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湄茗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們身心開始發(fā)展的初期,幼兒園教師需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引導幼兒從小意識到生命的可貴,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尊重生命、體驗生命等,這樣才可以給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才可以循序漸進為國家培養(yǎng)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但是現在的幼兒園教育之中,教師教學之時,較為重視幼兒的勞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過多的健康思想滲入,這對于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不利的,以下是對問題分析和措施的列舉,僅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生命教育;實施策略
引言: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的開展既有利于幼兒本身,也有利于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當前,由于園方和家長對生命教育的認識不到位,導致生命教育開展過程中出現問題。開展幼兒園生命教育,既需要園方的重視,也需要家長的配合,還需要體驗式生命教育的開展。
一、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的意義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的希望。在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一是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生命是一切活動的前提,沒有生命,一切活動都是空談。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就是要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為幼兒的成長成才奠定基礎。二是有利于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當前,很多幼兒園超前講授小學知識,加重了幼兒的身心負擔。生命教育活動的開展,旨在彌補目前應試教育的不足,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和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使得幼兒教育健康發(fā)展。
二、當前幼兒園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1、幼兒園對生命教育的理解有偏差
生命教育真正的內涵是從幼兒的心理健康著手,逐漸延伸到生命教育中,使幼兒有健康的思想、積極的思維、正確的生活與學習態(tài)度。但是在目前的幼兒園教育之中,園長、教師、保育員等都將生命教育的重心放于幼兒的生命安全之上,所有的教學活動都以幼兒的生命健康為第一位,將幼兒的健康作為每日之首位,這樣的理解不能說完全不對,但是確實存在嚴重的偏差,沒有重視將幼兒的心理健康與生命安全相結合起來,進而延伸到生命教育之中。
2、幼兒家長的配合意識薄弱
幼兒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幼兒都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可以稱之為幼兒的啟蒙教師。但是從目前的家長教育來看,家長將幼兒所有的教育都歸結到幼兒園教學中,即使幼兒在幼兒園養(yǎng)成的良好品行,回到家之后,父母的過于開放式管理,導致幼兒也將之遺忘到腦后,在家中為所欲為,這樣的環(huán)境對于幼兒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好的,由于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不配合,導致幼兒園的教育很難成功。
三、加強對幼兒實施生命教育的措施
1、幼兒園教育要正確理解生命教育的理念,加強對幼兒教育的力度
教師在教學之時,要充分理解幼兒生命教育的內涵,正確的融入幼兒學習的內容之中,不可以再將幼兒教育局限于對幼兒生命健康的教育中,還要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進而升華到真正的生命教育之中。近些年,可以發(fā)現有很多幼兒存在自閉癥、抑郁癥、孤獨癥等癥狀,這些都是幼兒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教師要充分重視起來,在平時的幼兒教育中,要隨時關注幼兒的狀態(tài),如若發(fā)現幼兒有上述情況,必須要及時進行引導,不可以再出現“這是幼兒的正常成長情況”這種理解,必須要徹底擯棄這種觀點,要對所有的幼兒一視同仁,進行關愛和呵護。
比如在講《狼來了》的故事時,要使幼兒意識到做人需要有誠信,這樣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再如學習《烏鴉喝水》小故事時,要引導幼兒理解到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一帆風順的,遇到問題,要勇于面對,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這樣在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入生命教育,才可以促使在幼兒的成長環(huán)境中處處都洋溢著積極的氛圍,使幼兒學會珍愛生命、愛護生命和升華生命。
2、家長要做好生命教育的配合
幼兒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場所,第一場所:家庭,第二場所:幼兒園。當幼兒結束一天學習回到家中之后,家長要繼續(xù)對幼兒實施教育的延續(xù),一方面要強化幼兒在幼兒園所學到的好習慣。使幼兒保持積極健康的習慣。另一方面,要多抽時間陪幼兒,這可以使幼兒的安全感更充足。做到此兩點,才可以達到和幼兒園生命教育的配合,促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與發(fā)展。
3、重視組織對幼兒的生命體驗
幼兒園的幼兒都處于身心剛發(fā)展的時期,對于很多教師說的話不能夠全部理解,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點,要將言語轉化為實踐活動,引導幼兒自發(fā)的感悟,這樣才可以促使幼兒真正地理解生命教育的意義。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和媽媽參與《媽媽真辛苦》的活動,給幼兒準備較大的衣服,然后肚子兜那放一個足球,讓幼兒模擬的在路上走路,使幼兒感受到母親懷孕時的不易。這樣當幼兒體驗完之后,便會自發(fā)的說:“媽媽您辛苦了,我以后再也不那么調皮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順您。”因此這樣的生命體驗,對于幼兒的影響較大,教師可以多組織類似的活動,促使幼兒對生命的價值理解得更加透徹。
4、注重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的開展
一方面,要注重挫折教育。當前,幼兒的生活條件逐步提高,但很多幼兒的吃苦能力下降了,家長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能不能吃苦已經不重要了。這種想法當然不正確,因為在漫長的人生路途中,一個人會遇到什么艱難困苦,在幼兒時期是無法預見的。習總書記講過:“無數人成功的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一定要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習總書記這句話是對青年朋友講的,但是,它對于幼兒仍然實用。另一方面,要注重感恩教育。當前的幼兒,大都是獨生子女。近年來,部分家庭有了兩個孩子。但是,不能忽略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幼兒習慣了自己“小皇帝”的生活,在他們簡單的意識里,多一個弟弟或妹妹,父母、祖父母輩對自己的愛就被分割了。因此他們不喜歡再有“新人”出現,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現在擁有的就是應該的。感恩和分享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陌生的詞匯。其實,這對于幼兒的成長極其不利。當前的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不懂得感恩就不會和別人分享,也得不到別人同自己的合作,這對個人的成長是不利的。
結束語:在幼兒園中實施生命教育,對于幼兒今后的發(fā)展以后生活質量都有較大的幫助,幼兒教師要重視對幼兒的生命教育,同樣家長要配合好幼兒園的教育,這樣處于幼兒時期的幼兒便會逐漸具有正確的生命意識,積極地發(fā)展自己的人生。
參考文獻:
[1]韓映虹;孫靜妍;梁霄;;學前兒童生命認知現狀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任春茂;;兒童生命教育的實施[J];文學教育(下);2010年02期.
[3]孫靜妍;學前兒童生命教育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4]岳云華;論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D];蘇州大學;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