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队變簣@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德育的目標是萌發幼兒初步的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初步形成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愛護公物、克服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然而,我們發現現在的孩子卻普遍沒有感恩的心態,他們脆弱,敏感,任性。本文旨在探討在幼兒園大班實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實施感恩教育的行動方法。
關鍵詞:感恩教育;幼兒教育;感恩
一、感恩教育的現實意義
現在的的獨生子女,生活在家長溫暖的懷抱里,受到幾輩人的特別關愛。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但大多數是知識學習、腦潛能開發,而孩子的感恩教育卻被忽視了。孩子從小只知道被愛,卻很少去關心別人,試問一個連自己父母、親人都不愛的人,怎么會去關愛別人、愛社會呢?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人類教育的重要內容。
為此我們幼兒園根據本園的物質條件和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新《綱要》為重要依據,在幼兒園開設《幼兒“感恩”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課題的探索與研究。
二、感恩的緣起
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我們經??梢钥吹竭@樣的現象,許多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是在父母親的百般呵護和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蓪Ω改讣盃敔斈棠痰膽B度卻是趾高氣揚。究其原因主要是,現在的孩子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一些家長對孩子樣樣給予呵護遷就,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地,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索取,不奉獻,缺乏自理能力,沒有責任感,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么,分擔些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F在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幫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提醒孩子,引導孩子,繼而喚起孩子們的善良本性與感恩之心。
三、感恩活動在大班地開展
幼兒園是幼兒活動的另一片天地,是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的場所。我們幼兒園就在園中實施了《幼兒“感恩”教育課程的行動研究》課題的探索與研究,讓孩子們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用行動去體驗。下面我就大班感恩活動的實施進行一下簡單的探討:
(一)感恩活動前
在進行感恩活動前,我們就感恩這一主題開展了大班組的教研會,對本學期大班感恩內容如何實施、大班哪些課程適合滲透感恩、幼兒如何通過行動體會感恩等進行了細致的探討與研究。
(二)實施感恩活動的內容及過程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渲染氣氛
大班每月進行兩次感恩課程教育,通過課程的帶入,使幼兒萌生感恩之心,慢慢融入到行動之中。例如:前不久給大班幼兒上了一節《小烏鴉愛媽媽》的感恩語言課程,本節課的主要目標在于讓幼兒體會媽媽喂養幼兒的辛苦,及如何長大后孝敬自己的父母。課程中幼兒積極主動配合老師,并通過情景表演、角色扮演、圖片引導等方式讓幼兒深深的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并與幼兒通過談話的方式說出了用怎樣的方式報答自己的父母 。
第二階段:我愛爸爸媽媽
每月并不是上完課之后感恩就結束了,相反這正是感恩的開始。在上完一節感恩課后,就會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相應的活動。就拿《小烏鴉愛媽媽》來說吧,課程中幼兒無法親身體驗如何用行動報答自己的父母,于是就形成了一個親子任務,回家后讓幼兒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腳。很多父母在交回任務表時,都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是一個心存感恩的好孩子。當然一次的活動不能代表一切,只有讓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斷的行動、操作,才能將感恩融進內心深處!
第三階段:重陽節照顧爺爺奶奶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很多節日也跟感恩緊緊聯系,我們幼兒園會在每一個與感恩節日相關的日子里開展豐富多彩的感恩活動。如:十月恰逢重陽節,為了讓幼兒充分的體會如何悉心照顧爺爺奶奶,即長輩。我們讓大班的幼兒在放學的時候攙扶自己的爺爺奶奶,幫自己的爺爺奶奶那東西,給爺爺奶奶端一杯茶等等,幼兒都完成的很開心,并從中明白如何用行動照顧長輩!
第四階段:百米畫卷慶雙節
國慶與中秋恰巧在一起,我們幼兒園便組織大班幼兒與家長一起進行了百米長絹慶雙節活動,活動中不僅提高了孩子與家長的親密度,也使幼兒學會了感恩祖國,感恩社會,用自己手工的畫筆將自己對祖國的美好祝愿都勾勒出來
五、實施“感恩”教育還應注意
教師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無所不知的圣人。教師的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時刻關心幼兒。對于幼兒表現出的關愛行為,應該不吝惜地說聲“謝謝”……幼兒天性愛模仿,當我們對幼兒時時關愛,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時,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說不定哪天他們也會有類似的行為。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無形中就培養了他們的感恩意識。
六、感恩的延續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話》中所寫道的:“我們幼小時所受的影響,哪怕極小極小,小到無法覺察出來,但對日后都有極大深遠的作用?!币虼耍卸鹘逃龖獜男∽テ?,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幼兒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
參考文獻:
[1]《幼兒園工作規程》.2016.01.05
[2]《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09
[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10.09
[4]《幼兒感恩教育研究》.2016.03
作者簡介:陳鑫(1988二),女,漢族,籍貫:山東淄博,單位:淄博市青少年宮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