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波
摘要:文章根據對小學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現狀和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后,針對如何在學科大發展的契機下,在學科平臺的基礎上實現構建黨支部的必要性和可實現性。從多方面加強思想認識、深刻對活動機制進行改革、使活動內容更豐富、工作方法得到進一步完善以及將活動載體不斷擴展等。基于學科平臺的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還需要很多具體措施來進一步創新。
關鍵詞:學科平臺;黨支部;組織生活;推陳出新
黨在社會各基層單位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是黨支部,而在學科平臺下建立的黨支部是最基層的組織。小學最基本的組織單元和神經系統以及教學核心就是學科,在此基礎上如何將黨的工作與學科建設有機結合,用教工黨支部這一載體讓小學學科換發出新生機和活力。小學黨組織建設等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將學科與黨組織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同時也是將基層黨支部凝聚力進一步加強的重要途徑。
一、現狀及效果評析
目前,部分小學黨支部組織生活現狀為:一方面有一些比較隨便,安排的時間有時候一月一次有一些是兩三個月一次;另一方面有一些事被迫勉強安排。造成效果不好的原因不僅在于活動形式單一比如,就是學文件、聽報告、看教育片和參觀等,沒有體現出創新意識。生活內容枯燥,沒有形成與黨員自身需求的呼應,將很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放在了黨的理論學習、傳達指令、討論發展黨員等問題,而僅有很少一點時間用于聽取群眾意見,關心群眾生活,甚至于了解教師切身問題,解決實際的問題很少。組織生活沒有創新和針對性、時效性以及時代感就不能實現黨員間的深層次思想交流,教育黨員的目的也無法達到,還降低了黨員的參與熱情。在部分小學及其他小學的組織生活調查結果顯示:
(一)教師在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參與度極高。平均每兩周開展一次組織生活的小學基層教工黨支部超過50%,平均每月開展一次組織生活的教工黨支部是約有近20%。“參觀考察活動”、“結合教師自身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和“自學”,是教師們喜歡的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這顯示了教師對組織生活的自主性和較高的要求。
(二)教師的觀念在于,組織生活形式雖然有所改進但作用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參觀學習、結合教師自身工作進行專題研究、請專家講解時事熱點問題等是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普遍的形式,而其中很受歡迎的組織生活有與兄弟單位聯合開展有助于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有些黨支部也在開拓新形式,比如有些黨支部開始嘗試利用微信等網絡形式開展網上組織生活和思想交流,但推廣力度仍然不夠。
(三)小學教師的價值取向趨向于多元化,組織生活應相應倡導主流文化。逐年以來,教師關心的重點從學校的定位、發展思路、發展目標轉為了師德建設、工資福利、個人晉升等,且對前者的關注度遠遠不及后者。教師黨員近來越發注重理論與業務知識相結合,比率已經高達近80%。雖然這樣很有利于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使組織生活的效果更為明顯,但是要想組織生活的工作成效更為顯著而非大打折扣,就需要將組織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黨員教師內心,與解決教師困難和個人發展問題相結合,最大程度達到雙贏,相互促進。
二、學科平臺基礎上如何實現黨支部組織生活策略
創新是小學黨支部更好開展組織生活的重大策略,明確在學科平臺影響下支部的責任的內容,以小學教師黨員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發現并具體針對所發現的教工黨支部在開展活動以及宣傳中的不足,采取具體措施加強對于黨支部認識、完善具體方案、豐富活動內容、改進方法、增加提升載體、讓小學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能夠更好的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將生活融于其中提升實效性。
(一)加強思想意識,將思想重視統一于實踐行動發揮更大效力。一方面要從思想上重視教工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建設,更要大力支持黨支部的實踐行動,將二者相結合就能使小學黨支部的活動建設開展的更為有效。同時,還有利于繼續發揮教師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還有利于促進學校學院的改革發展以及和諧校園的創建,這都能促進小學教工黨支部的發展。通過思想與行動的統一,努力實現學校黨委提出的目標要求,為有效開展黨建與教學科研結合工作,積累好的經驗、探索好的做法、做出好的榜樣。
(二)活動機制進一步改革,加強支部黨員的自覺參與度與開放共建相聯系,充分發揮支部黨員的主體作用。如今很多小學教工黨支部的開展形式都主要轉變為自主開展,這樣的活動形式其靈活性和自控性等有了保障,但是這樣較為封閉,本單位本部門就成了活動開展的場所,這樣不利于橫向交流擴寬其視野,發展更長遠。而現在的開放型黨支部活動方式日漸成型,其主要特點是以共享資源為主要特征、按需設計為前提、打破各單位黨組織界限、能夠體現黨員主體意識,逐漸受大眾歡迎。其活動主題確定于廣泛征求教師黨員意見后,提前公布后也要吸納其他人員意見并自覺參與。
(三)內容更加豐富,將理論與教學科研同時與教工內在需求有機結合。小學工作應圍繞教學科研為中心展開,若是游離于本單位業務工作之外會使效果大打折扣。而在思想建設中可以采取組織學術沙龍,結合專業、學科特點,確立方向分專題進行研討等形式組織教工的時政學習,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三者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豐富了形式還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并將“熱點”作為重點對象解決,也能將矛盾化解,現階段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能得到更大程度認同,責任更為明確,最大程度弘揚敬業愛崗和努力拼搏精神
(四)活動載體進一步擴展,結合傳統平臺和信息平臺,開拓更多渠道。要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等載體開拓黨支部育人渠道都用于小學黨建活動。多種渠道都應用其中比如創建黨支部紅色網站,設立專題新聞、理論學習等欄目,報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經典著作等文獻資料等渠道。在網絡層面形成網上強有力的主流意識形態;同時在網上黨支部論壇,還可以對策劃主題進行專區討論。然后將論壇、沙龍加入黨建內容,提高黨員自主性和參與性,提供更多指導意見、交流經驗等,同時還可擴展黨建信息傳遞渠道如發展黨建微信微博平臺。
綜上所述,組織生活應在學科平臺上進一步創新黨支部建設發展需求。在多方面創新如工作思路、內容、方法、形式、手段和機制等,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前進、探索更多的新途徑,摸索更多經驗,將提高黨支部組織生活實效性作為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