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雪敏 趙雙雙
摘要:作為一項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籌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越來越大。PISA于2000年籌劃實施,隨后每三年進行一次測試。評估主要分為3個領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本文主要研究PISA中的科學素養。《PISA2015科學框架草案》指出科學素養是指作為一個有反思意識的公民能夠參與討論與科學有關的問題,提出科學見解的能力。本文基于PISA2015數據運用SPSS統計方法對中美兩國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男女生在科學素養中的表現及差異,并對差異進行分析以便做出相關教育策略,提高我國學生科學素養。
關鍵詞:中美兩國;科學素養;性別差異;PISA2015
一、引言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最近的一個周期中,男女生在科學素養中的差異以及表現,并對其差異進行分析歸因,以及根據其差異提出相關的教育政策,以期我國的科學素養培養與國際接軌,達到所有學生共同發展之目標。
二、統計軟件
本文基于PISA2015數據運用SPSS統計方法對中美兩國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男女生在科學素養中的表現及差異,并對差異進行分析以便做出相關教育策略,以此提高我國學生科學素養。[1]
三、研究設計
(一)調查對象
本文研究主要是針對中美兩國中學生男女在科學素養方面的性別差異進行研究概述,所以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中美兩國15歲的中學生。基于PISA2015數據統計,選取中國15歲中學生9841人,其中男生5159人,女生4682人;美國學生5712人,其中男生2858人,女生2854人。
(二)分析指標
(1)中美兩國學生的科學成績
科學成績是來自PISA2015數據探究中的一個變量,本文中的科學成績的計算是對PISA2015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將變量PV1SCIE、PV2SCIE........PV10SCIE進行相加并取平均數,分別得到中國科學成績與美國的科學成績。
(2)中美兩國男女生在科學成績中的差異
在分析中美兩國男女科學成績的差異中,首先選取中美兩國的科學成績這一連續變量,其次選取了學生的人口學變量:ST004D01T性別變量。
四、調查結果結果與分析
為了了解中美兩國15歲男女中學生在科學素養方面的性別差異,首先對其兩國的15歲中學生的男女比例進行調查分析,如表1、表2所示:表1 為中國15歲男女中學生的所占比例,有效百分比為100%,男生為52.4%,女生為47.6%;表2為美國15歲男女中學生的分布比例,有效百分比為100%,其中男女生均約為50%。從兩個表格來看,兩個國家的15歲男女中學生所占比例均衡,有可研究價值。
如表2所示:在PISA2015數據統計中男女生的科學素養測評成績中,女生平均成績男女科學成績相比,同樣男生更占優勢。
從表2中美兩國學生科學成績中可看出,兩國男生科學成績均優于女生科學成績。在孟令奇的關于性別因素在素養中的概述——基于亞太地區TIMSS-2003分析中,得出相一致的結論:相比美國男女科學成績,中國男生顯著優于女生科學成績。[2]
五、結論
關注并切實提高學生科學自我效能感,對激發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自覺主動性、提高科學探究活動效率、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德成,郭亞歌,焦麗亞. (2017). 中國四省(市)15歲在校生科學素養表現及其影響因素——基于PISA2015數據的分析[J].教育研究, ,38(06):80-86.
[2]Lingqi Meng.(2008). An overiew of the gender factor in mathematics in TIMSS-2003 for the Asia-Pacific region.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40:99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