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柱 劉衛平 羅炳 魏丹丹
摘要:目的 探討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在藥學專業實踐教學中運用的可行性及教學效果。方法 在藥學專業《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中初步實施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并通過問卷調查、學生考試情況統計獲得相關數據資料,分析該教學模式在課程中的實施效果。結果 開放式實踐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大大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結論 開放式實踐教學適應于當今社會對綜合性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但在實施過程中仍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今后的實踐教學應用中應循序漸進,逐步推廣。
關鍵詞:開放式實踐教學;藥學專業;教學效果
開放式實踐教學源于20 世紀60 年代初期美國的物理實驗教學改革,又稱“自由實驗”,是指實驗室按照教學計劃,根據實驗室自身條件,設定一定數量、切實可行的實驗項目。該教學模式較傳統實踐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在我國高校實踐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1-2]。為了探討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在藥學專業中的應用效果,我們在《天然藥物化學》課程實驗教學中予以實施,并以考試、問卷調查、學生科研創新情況統計等方式獲得數據資料,分析該教學模式實施效果。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1.1.1課程選擇
《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關于天然產物化學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純化方法及結構鑒定等內容的藥學專業課程[3],在學習《天然藥物化學》課程之前,學生已系統地學習了有機化學、分析化學、波譜解析、藥物化學等相關課程,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實驗操作技能,因此選用該門課程為研究實驗課程[4]。《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指導》為長沙醫學院藥學院自編教材。
1.1.2學生選擇
選取2014級本科藥學1班(n=82)作為對照組和2014級本科藥學2班(n=83)作為
實驗組,兩組學生基本情況(年齡、性別、課程學習成績)經統計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實驗項目類型的設計:
實驗項目類型設計為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實驗項目類型為驗證性實驗;實驗組學生在驗證性實驗基礎上,增開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兩組學生實驗課時相同。
1.2.2教學步驟的安排和執行
根據《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教學大綱制定實驗課程安排,并設定相應的實驗教學內容,如《天然藥物化學》黃酮類化合物章節,對照組實驗項目類型設計為驗證性實驗,課程項目為《槐米中蘆丁的提取與分離》,并采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由帶教老師講解實驗原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學生則按照操作流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驗,實驗結束后上交實驗報告;實驗組實驗項目類型設計為設計性實驗,課程項目為《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與分離》,學生自行完成實驗材料的選擇、實驗步驟的設計和實驗項目的實施,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起引導作用。
1.2.3教學效果的評價
(1)調查問卷法評價教學效果
針對開放式實踐教學運行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學期實驗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學生反饋意見,以此反映開放式實踐教學實施效果。
(2)成績考核評價教學效果
采用實驗成績加理論成績的方法確定最終考核成績。實驗成績滿分100 分,由技能考核分30分、實驗報告分30分、實驗操作平時分30分、考勤分10分組成;理論考試滿分100分。考核成績具體計算公式如下:考核成績=40%實驗成績+60%理論成績
1.2.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學生的測試成績進行數據處理,處理后數據用(±S)表示,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作組間對比(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與分析
2.1測試成績
學期結束后,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對兩組學生進行測試,測試成績結果見表1。
測試成績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最為直觀的一種方式,通過對比兩組學生的成績,可以看出實驗組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開放式實踐教學相對于傳統實踐教學對教學效果有較好的提高。在開放式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學關系發生轉變,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從實驗方案設計到實驗結束,全程由學生自主參與完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吸收,通過自主思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加強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能有效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2.2問卷調查
在實驗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了 “開放式實踐教學滿意度”問卷調查活動,發放問卷 83份,收回有效問卷 83份,收回率100%。調查情況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看出,實驗組學生對開放式實踐教學滿意度較高,86%以上的學生認為通過開放式實踐教學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并能很好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而在對實驗輔導教師教學水平滿意度上卻有所欠缺。開放式實踐教學由于實驗項目由學生自行設計完成,所以實驗內容往往存在涉及知識較廣雜、多學科交叉等特點,而實驗帶教老師由青年教師擔任,普遍存在教學經驗不足、知識較為專一等問題,導致在實際指導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無法及時解決,以至于學生對帶教老師教學水平滿意度較低,進而對開放式實踐教學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因此,在開放式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是整個實踐教學順利完成的關鍵,應加強對實驗帶教教師專業知識及實驗技能的培訓,同時教師自身也應不斷學習,加強知識儲備,為開放式實踐教學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3、結語
開放式實踐教學不單是教學模式的改變,更多的是突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運用自身所學完成實驗項目,并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學習成就感,以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則起輔助作用,引導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但這對教師的能力和知識儲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具備扎實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好教學輔導工作,使實驗教學順利的完成。
開放式實踐教學的應用,不僅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更能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目前,開放式實踐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相信在今后通過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并改進,使其更廣的服務于其他專業的實踐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曉崗,張星,李靜,等.開放實驗教學管理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4):155-157.
[2]孟建宇,李蘅.微生物學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4,36(9):1275-1280.
[3]衛強,劉金旗.《天然藥物化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研究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1(4):241-242.
[4]黃思涵,林大都,張勇,等.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認識和體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 15(10):6-8.
作者簡介:魏丹丹(1983,07),女,碩士,工作于長沙醫學院藥學院,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工作。
基金項目:1.湖南省教育廳教改課題“開放式實踐教學在藥學專業實驗課程中的探究與應用”(湘教通〔2016〕400號,編號862);2.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湘教通[2016]276號: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