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高等教育也隨之進行了改革,高校的體育教育不僅是學生所接受的最高層次的體育教育,同時也是他們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因此學生在高校期間所形成的體育觀念、態度和習慣對他們未來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高校在進行體育課程改革時要重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正確的體育觀念,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夠保證學業有成,一切活動都是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前提的,通過體育課程的改革樹立他們終身體育、健康體育的觀念是重要目標。因此,高校應該深入理解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內容,為體育課程改革制定科學的目標與計劃,并且積極有效的貫徹和落實,進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一、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于教育的觀念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樹立的,這與當前課程改革要求的“將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相違背,因此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發展受到限制。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是完全按照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和內容的,在學生心中他們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考試,因此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狀態,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全感受不到體育帶來的樂趣,一直都處于無條件的學習和鍛煉的狀態,并沒有形成體育鍛煉的觀念,對于他們來說更多的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同時體育教學的效率也大大下降。
(二)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當前我國絕大部分高校在體育課程的內容和方式設置上都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在內容方面也較為單一,基本就是體操、球類和田徑這幾項,在課程設置方面主要表現在體育課程安排較少,基本上大多數高校都是一周安排一次體育課,再加上場地和教師資源的限制,教學的效率低下,因此學生的體制和健康難以得到保障。此外,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較為死板也是阻礙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發展的重要因素,在體育教學時學生數量龐大,所以每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體現,教師為了方便管理也只能按照傳統的方式教學,設定固定的教學內容,實現進行講解,之后由學生重復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過度重視技巧的學習,而忽視情感態度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觀念。
(三)忽視一線教師的作用
盡管在教育改革中一直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也不能夠忽視教師的課堂主導作用,因為他們親身參與教學所以對于課程改革實施的情況和效果都更加了解,同時他們在教學中積累的經驗對于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我國在教育改革時往往都是以專家的意見為主體制定改革內容,最后一行政命令的形式頒布實施,忽視了一線教師的作用。
二、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建議
(一)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注重競技、忽視體育健康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體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因此高校在進行體育改革時應該更加關注健康體育的內容,淡化競技的重視程度,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掛念,淡化競技不代表摒棄技術,所以高校在進行體育改革時應該把握分寸,做到競技體育與健康體育平衡,要明確淡化競技體育不是不關心技術,而是要做到技術與健身相互輔助發展。
(二)完善體育教學機制
只有完善體育教學機制才可以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發展,首先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高校體育改革的重視,完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其次,要保證足夠的資金投入,教學器材與設備一定要達到相關要求。體育教學也屬于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因此重視體育教學改革從側面來看對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所以針對當前體育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的問題,高校應該完善體育教學機制,加強相關體制機制的建設,加大資金投入,使得教學資源能夠得到補充和更新,進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發展。
(三)樹立科學的體育理念
在當前體育課程改革中提出了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育觀念,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發揮的是主導作用,在這種形式下,學生將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方式,他們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同時也是受益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體育項目,所以他們的學習更加具有積極性,也有助于產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同時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積累的教學經驗應用到課程改革之中,不再是按照教學大綱按部就班的制定教學內容,所以課程內容和結構的設計也會更加科學合理,促進高校體育改革的進行。
三、結語
教育改革將體育教育規劃到素質教育之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高校的體育教學是學生最后的體育教育,對于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有著重要的影響,針對當前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體現、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以及一線教師的作用被忽視等,高校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當前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完善體育教學機制,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