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冰 余豆豆 吳迪
摘要:本論文以滁州學院為例,對大學生校園網貸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法,從大學生“校園網貸”的借貸基本情況,影響因素,消費心理等方面入手,對滁州學院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大學生進行調查,淺析大學生在網貸方面的問題現狀,并提出一些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校園網貸;消費心理;對策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據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每年用于日常生活、學校費用、課外輔導培訓及其他娛樂性支出等共計超過2萬億。伴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國新一代在校大學生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表現出較為強烈的消費欲望。隨著消費習慣的養成,這些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必將成為社會的主要消費人群。本研究通過對滁州學院校園網貸的借貸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大學生校園網貸的借貸基本情況,影響因素,消費心理等方面。并根據調查的結果,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通過這些對策,可以幫助大學生有效規避校園網貸所帶來風險,利于學校的建設和社會的發展。
(二)研究意義
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從側面反映出一個高校的教育情況,它也會影響到一個學校的學風建設。本研究側重于研究大學生校園網貸的消費心理,且提出一些預防性的措施,這能夠有效的規避這一現象所帶的負面效應,有利于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養成健康的消費行為。
(三)研究對象
以滁州學院為例,采用自編問卷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首先對不同專業和不同年級的男女大學生發放問卷,總計發放210份問卷,其中有效的問卷有194份,有效率占92.4%;另外還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學生進行訪談,總共有8名,其中大一到大四,每個年級找男女大學生各一人。
二、過程
(一)大學生校園網貸現狀的問卷調查
1.大學生網貸消費用途
從圖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網貸消費用于電子消費類和生活消費類占82.5%,而用于學習培訓等只占17.5%。這表明當今大學生隨著科技高速發展,對于新科技產物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由于有限的資金,使得學生需要進行網貸消費。
2.大學生對于校園網貸的態度
從辦理校園網貸的態度來看,大多數學院還是保持比較理性的態度。校園網貸固然會解決大學生某種消費的需要,但在決定是否辦理的態度上,學生基本上保持冷靜的消費觀念。
3.生活費對網貸態度的影響
通過檢查可以得出滁州學院在校大學生家庭所提供的生活費主要在2000元以下。進一步對學生月生活費與辦理校園網貸的態度進行差異分析可以得出P=0.000<0.05,滁州學院在校大學生生活開支的高低對是否選擇校園網貸有顯著差異。
4.生源地因素
從表2-4,我們可以看出,在對與校園網貸平臺這一態度的問題上時,來自農村地區的大學生相比城鎮要更加理性消費。
從上述各項的調查中可知,有一部分的大學生缺乏自制力和風險防范的意識,對于校園網貸認識不足,出現一系列的不良消費心理。同時,盡管學校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監管不足,導致大學生不能很好的規避校園網貸帶來的風險。因此,在校園網貸背景下,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的探討應當從學校、家庭、社會及大學生本人四方面出發,采取恰當的策略,幫助大學生增強風險防范的意識,在魚龍混雜的社會中,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二)大學生校園網貸現狀的訪談調查
1.引發大學生校園網貸不良效應形成因素的訪談
問:“您覺得造成大學生校園網貸不良效應形成的原因是哪些方面呢?(談話中會給其幾項選擇)。”
A同學:“攀比心理吧。比如蘋果手機新款發售了,班里很多同學都買了,為了不落伍,即使手機還能用,我也想買新款的蘋果手機,沒錢怎么辦,只有選擇校園網貸……”
問:“您覺得這種情況受什么影響比較大呢?是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還是個人因素呢?
D同學:“個人吧……”
E同學:“我感覺都有唉……”
2.大學生對于規避校園網貸帶來的風險的引導策略的訪談
問:“您所在的學校在避免學生校園網貸行為上有什么具體的教育引導措施或活動嗎?”
A同學:“對這方面不太關心,不是很清楚……”
B同學:“學校很重視,每周每個院都會統計學生校園貸款的情況,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學校……”
問:“您對于有效規避大學生校園網貸風險有什么的引導策略或建議嗎?”
D同學:“我覺得選擇校園網貸應該是對未來比較迷茫的吧……我覺得學校開個專門針對制定學習或職業規劃的講座是比較好的,不然想找個人指導一下都沒有……”
E同學:“從自我做起吧,合理消費......”
從影響校園網貸的因素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選擇校園網貸平臺中借貸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把自制力欠佳,存在攀比心理和跟風、炫耀的心態看成是自己選擇網貸的首要原因。學校在避免這一風險行為上有一定措施或活動,但力度還不夠。所以我們要從大學生個體本身出發,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等各界的幫助,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四、分析
(一)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孩子來說意義重大且深遠。由于大多數家長其過于功利化的思想和對子女過高的期望,都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造成大學生盲目攀比心理、跟風心理的產生。從小,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大多都強調成績,而往往忽視了品德和社會實踐教育,缺乏社會實踐能力和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然而一旦遭遇社會問題,容易被他人所影響,容易產生跟風、攀比的心理。
(二)學校因素
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學校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育人才。學校教育管理的不完善,以及大學生本身的懶惰心理,讓本就自制力欠佳的大學生,更加沉迷于網絡游戲、談戀愛等事情,缺乏對學習、生活的正確態度和前進目標,這極易導致大學生盲目消費,以此獲得心理上的某種滿足。
(三)社會因素
大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對社會的多種選擇時,很難做出理性判斷。社會是個大熔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人,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缺乏一定社會經驗的在校大學生在面對社會上的許多誘惑時,不知所措,往往可能選擇錯誤,這時就很容易解釋為什么校園網貸這一平臺在大學生群體中興起,而且越來越受歡迎。
(四)個人因素
在對在校大學生校園網貸情況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辦理校園網貸中所獲貸款主要用于電子消費類和生活消費類,而用于創業和學習的消費很少,說明缺乏正確的人生目標,出現一味追求外在,不豐富內涵這一錯誤的價值觀,還有一部分的大學生由于對待自我沒有足夠的認知,沒有明確的興趣志向,缺乏推動其拼搏的內在動力。
五、建議
(一)家庭方面
我們一出生最先受到的是來自家庭的影響,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察覺孩子的心理動向,及時幫助他們去解決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家長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他們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樹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念,有意識地去規避校園網貸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二)學校方面
一個具有優良校園氛圍的高校,對于在校大學生成長會起到莫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要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求實、求是的學風和校風,塑造積極健康、生氣蓬勃的文化氛圍,努力為其健康成長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學校可以通過加大學風、校風建設的廣泛宣傳力度和多種形式的學習評比活動等,培養大學生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和精神。
(三)社會方面
對于擾亂市場秩序,不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借貸平臺,相關部門應該嚴厲打擊。完善市場準入機制,加強監管。有關部門要走進群眾,了解實事,在校園網貸陷阱還未對大學生群體造成更惡劣的影響前,及時采取手段,去遏制不良態勢的發展。而對于用于大學生創業和學習的借貸平臺,要加強宣傳,大力倡導,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
(四)個人方面
在校大學生要正確認識自己,明確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確定今后的人生發展方向。在校園網貸這一背景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合理消費,使每一筆的消費做到物有所值。當代大學生制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樹立可行的人生目標,發揮校園網貸的積極作用,推動自身的成長。有目標才有方向,才能避免出現跟風的心理。
參考文獻:
[1]徐萍.消費心理學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2]焦麗軍、邱萍.消費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3]羅瓊.社會工作介入大學生校園網貸問題的實務研究[D].江西井岡山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夏冰冰,女,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014級小學教育專業學生。
余豆豆,女,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014級小學教育專業學生。
吳迪,男,滁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