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土金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現代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素養電路維修專業的人才已經成為汽車產業人才需求的缺口。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素養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關于汽車維修專業等相關專業的設置、培養目標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既有效地補充了社會對于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時也培養了生產、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復合能力較強的綜合性人才,是在職業教育中仍然存在著制約高素養人才培養的教學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討了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高職院校汽車電路維修方面的教學方法優化措施。
關鍵詞:汽車維修;電路維修;教學方法;意義;對策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更替,關于汽車電路控制的原理、方法、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內容也在不斷更新,由于汽車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特點,使得汽車電路維修理論知識學習和專業實踐技能掌握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并且加深了汽車電路維修專業課程教師的授課和實訓難度。而由于汽車電路維修相關課程教學對于汽車維修專業來說是基礎入門課程之一,以及汽車電路控制越發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使得汽車電路維修又不得不面對時代科學技術更替加快的客觀事實。由此,進行高職院校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的研究,既是為了提高高職院校汽車電路維修方面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也是為了就當前汽車電路維修課程難和教學難“兩難”提供一定的研究指導,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價值。
一、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意義
首先,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改革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直接體現。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人汽車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同時由于社會經濟建設的需要,汽車運輸已經成為我國交通運輸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為了滿足人民的消費需求和社會建設需求,高職院校提高了對于汽車維修等相關專業的重視程度,一方面,是汽車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專業崗位人才需求旺盛,一方面也是出于提高高職院校汽車維系專業學生就業率,無論是從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需求上,還是職業教育就業導向的考慮,都是從人才素養能否符合社會崗位標準確定的。因此,社會人才崗位需求和標準是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改革的根本性動因,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其次,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改革是高職院校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改革的內在需求。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發展中既屬于發展較晚的新型教育類型,從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發展經驗來看,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是教育聯動企業,科研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快的教育形式。與此同時,由于職業教育與企業以及現實生產力的密切關系,也使得職業教育成為“后來居上”的新興教育,但是看到發展的同時也要看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發展的滯后性。因此為了高職院校汽車電路維修教育更科學的發展,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專業角度的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二、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改革的宏觀構想
首先,從管理學和教育學相關理論角度來看,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的問題,本身是與其相關的主體思想意識、思想觀念的問題,同時也是與其相關的環境制度的問題。具體來說,從思想意識、觀念上來說,一方面,學校對于汽車電路維修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教學方法及其改革的態度和觀念問題,學校態度和觀念直接關系著汽車電路維修人才培養的效果,即在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中汽車電路維修處在一個什么樣的地位的問題,更深層次來講,學校的態度和觀念直接決定了學校有限資源有多少用于該專業課程的建設。另一方面,教師作為汽車電路維修人才培養的主要參與者,教師這個關鍵主體教學觀念是怎樣的,這個發展程度決定了其在執行學校方針政策的力度,同時也是學校重視程度的一種間接性的體現。
從學校汽車電路維修相關環境制度來說,制度的作用是為了保障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有沒有一個健全配套的制度系統,高層次的比如高職院校教學體制、高職院校行政管理體制、低層次的比如高職院校汽車電路維修實訓教學安排、汽車電路維修校企合作機制等等。除了制度配置上的問題,制度建設還要講求實效性,即制度能否發揮出其應有的構建效果。總體來說,無論是主體角度分析還是制度建設角度分析,都是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能否有效創新和有效執行的問題。兩者之間互為因果,密不可分的關系也決定了高職院校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改革要兩手抓,一手抓隊伍建設,一手抓制度建設,才能夠最終形成有效的合力,而合力的大小既取決于隊伍能力、學校資源,同時也取得于制度健全和制度落實。
三、加強汽車電路維修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汽車電路維修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從校內建設角度來說,學校要提高對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把培養高素養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作為建設的標準,確立實訓教師的地位。同時創新機制,把學校教師考核制度與教師薪酬掛鉤,明確教師在教學成果、科研成果、教師培育教育等教師成長情況在相關激勵規定中的條件和要求,鼓勵教師在職業道德、專業素養等方面的自我發展。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下的教師隊伍素養培訓。完善學校教師培訓制度,尤其是校企合作方面,因為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唯一出路,這也是職業教育生命所在。因此在堅持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與企業的合作程度,建立有效的校企溝通機制,確立校企合作在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入企業高素養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參與到學校實訓教學中,同時也讓汽車電路維修專業的教師走出校門,參與到企業建設中來,從實踐中提高自身汽車電路維修的技能水平,積累教學經驗。
四、科學進行汽車電路維修教學體制改革
汽車電路維修教學體制改革是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的制度基礎,從具體問題入手,針對汽車電路維修專業課程難和教學難兩難的問題。從現實專業課程建設出發,根據社會崗位人才需求的狀況和特點,決定專業課程體系是否需要進行專業模塊的課程設置調整,比如,從汽車發動機、汽車底盤、汽車電氣等進行分塊教學與實訓,同時在每個模塊中,進行模塊內部件結構、系統原理、故障判斷以及電路維修等方面的知識教學和實訓操作。
五、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微觀策略
教學方法,顧名思義,是指專業教師根據具體學情針對具體內容教學采取的有助于學生接受和提高學生興趣與學習熱情的方式方法。由此我們能夠看到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主要是提高學生興趣、學習熱情、注意力等方面的效果和使學生接受教學內容兩個方面。由此,我們應該從教學內容接受和提高興趣、學習自覺性兩個角度進行方法的改進和取舍。
(一)遵循人類認知的學習規律。
一方面,調整專業課程安排,從學習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的客觀規律出發,改變汽車維修專業《汽車結構》、《汽車故障判斷》、《汽車電路維修》課程開設時間不合理的問題,避免學生因為課程銜接問題,對于汽車電路維修知識性認識錯誤的出現,提高學生實訓教學知識理論的正確使用的程度。另一方面,從汽車電路角度來看,要“知己知彼”,汽車電路是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學科,在加上高職學生基礎教育水平薄弱的特點,因此在入門教學過程中,要從實踐動手角度進行電路原理的知識講解,切記不可過深,標準在于學生能夠用原理指導實踐即可。
(二)汽車電路維修課程模塊化的教學方法應用
由于汽車電路是一個復雜相連的系統,任何一個汽車電路部件可能關系著整車的電路系統的正常運行。由此,針對汽車電路一體化特點,在教學方面,根據汽車構造進行模塊分割,從汽車具體部位出發,進行部件范圍內汽車電路的作用、控制原理以及故障診斷等方面的教學,最后從模塊教學中走出來,整合模塊教學下各個部位電路銜接的教學問題。這種從部分到整體的科學方法也是符合學習規律的有效教學方法。
結語
本文就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進行了相關探討,通過本文的論述,我們能夠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汽車電路維修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規劃必須從我國社會發展尤其是汽車產業鏈條對于電路維修人才的需要為導向,并以我國乃至國際上對于汽車電路維修人才的用人標準為人才建設的最終目標,才能夠實現汽車電路維修教學的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針對現實制約汽車電路維修教學發展的因素,諸如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材選取、實訓教學以及教學評估等內容進行系統的具體教學方法的革新。由此,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的策略探究可以看成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縮影,對于做好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有著很好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翰菁.淺談技工學校汽車電路維修的教學方法[J].中國培訓,2016(10):219.
[2]李錦蓉.汽車電路維修教學方法的探索[J].電子制作,2013(19):278+268.
[3]李憲新.汽車電路的特點及維修方法的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0,1(03):58-60.
[4]張焦軍.維修汽車電路應具備的基礎知識[J].汽車電器,2009(0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