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霞
摘要:新時期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時代要求語文教師應該是復合型教師。本文主要就學校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問題進行了論述:首先,語文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次,語文教師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最后,語文教師要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只有這樣,語文教師才能完成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感化育人的任務。
關鍵詞:學校;語文教師;素質;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是一個關鍵。教師是教學的生命線,是教學質量的直接實現者,乃至是學科教育的全部。如今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復合型教師,其業務能力囊括了本學科的知識能力及所教專業的相關知識要素,實現語文與各專業的深度融合。每位語文教師都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以適應當前課程改革要求。當然,教師的素質不是一步到位的。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只有不懈地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那么,現代職業教育要求語文教師要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呢?
一、語文教師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教學中,師生是一種交往過程,教師是學生發展的主動參與者,而不是局外人。作為主動參與者,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和諧的。而傳統教學,只關注教師的教,不管學生的身心基礎,不管學生的學;只關注書本知識的傳授,不管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獨立思考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中,師生關系是不民主、不平等的。學生“希望教師成為中間人(學校和社會之間)、引導者、商討者、喚起者,成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師成為間隔者、強令者、教訓者、監督者,成為自己的‘先生。”所以,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找準角色定位。從知識的灌輸者轉換為學習的引導者,從課堂的主宰者轉換為平等的交流者,從單向的傳授者轉換為互動的合作者。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工作的崇高目的和中心,并以一切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為標準,重新審視教育教學策略,重新設計教學目標和教育要求,創建有利于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諧發展的教育教學機制。語文教師還必須要樹立教育創新理念,要進行教育創新,首要的是自己必須富有創新精神。
二、語文教師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
首先,教師要具備課程整體設計能力,即依據大綱和教材對于中職語文教學做出整體規劃:
課堂上教師準備教什么,怎樣教;要求學生學什么,怎樣學,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對教材如何均衡、選擇與綜合,如何把教材當作例子來處理,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減少或者增添教材的內容;課堂外要組織哪些語文實踐活動,怎樣提升語文能力為學生的職業能力等等。
其次,教師要具備開發、整合、優化課堂教學的能力。孟子曰:“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因此,教師要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強自身專業及相關學科的鉆研并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隨著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知識結構的更新,尤其是網絡媒體的崛起,各種專業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遠遠不止課堂教學一種模式。在語文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之外,應注重語文知識的專業實用性,才能使語文教學具有實效。而現代化教育技術與中職課堂教學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師要能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適度而靈活地代替黑板、粉筆、教具,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增加知識、擴大視野、提高能力。但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不是簡單地把計算機作為教師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虛擬現實創設現有條件下不能生成的場景;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圖像、聲音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構建知識;利用強大的網絡功能讓學生查閱所需資料等等。
三、語文教師要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語文教師要訓練學生聽、讀、說、寫的能力,自己首先必須會聽會說,善讀善寫,并且功夫過硬。無數事實證明,語文教師的一手好字好文章、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和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一對善于聽聲辨音的耳朵,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精通讀書之道,應是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功。語文教師要具有為某種目的而廣泛閱讀并從中搜求各種有用資料的能力,也要具有翻查各種工具書自行索解疑難的能力,還要具有通過圈點批注對文章深入研讀進而吸取其精華、發現其錯失的能力等等。在這些方面,語文教師同其他的專業理論工作者并無多大差別,只是語文教師更多地要使這種習慣從不自覺到自覺,并形成對閱讀規律的某種理性認識。在讀書這件事上,語文教師還得兼有演員或廣播員的素養,即能用普通話朗讀文章,并恰如其分地傳達出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固有的感染力能真正震懾學生的心靈。教學是雙邊的活動,按現代教育的觀點來要求,課堂教學還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的機會。這樣,就對教師的聽話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個語文教師,要善于敏銳地聽出學生說話的意思、條理、說法和某些口語特點,善于迅速地聽出學生說話的是非正誤,善于及時地聽出各個學生說話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中發現問題。否則,兩耳不聰,反應遲鈍,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就會中斷,交流中斷,學生的思維走向不能及時被教師把握,將會阻滯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師在聽、讀、說、寫方面的素養,不僅對于傳授知識是重要的,而且這些能力的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示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起“遷移”作用。語文是集思想性、文學性、工具性于一身的學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他憑著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以德育人、以情感人,用自己畢生的心血和精力為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感化育人。特級教師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學生培育成人,須著力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而要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教師自己必須是一個火把,必須心中布滿了熾熱的陽光。”這個“火把”,這個“陽光”,就是全新的教育理念、精深的專業知識、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以及無私的奉獻精神,這就是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