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金連
摘要:區域游戲是孩子們在園不可缺少的活動,而每次游戲結束后進行的評價環節,很多人會想到的是,教師組織孩子們進行點評,說一說游戲活動的情況。通常這樣的這樣的評價都會帶有教師自己的一些個人意志,缺少了老師與孩子、孩子與同伴之間的積極互動。
關鍵詞:游戲評價;提升經驗;促進發展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在區域游戲結束之后,會通過集體或者小組的形式,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分享、討論在游戲活動中的一些操作經驗,以便于將這些經驗進行梳理、提升,主要也就是想通過評價實現指導、促進孩子的發展。以下通過三方面來分享我們在區域游戲中是如何實現評價促進孩子發展的功能:
一、誰來作評價
在評價的環節中是為了讓孩子們在與老師、同伴互動的過程中得到發展,那“誰來作評價”是需要解決評價的主要問題。所以,我們本著讓孩子積極參與的原則,使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分析、概括來進行思考,促使孩子內化并獲得新經驗。孩子們可以對于游戲作出評價,并且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和同伴之間進行自評和互評。
二、應該評什么
“應該評什么”也就是評價的內容。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把評價的內容主要歸納為三方面:
(一)結合孩子的發展目標來評價
班級所創設的每個游戲區域都有著它非常明確的功能和價值,還有著相應的發展目標。
表演區活動案例:孩子們正在表演《貪吃的小蛇》,我發現他們游戲時角色分得很清楚,就是在表演小蛇時的肢體動作不夠好。在游戲結束進入評價環節時,我問孩子們:“今天是誰表演小蛇的?”小米說:“今天是我表演貪吃的小蛇的。”“哦,可是我們怎么沒看出來呀?”“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告訴你們我是小蛇。”“那怎樣讓同伴們知道你今天是貪吃的小蛇?”這時,孩子們開始幫小米想辦法了,有的說可以模仿小蛇貪吃,有的說可以爬著走,有的還說掛一個圖片。小米邊聽邊模仿小蛇扭動身體,孩子們都說好像小蛇了。在這樣的討論中,小米和孩子們都對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的了解及認識。
(二)結合孩子們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來評價
在我們平時開展的區域活動中,我們除了要關注孩子們在各區域的目標達成情況,還要關注孩子們在游戲中與他人交往能力的發展。
建構區活動案例:大順又來到了建構區和樂樂商量:“我們一起合作搭吧?”樂樂點頭同意了,陽陽說:“我來幫你們一起搭吧。”于是三位小伙伴一邊商量一邊找材料。活動結束其他的孩子們都跑過來看,都想知道是如何搭不會倒,大順說“其實我們最快的方法就是在一起搭!”陽陽也接著說:“還有,我們在搭的時候會一起商量怎么搭的好看又不會倒下來!當孩子們說完,我及時對他們的合作行為給予了肯定: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事情,分工明確,速度就會變快,而且會搭得非常好。
(三)結合孩子們在游戲中是否能遵守規則的情況來進行評價
在我們開展區域活動時,孩子們能否遵守規則是保證游戲活動的必要條件,提高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并非是方便教師,而是孩子們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正確的交往技能。我們在評價孩子游戲時遵守規則的情況時,可以使用一些小策略來讓“死規則”變得更生動,讓孩子們真正體驗到遵守規則帶來的便捷,促使孩子們達到理解規則、內化規則的目的。
三、怎樣去評價
在游戲評價時雖然有很多的策略,但是我們首先要考慮到的是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所以我們盡量多利用較為直觀的方法,來達到調動孩子們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在帶班的過程中,我們會針對不同的區域用到不同的方法。
(一)美工區、建構區:作品分析法
每天孩子們在美工區完成作品、建構區的搭建好的作品,我們都會拍照的方式,將作品再現來引導孩子們仔細的進行觀察、比較,總結分析了作品的關鍵要素質、結構,以此來提高孩子們在游戲時的經驗。
(二)表演區:攝像再現
當孩子們在表演區活動時,我們都會進行跟蹤拍攝,詳實記錄游戲情況,并將出現的問題進行片段回放,和孩子們共同討論在游戲時應該如何表現角色。
(三)科學區、益智區:記錄分析法
孩子們在這二個區游戲時,他們需要把自己在游戲操作過程中發現、探索的結果記錄下來,然后在評價時,通過和同伴一起進行交流、分享,獲得正確認識的方法。
案例:游戲結束時,當孩子們聽到熟悉的音樂聲響起來,都快速的收拾好各區域的材料。評價開始了,明軒非常的開心,得意地說:“我今天進行了好幾次‘小飛機飛得遠的實驗,游戲的時候我發現把氣球粘在后面比粘在前面會飛得更遠。我還發現如果把氣球吹得大大的,小飛機也會跑得越遠。”邊說著,他邊拿出自己的記錄紙展示給我們看。等他說完以后,孩子們開始對這個實驗感興趣了,見此情景,我提出了:“明天你們可以在科學區試試明軒今天分享的這些發現,如果你們在玩得過程中發現了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到周五的時候來進行‘小飛機比賽,看誰的小飛機跑得最遠。”孩子們都在期待自己的發現能讓小飛機跑得更遠,我也特別的期待孩子們的發現。
在這些年帶班開展游戲的實踐探索中,游戲評價的策略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現及創新的地方,我們要繼續運用教育的智慧,結合平時對孩子們游戲活動中的觀察,巧妙地加以利用,從而真正的促進、提高孩子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