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
摘要:積極做好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工作至關重要,可有效推動財務管理的有效發展,并且實現資金的合理應用,但是當前大多數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呈現出缺陷,需要針對發展現狀制定完善的創新對策。
關鍵詞: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問題;創新
眾所周知,醫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機構,具有公益性,在為人們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也需要對運營問題加以分析,在近幾年新醫改的深入推動下,醫院內部控制備受關注,并且為從根本上滿足新形勢的基本要求,需要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與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
一、醫院做好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在新醫改的深化發展下,公立醫院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化,且內部控制的意義更加明顯。其中在公立醫院的運行下內部控制所帶來的作用重大,并逐漸得到開展,醫院作為事業單位,需要從本質上認清時代發展的形式,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這不僅是醫院防控風險的基礎,也是重要的保障。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執行效果的好壞對醫院的運作有所影響,尤其在新時期,醫院需要嚴格按照時代發展的要求,參與到控制體系之中,保證資產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推動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從根本上減少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
二、現階段醫院內部控制所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內部控制的重視
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公立醫院已經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了完善的規章制度,但是根據了解,大多數規章制度是從其它醫院或者企業照搬而來,并沒有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進行改善。另外雖然公立醫院的部分領導者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卻沒有從本質上加以貫徹,導致醫院內部控制現狀不容樂觀。
(二)內部控制缺乏系統性
公立醫院財務部門對支出費用等流程比較熟悉,但是卻對其它業務流程不了解,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便是內部控制缺乏系統性,從形式上分析看似比較嚴格,但是在實際上卻是漏洞百出。據了解,醫院之所以缺乏完善且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與醫院領導理念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個專業的機構,醫院的大多數管理者會將重心放置在業務提升方面,并沒有對內部控制加以重視。
(三)缺乏科學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
在內部控制中財務預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現階段大部分公立醫院的管理者缺乏對內部控制的重點,所以同樣對財務管理不甚理解,有非常多的公立醫院在發展過程中按照政府所提出的各項要求,結合上一年度的數據以及相關部門所給予的指標進行編制,雖然這種編制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卻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從其它角度分析,公立醫院對預算的符合率比較重視,尤其對業務收入、收支結余等財務指標加以關注,但是卻沒有對預算執行以及預算非財務指標加以了解。
三、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創新策略
(一)加強對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計算機技術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尤其在新醫改背景下,需要認識到計算機技術的重要性,實現內部控制的信息化,當然其中還需要進一步了解計算機環境下所產生的各類風險,做好風險預案,盡可能的降低計算機所帶來的財務風險。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推動內部控制的完善性,還需要從本質上對計算機技術進行認識,制定符合公立醫院發展現狀的信息化系統,充分發揮其作用,實現內部控制工作的完善。
(二)做好預算體系的科學性
要想推動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創新發展則需要實現預算體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其中財務部門要對外部環境等加以分析,并制定切實有效的預算目標,尤其是要做好預算編制,對預算目標進行分解與落實,保證預算的嚴肅性與實際性。還有一點是對預算執行而言,要對其結果以及過程加以關注,對預算執行中預算差異進行研究,保證后期預算編制執行具有科學性。
(三)完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框架
在新時期公立醫院的管理者需要從本質出發,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理念,將其積極貫徹到內部控制之中。另外還需要構建符合風險需求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框架,要將風險作為管理對象,對所面臨的風險加以識別,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從理論上分析,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框架能夠保障醫院風險管理變得有章可循,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的時候,需要梳理醫院的業務流程,抓住其中的關鍵點與關鍵環節,結合公立醫院的發展情況,構建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總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意義重大,在新時期需要加以分析與研究,從本質出發,遵循基本的原則,加強應用計算機技術,構建完善的風險管控框架等,如此才能真正推動公立醫院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翠霞.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運行模式探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01):157-162.
[2]羅愛華.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作用[J].當代經濟,2015(13):88-90.
[3]湯燕.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6(12):256-257+262.
[4]許衛明.信息化管理條件下加強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