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雯
摘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追求精神生活層面上的豐富?,F代社會家長極為重視對孩子的學習和才藝培養,舞蹈成為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但舞蹈對于幼兒的身體素質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若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幼兒舞蹈教學并不一定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時因材施教逐漸成為幼兒舞蹈課程中的主要教學方式,本文就因材施教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運用做出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因材施教;幼兒;舞蹈教學;運用
前言:
家庭經濟條件的好轉和提高使得家長越來越重視培養“全能型”孩子,除了學校課本知識的學習,家長還注重對孩子的才藝培養。近年來舞蹈則成為家長們的首要選擇之一,學好舞蹈既能練好身形又可以提高身體素質。但在幼兒舞蹈的教學中,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很重要,單一片面性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幼兒領悟到學習舞蹈的技巧和樂趣。因此幼兒舞蹈教師應該重視因材施教這一教學方法,根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進行舞蹈教學。
1.在幼兒舞蹈教育中運用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幼兒舞蹈的學習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與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情感情緒表達和身體素質都有著較大的關系。幼兒年齡小對事物認識程度模糊不足,并不了解自己適合學習哪一種類型的舞蹈[1]。如果幼兒舞蹈教師運用統一的教學方式或者家長和教師不顧幼兒的特點而選擇舞蹈種類進行教學,將舞蹈的動作和情感教授給幼兒,則不利于發揮幼兒的特長從而使得其學習過程較為困難。
2.因材施教在幼兒舞蹈中的合理運用
2.1依據幼兒的興趣喜好進行舞蹈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是否對舞蹈有興趣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決定了其是否能夠學好舞蹈。幼兒年齡智尚未成熟,但卻有自己明確的喜好興趣所在。家長在送孩子學習舞蹈時首先要詢問孩子是否喜歡舞蹈,在孩子愿意或者喜歡舞蹈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舞蹈教學。除此之外,幼兒舞蹈教師要了解孩子喜歡什么類型的舞蹈并考慮孩子是否適合學習這種類型的舞蹈。重視孩子的舞蹈興趣并尊重孩子的舞蹈興趣才能夠讓孩子保持長久的舞蹈學習,畢竟舞蹈的學習是較為辛苦的,對于身體素質和精神的考驗較大[2]。所以一定要選擇孩子所感興趣的舞蹈,讓孩子能夠堅持下去并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而非痛苦。
2.2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進行舞蹈教學
舞蹈教學作為一種形體課程,不僅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鍛煉孩子的身型,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并培養孩子良好的情商。但在舞蹈教學的選擇過程中,家長和舞蹈教師往往會忽略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去選擇適合他們的舞蹈,而是選擇一些較為熱門或者有其他吸引因素的舞蹈來安排孩子學習。這就導致孩子可能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感到不適或者過度疲累,不僅不利于孩子身體素質的提高,還容易使孩子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喪失自信心。例如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選擇學習平靜柔美的古典舞蹈,會使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靜不下心來也沒有耐心去學習舞蹈動作。
因此幼兒舞蹈教師在安排學生的舞蹈課程時首先要對孩子的性格特點做一個簡要了解,并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選擇一個適合其學習的舞蹈類型。教師可以在舞蹈課正式開課之前進行一節預熱課程,課程內容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小游戲或者問題提問來了解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通過不同性格特點的歸類安排不同類型的舞蹈學習小組或團體,提高孩子學習舞蹈的興趣和積極性[3]。
2.3根據幼兒的身體素質進行舞蹈教學
舞蹈是一門對學習者有著身體素質要求的課程,身體的柔軟性等方面可以通過后天學習來彌補,但對于一些先天身體條件較為優越的孩子來講教師可以直接根據其身體優勢來安排舞蹈教學。例如一些身體極為柔軟、身體柔韌性很好的孩子,教師可以選擇讓這些孩子學習對身體柔韌性要求較高的民族舞蹈;對于一些身體柔韌性較差但是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講,則可以安排他們學習活動性大且動作變換幅度大的街舞。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學習動態變化,發現孩子身上的舞蹈潛力。如有的孩子一開始適合學習民族舞,但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慢慢變得活潑好動起來,這時幼兒舞蹈教師可以再讓孩子去接觸一下街舞的學習,這樣既可以在相對比之下明確孩子更適合學習哪種舞蹈,同時也可以發掘出孩子更多的潛力,豐富孩子的舞蹈學習過程和生活。
2.4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舞蹈教學
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知識學習外的才藝課程,對于孩子的智力、情商、審美能力和興趣愛好等一系列內容都有影響。因此幼兒的舞蹈教學應該與其實際生活相接軌,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存在而忽視了與生活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幼兒舞蹈教師應該選擇一些與孩子實際生活有所關聯的舞蹈內容來安排教學,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也要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階段且難度并不是太大的來進行教學[4]。例如在街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節奏感較強的歌曲作為舞蹈課程的背景音樂和節奏來進行教學。拉近舞蹈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孩子更容易也更快接受舞蹈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孩子學習舞蹈的興趣和舞蹈功底。
結言:
因材施教是現今幼兒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舞蹈課程,更能充分發揮出孩子的舞蹈學習能力和潛力,提高孩子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舞蹈教學對孩子多方面的發展產生有效影響,有利于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幼兒舞蹈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習因材施教的內容并將其運用到舞蹈教學中去,以培養更多的舞蹈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道萍.因材施教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運用http://x.cnki.net/search/common/testlunbo?dbcode=CJFQ&tablename;=CJFDLAST2017&filename;=xdjz201707337&filesourcetype;=1[J].青年時代,2015(8):178-178.
[2]吳向東.論幼兒舞蹈教學中的因材施教[J].兒童大世界月刊,2017(2):216-216.
[3]曹雪飛.談如何在學前專業舞蹈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J].課程教育研究,2015(08):203-203.
[4]金欽花.以情動人,因材施教——如何上好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J].考試周刊,2015(a1):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