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要:在新高考制度背景下,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制的實施使高中教學地理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要求,也就產生了許多值得我們教師思考的問題。如:選課走班如何組織教學,課堂教學如何組織才能更高效等,本文是我在經過將近兩年的選課走班教學中對上述問題的一些經驗和思考。
關鍵詞:選課走班;任務式教學模式
一、走班地理教學的組織與管理。
“選課走班制”是新高考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組織方式,從學校組織教學的角度來講是個浩大的工程,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是需要進行改變和調整的教學組織方式。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是一次重要的選擇。
1.學生具有實際的選擇權,在我和甌海一高的一位地理老師我市六所不同類型的高中學校進行的一項關于“七選三模式”下學生選課情況的學生問卷調查中,對于“影響地理選科的因素”這一問題的統計后我發現,學生選擇地理的理由主要集中在“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科成績及學科特點”選項,如下圖所示:
說明選課的學生地理成績相對較好,對地理學科最終高考成績的期望值也相對較高,所以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和組織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和滿足選課學生的需求。
2.地理教師一般一個人授課3-4個班級,“選課走班制”所涉及到的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內容的變化也會加大教師課堂教學的難度,區別于以前的行政班教學,走班教學學生來自各個不同的班級,所以在課堂教學的組織和管理方面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學生的考勤、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學生的管理、課前和課后學生問題的解決、學生作業的批改等。
3.所有的管理和組織的措施和方法都得在學校的相關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大背景下進行,學校要求在每堂課開始之前要做好學生的考勤工作,所以我們必須堅決執行,這是必做且重要的環節。
4.學生作業的批改和與學生的交流之間關系的處理,首先教師必須要做到勤快,最基本的要求是盡快熟悉學生的姓名和所在的行政班級及班主任,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系,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其次我校使用《作業情況記錄冊》來進行作業布置和批改相關管理,在作業質量、作業量時間、批改與檢查方面都做出了明確的要求,這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選課走班的學生的作業布置和批改的難度。
二、課堂教學如何組織才能更高效
不管是否走班,地理課堂做到高效是我們的目標,我覺得“任務式教學模式”能夠在走班教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任務式教學模式是基于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給學生分配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問題或資料讓學生在課前或課后進行思考并能夠初步解決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學案”或“教學任務單”等形式給學生分配任務,然后在課堂中和學生一起解決學生在課前或課后解決不了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的模式。
(一)任務式教學模式的優點。
1.教學內容的目標達成度高。無論是“學案”還是“教學任務單”在設計內容時一定會考慮到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知識,所以相對應的設計相關的問題給學生進行思考和初步解決,而到了課堂教學時突破會更容易一些。自然教學的進度和內容及目標都會有時間完成,并且效率會更高。
2.對學生的關注度會提高。地理教學的班級較多,一名教師要帶3-4個班級的教學任務,所以不會對所有的學生都會關注到。如果給每個學生發了“學案”或“任務單”那么每位學生都會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或者說都會有自己不懂的問題,他只要在課堂中提出,就可以很快的解決。
3.學生自主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提高。“學案”或“任務單”對學生來說是他們的作業或是任務,所以在課前或課后都會去做、看、想,以便在課堂中能夠順利的回答老師的提問,無形當中會逐漸的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專業水平會不斷提高。任務式教學的關鍵點是任務,而能否達到有效則是“學案”或“任務單”的設計,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設計既滿足“優秀學生”的需求,又能符合“后進生”的需要,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思考和總結,在不斷的思考和總結中也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任務式教學模式的缺點。
任務式教學模式是以“學案”或“任務單”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地理教學的內容要符合“學案”或“任務單”能夠進行設計應用的范疇,但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學內容都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
但是從已經進行的教學過程來看,任務式教學模式是符合這種在走班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操作性比較強的模式。
三、地理選課走班教學研究的意義
無論是當前的選課走班制還是昔日的固定的行政班,都是學校在依據國家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堅持“個個成功、人人發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而開設教學組織模式。杭州綠城中學校長方紅峰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新時期選課走班制”的內涵在于因材施教,簡而言之就是“把選擇權交給學生”。所以“因材施教”無論何時都是選課走班制的主旋律。它不僅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顛覆傳統“一刀切”的教學局面,還使每個學生“各有所學,學有所得,得有所長”成為了可能,同時要求教師對走班教學模式有較深刻而準確的把握,為了實現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考慮學生的實際,尤其是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教學方式和難度有所不同。
本文是基于我校實施選課走班的情況和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和思考而提出,所以需要專家的指導和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才能夠很好的完成,但是現階段我們只能自己摸索著進行,希望在研究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老師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新課改背景下實施”選課走班制“的路徑探索》雷中懷《教師教育論壇》2015(6):4-7
[2]《新高考制度背景下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制的比較研究》周常穩《遼寧教育》2015年14期
[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選課走班教學思考》許婉英《地理教育》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