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玉軍 方純
摘要: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耦合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培養更多創業人才。而且也符合大學專業教育的理念。筆者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耦合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此進行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專業教育;耦合研究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耦合的意義。
我們國家的創業教育是追隨時代發展潮流而開始的,但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時間較短起步較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而且在開展的過程中沒有認識到與傳統專業耦合在一起的重要性。在國家政策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已經擁有了天然的優勢,學生也應該打破傳統的就業觀職業觀。很多學生都是為了尋找穩定而體面的工作而努力,不愿意接受高風險的創業,我們應該改變這種觀念,把專業教育和大學生創業教育耦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看來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之所以進行創業教育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擁有創造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能夠積極地應對各種新鮮的事物。我們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進行創業教育也是為了促進社會的發展,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換代,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不同,專業教育更有針對性,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創業教育就是讓學生掌握創業的技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想法,尋找就業目標。[1]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耦合現狀
我們從專業教育的角度來看,很多工學、農學、管理學相關的專業都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積累經驗,這些專業的學生也有更多創業的優勢。但在這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高校在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把課程和專業教育耦合在一起,沒有納入教學計劃,缺少人力物力的支持,教學理念和教學實際相差甚遠。[2]
雖然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但很多學校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還是缺少經費,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不過也有一些學校開展了“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創業實驗基地”等等,或是和一些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更低的創業成本,以及生產經營場所。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創業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很大,父母的觀念沒有改變,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觀念。還有一些人認為大學生創業就是不務正業,在社會輿論和家庭的影響下,學生頂著巨大的壓力,而且創業還有一定的風險,這些都影響到了學生的創業。所以我們還要沖破家長帶來的傳統觀念,只有獲得家長的支持,才能為學生增添創業的自信心。
三、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耦合路徑
第一,目標耦合。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要有共同的教育目標,這是藕合的前提。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尋找特定的目標,首先要普及這種創業教育的觀念,讓老師和學生都認識到創業時間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其次是大眾化的教育,讓學生接受最基礎的創新創業的知識點。讓有創業興趣的學生掌握基本的創業方法,并鼓勵他們積極的創業。最后,是精英化的教育。由于高校的教學經費不足,很難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創業的平臺,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當地的企業聯合在一起,為那些有強烈創業欲望的學生提供平臺,指導學生創業,扶持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
第二,師資耦合。要想實現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耦合,就要做到最基礎的工作,師資耦合。組建先進的師資力量。主要依靠引進來,走出去,這兩種辦法,建立一個多元化的師資隊伍。
首先引入專職的教師,這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其他國家高校的教學經驗。例如,華盛頓大學建立的創業辦公室,以及斯坦福大學建立的創業教育圓桌會議等等,也可以邀請國外的教學老師,前來分享交流經驗。之后引進優秀的兼職教師,兼職教師主要是把企業、科研機構和不同專業的學生連接在一起。還可以組織老師出國培訓或者是參加一些創業教育相關的會議,只有老師掌握最前沿的創業教育方法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創業指導。[3]
第三,管理耦合。
要想確保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耦合在一起,就要做好管理耦合工作。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一些高校認識到了專業教育的重要性,但沒有建立完善的機構,也不能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更別提具體的實踐成果轉化了。這是由于學校的管理不夠完善。所以首先要建立一個帶有專業特色的管理機構,這個機構能夠幫助大學生把自己的創業動機轉化為創業現實,并指導大學生進行創業大學生提供創業的平臺。定時定期追蹤大學生的創業行為,按時做記錄,對大學生的創業行為進行評估反饋。除此之外文化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鼓勵大學生的創業行為,設置相關的項目研發規章制度,鼓勵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社會實踐,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設置實習場所輪崗制度,為創業提供更多的可操作性。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創業教育理念的融入。讓老師和學生在平等的角度上討論實踐,營造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幫助學生把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在創業中。對老師和學生的創業成果進行考核,要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這兩種方式。要注意培養大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讓大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能夠根據現實情況,對未來進行預期合理的規避風險,提高創業的有效性。
總結:要想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首先就要把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耦合在一起。在這過程中要清楚一點,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是獨立開來的,二者可以相互結合相互促進。但創業教育并不是專業教育的附屬品,應該發揮兩者的優勢。從教學理念以及師資力量管理層這幾個方面進行改變,尋找耦合的契機。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創業意識,也能讓大學生掌握正確創業的方法,能夠把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合理的應用在創業中去。
參考文獻:
[1]陳二厚.李克強在中國科學院和中關村創業大街考察時強調 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匯聚經濟社會發展強大新動能[EB/OL].新華網,2015-05-07.
[2]劉小廷.論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基于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視角[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2):19-22+38.
[3]鮑桂蓮,馮愛秋,肖章柯等.對國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5(35):22-23.
作者簡介:辛玉軍(1987-),男,山東安丘人,滁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助教,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性:網絡輿情、創新創業、思政教育
基金項目:滁州學院校級思政專項課題(2017SZ0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SK2016B13);滁州市社科聯應用對策研究項目(B201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