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摘要:幼兒思維的直觀形象性決定了他們正處于“讀圖”的年齡階段,圖文互動的繪本畫面比單純的文本故事對幼兒的視覺沖擊的影響更為直接和明顯。繪本這種以圖畫為生命和靈魂的兒童讀物被國際上公認為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最適合幼兒學習和閱讀的書籍。欣賞繪本畫面所蘊含故事的過程對豐富幼兒的情感,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陶冶幼兒的審美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幼兒教師越來越關注繪本這種新的教育資源,幼兒教師也開始嘗試開展各種形式有趣的繪本閱讀教學活動。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在閱讀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幼兒依據(jù)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jié)或者續(xù)編故事結尾;鼓勵幼兒運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畫和故事的理解;鼓勵支持幼兒自編故事,并給自編的故事配上圖畫制成圖畫書。”這就為幼兒園利用圖畫書開展不同的活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政策保障。利用圖畫書開展相關活動可以在加深和拓展圖畫書的主題、激發(fā)和維持幼兒的閱讀興趣的同時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fā)展。
一、繪本閱讀的概念
繪本閱讀是憑借繪本的文字和圖畫,讓幼兒快樂地接受繪本傳達的知識,在觀察、想象、思考等過程中初步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知識和語言,進而使幼兒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豐富其經(jīng)驗的一種認知活動。繪本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語言、知識,還能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二、幼兒園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
1、繪本教學缺乏計劃性、系統(tǒng)性
雖然教師對繪本的選擇呈現(xiàn)多元化和適宜性的特點,但在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專門的繪本教學,教師只是依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在特殊活動中利用繪本開展教學,如親子活動、教學觀摩活動。由此可見,繪本教學未被納入幼兒園課程,從整體上看幼兒園繪本教學缺乏計劃性和系統(tǒng)性。
2、教師對繪本作品研析不夠深入
繪本作為教師和幼兒互動的載體,需要教師在閱讀過程中對圖像傳遞的意義加以詮釋和解讀。教師應深入研讀繪本,讀懂畫面和文字,把握圖畫書的真正內涵,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或思想脈絡,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幫助幼兒理解圖畫書所要傳遞的重要價值。然而,目前的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存在著“拿來主義”傾向,教師常常缺乏對繪本作品的深入研讀,致使教學時無法突出故事主線,對閱讀重難點把握不當,甚至出現(xiàn)曲解繪本主題內涵的問題。
3、繪本教學模式存在套路化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多以“談話引題一逐頁播放PPT→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畫面大意→完整講述繪本內容→總結故事的教育意義”為教學模式。而且在繪本教學過程常借助多媒體為閱讀媒介,以觀察視覺形象代替文本閱讀,教師和幼兒手中并無繪本,使得整個繪本教學失去了閱讀的感覺。這種套路化的教學過程和形式,沖淡了幼兒對學習重難點的關注,使得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技能、自主閱讀習慣成為空談。
4、幼兒主體地位未能凸顯
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普遍缺乏幼兒自主閱讀的環(huán)節(jié),師幼互動的內容也比較明顯地呈現(xiàn)出“下行型互動”的特點,活動中教師往往在唱“獨角戲”,沒能及時呼應幼兒的需求,關注幼兒的情緒情感,致使“幼兒的主體地位”流于形式。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師幼間應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繪本教學是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而并不僅僅是教師對幼兒進行閱讀指導,教師應給予幼兒的是協(xié)助與支持,而不是安排、要求和控制,閱讀的過程應保持交流、分享、自由與開放的氛圍。
三、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進行繪本選擇
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來進行繪本選擇,促進個性化教學方式的實現(xiàn),以此來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在繪本教學實踐中,要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心理特征、性格要素等來選擇繪本,以此來不斷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經(jīng)驗。在進行繪本選擇的時候,應該保證繪本情節(jié)的有趣性和多樣性,注重對于幼兒審美視覺、感悟能力的啟發(fā),以此來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只有從根本上保證畫面的生動性、形象性、內容豐富性,才能夠與幼兒的心靈產(chǎn)生共鳴,不斷地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促進幼兒繪本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
2、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閱讀地位
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閱讀地位,是提升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課堂上,幼兒是教學的主體,一切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都要以幼兒為核心來進行有效設計,包括對于繪本閱讀素材的選擇、繪本教學方式的選擇、提問方式和教學技巧的選取等,都應該以幼兒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為主,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設計內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此來不斷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強化繪本閱讀教學質量。
3、不斷提升繪本閱讀內容的有效性
不斷提升繪本閱讀內容的有效性,深入挖掘繪本閱讀素材本身的內涵,以此來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對于繪本閱讀教學來說,必須要突出繪本教學價值,對于故事的內涵、思想進行深入地挖掘,以此出發(fā)來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引導幼兒進行繪本感知,從而不斷提升他們對于繪本內容的理解能力。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必須要善于來對繪本進行解讀,對其核心價值進行深入地分析,從而對其主要內容、教學方式等來進行有效的選擇,提升幼兒對于繪本的好感。
4、注重提問設計,增強繪本閱讀效果
注重提問設計,增強繪本閱讀效果。提問是引導幼兒思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不斷強化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實現(xiàn)有效的提問設計,由淺入深來進行問題設置,層層推進,不斷地實現(xiàn)對于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引導他們對于繪本故事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并對文本中的細節(jié)進行把握,實現(xiàn)個人情感的提升。第一,教師可以采用猜想式提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圖畫本身來對幼兒進行吸引,請幼兒猜想故事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大膽猜想來實現(xiàn)對于文本內容的有效感知。這也是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能極大地激發(fā)幼兒的閱讀欲望。第二,實現(xiàn)設疑式的提問,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老師應該通過疑問的設定來調動幼兒閱讀興趣,比如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來實現(xiàn),調動幼兒繪本閱讀能力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繪本閱讀是幼兒的興趣所在,教師要充分利用繪本閱讀讓幼兒得以全面發(fā)展,并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定的閱讀環(huán)境,從幼兒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保證幼兒繪本閱讀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潘成成.繪本閱讀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有效應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7.
[2]李燕.幼兒園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J].新絲路(下旬),2015.
[3]夏媛媛.學前教育本科生繪本閱讀指導技能訓練的有效策略:以河南科技學院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
[4]周兢.在創(chuàng)意閱讀中培養(yǎng)兒童的自主閱讀能力――兼論兒童圖畫故事書的教育價值[J].幼兒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