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欣
摘要:通過結合遼寧省民辦高校及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對移動互聯網在民辦高校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在移動互聯網的使用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移動互聯網在民辦高校中使用的發展前景及目標,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的作用。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遼寧??;民辦高校;管理
根據教育部2017年5月31日公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遼寧省分布著115所高等院校。其中民辦高校34所,范圍涵蓋了經貿、工程、醫藥、財經、文體、職業技術等多個領域,對公辦高校起到了很好地補充作用,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
移動互聯網在我國發展迅速,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動互聯網在運行的過程中,有很多優點:首先移動互聯網由國家運營,具有系統穩定,運行可靠的優點。其次,移動互聯網可實現網絡的集中管理,而從減輕管理難度。第三,移動互聯網具有高安全性,利于安全應用。移動互聯網同高等教育結合,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的作用,在遼寧省民辦高校中,有了一定的探索與實踐。
高校有很多管理職責,主要包括教師資源的管理、學生事務的管理、財務管理、各種設施管理、機構設置管理、環境管理等諸多方面。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管理均適合在移動互聯網在運行使用。如為了確保財務運行的安全,一般不采取使用移動互聯網進行處理。另外一些數據量較大的工作,也不宜于移動互聯網。
1、遼寧省民辦高校在管理中對移動互聯網的探索及應用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也在民辦高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最顯而易見的功能是對移動互聯網公共資源的利用,即使用移動互聯網提供的QQ、短信、微信、微博或者其它相應的程序等,實現通知、宣傳等公共數據的傳播。這種依托于移動互聯網的直接應用較為簡單,具有使用迅速及時,效果明顯的特征。如在微信中建立相應的使用群,根據需要實現各種信息的上傳下達,既可以單向使用,也可以雙向使用,實現了共享與溝通。這種方式,對民辦高校來講,節約了大量的管理費用及人工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手段。但因其在管理的過程中僅能滿足日常所需,不能具備太多的功能,為了實現更多的管理功能,還需要更為先進的方式手段。
為更好地利用移動互聯網的資源,遼寧省的部分民辦高校又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部分民辦高校根據各自的使用需求,建立起一定數量專屬的APP程序,從而實現高校部分職能在互聯網上管理。較為典型的是創業平臺的構建。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大學生創業積極性較高。應運而生的是各種創業平臺。這些創業平臺各有所長,但很多平臺收費較高,所提供的內容不能和好地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太適合在校大學生使用。針對這種情況,根據在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依托移動互聯網,化繁為簡,在第三方平臺的基礎上,開發出專屬于自己高校的APP創業管理平臺。通過管理平臺,實現了滿足民辦高校及在校大學生的需要:整合了人員,滿足了項目開發的需要;咨詢作用得以發揮,對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得到客觀快速地解答;數據整合效果明顯,所需各種數據均能在平臺上得到;提供課程輔導,實現了教學的全面移動網絡化;日常管理輕松,審核項目過程簡單高效;統計迅捷,檢驗項目質量、人員水平評定結果準確。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APP程序具有一些重要特征:時效性強,能夠緊跟要求及時做出反饋;專屬性強,能夠解決特定的一些問題;靈活性強,能夠實現多種目的;廣泛性強,適用面較為廣泛。其他民辦高校的APP程序也相繼發揮了其功效,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績。隨著各民辦高校需求的提升,需要有更加專業,更加高效,更加多能的APP程序,在遼寧省民辦高校的互聯網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種需求已成為移動互聯網發展方向的主流。
2、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移動互聯網在遼寧省民辦高校中的應用有一定的基礎,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因素,制約著其進一步的發展。
首先表現在各個民辦高校各自為戰,無統一領導,獨立開發原始程序,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應用系統。在內容上呈現出較為單一,適用面較窄,功能較為單一,未能融合大量的其他信息,僅僅實現了部分問題的解決,未形成完整的系統,沒有起到綜合辦事的目的。其次,各個民辦高校沒有遠景規劃,來實現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持續推進。局限于眼前需解決的問題,沒有長遠目標,缺乏對于移動互聯網在高校中的應用的正確認識。再次,各個民辦高校校際之間的聯系較少,沒有對各自掌握的資源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各種資源的利用率得以降低。特別是高校對所擁有公共資源的利用,如實驗室、圖書館等,沒有發揮民辦高校多集中在遼寧省沈陽市及大連市的地緣優勢,實現校際之間的互補,失去了共同發展的基礎。
3、未來可期發展的方向及目標
加大對移動互聯網在民辦高校管理中的投入。民辦高校的財務系統具有獨立性,高校自負盈虧。在這種情況下,民辦高校所關心的重點是如何減少支出提高效益。因此,對于移動互聯網在管理上的應用,民辦高校相應的投入較少,致使整體水平受到限制。加強對移動互聯網在民辦高校管理中的作用認知,是提高高校投入的前提條件。只有樹立起先進的、勇于爭先的思想,才能不斷地加大投入,促使整體在移動互聯網條件下管理水平的提高。
擴大校際間往來,相互借鑒,共同開發提高。不僅在民辦高校之間,還要同公辦高校之間相互溝通,學習各自在移動互聯網條件下好的經驗做法,整合各種資源,互通有無,相互借鑒,共同努力開發,打造形成一套系統的通用APP程序,在滿足高校共性需求的前提下,開發適合各自高校的子系統。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在人力資源上有了節約,同時也為各民辦高校節省下了管理費用,實現了雙贏的目標。
加強數字化大學建設,打造新型的民辦高校。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便利條件,將民辦高校的管理數字化不斷推進,營造出虛擬條件下的大學管理環境,從而實現管理的智能化、遠程化。在此情況下,通過移動互聯網,各級領導的管理形式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使各種決策形式呈現數字化、及時化、遠程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升管理水平,對適應新時代下民辦高校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寶順.校園網絡設計與遠程教育系統開發[M]北京: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2]張小林.人力資源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