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敬明
摘 要:隨著中職教育的大力發展,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的教學模式改革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單純的理論課形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課堂需求及教學高質量要求。因此,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被廣泛推進。
關鍵詞:工學結合;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做中學;做中教;學中做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現代職業教育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和服務發展為導向。目前,部分中職汽車專業畢業的學生在企業實習期不能很快適應工作,自動辭職或提前離崗的事時有發生,崗位適應力較差,這必然使汽車企業對中職教育的功能產生質疑。
面對發展道路上遇到的難題,汽車工程學校(以下簡稱“我校”)根據職業教育的內在規律,在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實踐,加大了實訓教學力度,加強了學生操作技能的培訓,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穩定率和崗位適應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近年來,汽車維修企業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培養的畢業生總體比較滿意,然而部分畢業生到汽車維修企業后,無法在短期內適應企業崗位,導致自動辭職或提前離崗。
究其原因,我們中等職業學校應用的傳統教材過于注重理論體系的完整性,理論偏深,學生聽講效率很低;先理論后實踐,導致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實際脫節,學生無法學到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教師不了解企業需求,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實用的崗位技能。學生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汽車維修崗位的需求,畢業生質量與就業市場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學生實習期不能快速進入職業角色,導致自動辭職或提前離崗。
基于企業對從業者素質的現實需要和社會發展對勞動者素質提升的需要,我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選擇更適合職業教育發展的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汽車維修流程為主線,以崗位工作過程為基礎,以技能訓練為抓手,突出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實現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環境貼近企業生產環境、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培養滿足企業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技能人才。
(一)調研論證
組織教師學習教育部、財政部下發的關于中等職業院校建設的文件,更新理念;組織教師到國內10多所院校學習實用的教學模式,到省內20多家汽車企業走訪,了解汽修企業崗位對人才的需求,梳理出汽修企業機電維修崗位36項典型工作任務,組織骨干教師、聘請行業企業和職教專家,論證研討,從中選出26項典型工作任務,轉換成典型學習任務,使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有的放矢。
(二)實施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
1.模擬企業生產環境
我們模擬企業的生產環境,建設了16個理實一體化教室;將實訓樓分隔出20個獨立的整車實訓區域,設立40個發動機拆裝檢測實訓工位,40個手動變速器實訓工位,5個更換輪胎實訓工位,5個車輪動平衡工位,10個整車保養工位,滿足了26個典型學習任務的教學需求。
2.提升教師團隊技能
我們先后選派60名教師到汽車維修企業掛職鍛煉,了解企業崗位的需求,學習維修企業典型任務的工作流程,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保證教學過程能夠貼近企業生產過程。
3.編寫適用的理實一體化教材
我們派教師與企業人員研討,共同編寫內容實用、夠用的《汽車電控發動機構造與檢修》《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等六門理實一體化校本教材,將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編入教材中,教學過程按企業工作流程進行,保證學生學到實用的操作技能。
4.組織學生參觀企業流程
我們先后多次組織學生到汽車維修企業的車間參觀,讓學生了解企業,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知道將來畢業到企業完成哪些任務,為真正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提供思想上的保障。
5.實施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
我們在上每一節課之前,教師在理論教學區,給學生布置本節課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分發工作單和學習資料,讓學生根據工作單了解任務內容、工作流程,查詢資料,填寫工單,按照流程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劃分小組,組內討論,查找資料,各個小組之間競爭,比賽哪個小組能夠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輔助作用,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學中做,教師在做中教,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訓相結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每一名學生都在為成為企業合格的員工而努力。學生通過各項任務的學習,學到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提高了綜合素養,為今后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學習打好了基礎。
(一)學生大賽碩果豐厚
本專業的學生在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真正學到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職業素養,2017年在國家省市各級汽車技能比賽中,本專業學生榮獲5個一等獎、1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二)畢業生受到社會好評
推行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學生學到了一技之長,具有了快速適應企業崗位的綜合素養,自動離職和辭職的現象在減少,我校2016級汽修專業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三)教師團隊提升了綜合素質
通過開展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提高了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技能,2017年本專業教師在國家省市各種競賽中獲得了7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的好成績。
(四)我校的社會影響力增強了
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推進,提升了我校教育教學的綜合實力。我校多次成功承辦了遼寧省汽車專業技能大賽,在東北地區汽車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專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全省各個兄弟院校紛紛來我校了解學習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經驗。
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教師思想觀念轉變是前提,打造雙師素質專業教師團隊是保障,這兩方面是做好教學模式改革的先決條件。
當然,目前改革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學模式還需在實踐中科學化,實訓設備利用率需進一步提高。
[1]李成華.汽修專業課一體化教學實施策略[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版),2008(2).
[2] 溫國標.汽車電氣設備一體化教學的探討[J].成才之路,2009(10).
[3]畢銀彥.中職電工電子類課程行動導向法應用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4]黎清敏.《汽車電氣設備》課程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2009(14).
[5]林 松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探討[J].成功(教育版),2013(2).
[6]李發船.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2014(27).
[7]徐桂花.汽車電氣設備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職業技術,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