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容
摘要:初中歷史內容廣泛,涉及到我國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還有許多歷史事件和人物。學習歷史不僅能讓學生銘記過去也可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汲取經驗教學與當代實際相結合。隨著新課標的修改以及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素質教育引來有來有多的老師和學生的重視。而情境教學模式備受青睞,教師對于情境的把握和創設也是一門藝術,模式運用得當將促進歷史學科的發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境劇;素質教育
1.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1.1教師方面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師的素養和教學模式是重要的一個因素。專業素養的局限性和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初中數學課堂乏味無趣教學效率低,主要表現為教師授課過分依賴課本以及課堂安排不合理,教學節奏混亂。首先,傳統的教學觀念禁錮了教師的思想,在備課和授課的過程中對書本盲目的崇拜,對書中的敘述模式完全的效仿,盲目的傳授給學生,與生活實際聯系不夠,呈現出“填鴨式教學”的風格。其次,這種教學方法在課堂時間安排方面的體現則是教師完全講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極少,與學生的互動不夠。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終極目標是應試,為了能讓學生考出好成績,教師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知識點講解上,,而一定程度的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
1.2學生方面
學生方面主要體現在學習態度不積極,這種不積極并不是一開始就如此,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有些學生基礎不牢固,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強導致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又羞于向老師同學提問,時間長了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習的效率變差成績自然也不理想,由此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嚴重者有厭學的傾向。加之家長的監督不到位,對學生的學習不夠重視,學生便更加學法對學習的正確認識,這些嚴重影響了課堂學習的效率,這使得高效課堂的推進阻力更大了。
2.情境教學模式基本情況
有關情境教學的研究表明,通常,日常生活中與學習相關的活動優勢學習的出發點和契機是、這也就是情境和文化的功能。情境教學模式不同于其它大多數課堂學習活動,它具有真實性、開放性、深刻性、持久性。然而,情境教學模式的研究則對學什么和如何學、如何用的問題十分值得探究。它作為知識在其中得到開發和展開的活動并不脫離或附屬于學習與認知,而應該是學習與所學知識整體的一部分,情境強調,背景有利于意義的構建并促進知識、技能和體驗的連接。因此,背景既是問題的物理結構與概念結構,也是活動的意向與問題嵌入其中的社會環境。情境暗示,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的背景中時,才是有效的。可以說,學習和知識需要背景,而這種背景不僅是對于之前事物的基點也是需要通過創設情境與展現,讓學生在情境中走進知識海洋。
初中歷史教學采用的情境教學模式可分為語言情境、實物情境、影視情境、問題情境、實地情境、表演情境六大種類。語言情境主要是教師通過賦予語言情感來進行情境創設,在講述的過程中,通過語言情感引發學生的共鳴,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實物情境是利用歷史文物的真實感與歷史感配合教材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認知,鞏固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影視情境是通過影視作品、紀錄片或相關歷史調查節目來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將歷史與現實結合體會其時代意義。問題情境中問題的創設至關重要結合現實制造情境巧妙提問,可以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實地情境則強調戶外活動,離開課堂走進博物館和歷史古跡,教師帶領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歷史。表演情境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課本劇。在教師的指導和鼓勵下,學生將課本內容編寫成情境劇,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通過對歷史人物的了解將感情傾注其中,培養學生的理性認知能力,鍛煉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3.情境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創設與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不能脫離課本,課本是基礎,是情境創設的初級階段,但是照本宣科也是不可取的。其次是場景的還原,這就體現了情境教學的真實性,將現實展現給學生給他們視覺乃至于心靈上的震撼。再次是聽覺和語言上的沖擊,背景音樂可以為影視作品加分,那么語言上的情感渲染也可以給情境教學課堂加分。最后是學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和情感的激發把握知識,這也體現了情境教學的開放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1基于課本,闡述情境
歷史教材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在文字中穿插圖片資料,這些圖片不僅生動的反映事實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印象,還有一定的拓展作用。教師如果能充分的利用這些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看到的圖串聯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復習的過程中通過聯想回憶所學知識,那么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就會非常牢固,這也可以看出情境教學模式的優勢。歷史教材中地圖也是非常重要的資料,地圖本身屬于歷史教材的重要組成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歷史教學內容的實時闡述,可以幫助學生深層次地感知地域變化。有了地圖作為基礎,學生對于整個歷史事件的了解將會更加明確合理。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圖文資源,加深學生對各種歷史事件的印象,提高相應的歷史教學效果。
3.2運用技術,還原場景
有的同學會說:歷史離我們太遙遠。怎樣縮短歷史與我們的距離是每位教師都應該考慮的問題,時間的距離是無法算短的,在體會其中的情感領會精神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例如,播放歷史題材的影片。同學們往往對第一次鴉片戰爭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對于第二次一片戰爭記憶就比較模糊,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觀看《火燒圓明園》的影片,引導學生對圓明園被燒毀之前和之后的場境進行對比,便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這樣的情境創設下,學生比較容易走入場境當中,對相應的歷史事件也會產生較為深刻的認知。有了整體的認知以后再給同學們留下思考題,分組討論效果更佳。
3.3語言生動,創設情境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是一種合理的教學方式, 講究直觀手段與語言描繪相結合。知識中涉及到場境,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繪,強烈的感情色彩更能喚醒學生的感官,主觀的強化使學生融入情境,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岳飛抗金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朗讀《滿江紅》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
3.4準備劇本,課堂表演
近年來課本劇備受追捧,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知識,一直備受師生青睞。比如,在學習《西安事變》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相應的場境進行課堂表演,展現張學良和楊虎城對蔣介石的勸說過程,通過這一情境的演示,讓課堂變得有趣,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許多表現的機會, 也能夠讓學生理解西安事變的重要意義。趣味課堂不僅能掌握知識,而且能讓學生充分的展現自我,增進學生之間的情誼。
參考文獻:
[1]初中歷史教學實施情境教學的影響探討[J].岳崇亮.中國校外育育.2018(05).
[2]淺談新課標理念下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模式[J].馬銘澤.中國教育.2017(35).
[3]淺談高中生物的情境教學[J].黃士庭.生物技術世界. 2013(07).
[4]政治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分析[J].陳曉星.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5]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有效課堂的生命力回歸[J].王曉東.江蘇教育研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