導的座談會。每學期根據學校、二級學院發展的強需求擬定相應的主題召開座談會。便于教學督導對教師進行指導。
(二)設立校級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鼓勵青年教師積極投身到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并為申請更高一級相關項目做準備。
(三)積極創造條件改善青年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條件,使其在入職的最初階段,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與科研工作,就能融入到所在學科和所在院系的文化和秩序中,贏得職業生涯的良好開端。努力營造自由寬松的氛圍和制度環境,激發青年教師的熱情和創造性。
(四)建立促進青年教師持續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在青年教師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環節和不同方面,不斷提供有效的支持與服務。
(五)建立健全“新教師傳、幫、帶”制度,使青年教師在入職初期通過輔助中老年教師的教學工作,盡快了解教學的基本常規,盡可能縮短嘗試錯誤的時間,使學生持續和全方位地享受優質教師資源。為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提供相應的支持、咨詢和服務,包括教學資源的共享、教學技能的改進等。
注釋:
①本文中的新教師指入職第一年的教師。
作者簡介:劉丹,女,山東煙臺人,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質量評估中心,講師,社會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