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法國19世紀重要的文學巨匠,莫泊桑在世界文壇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短篇小說領域,他以簡練精確的筆觸,出人意料的情節設定,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在此,我們就其短篇小說 la mère Sauvage, 蠻子大媽為例,探討莫泊桑在敘事描寫中的特點。本文將主要從時序、敘事節奏幾方面入手,分析莫泊桑寫作技巧及其達到的表達效果。
關鍵詞:莫泊桑;短篇小說;時序 敘事節奏
蠻子大媽 出版于1884年3月3日年法國 的Gaulois上,最終收錄于短篇小說集Miss Harriet中。作品主要描述了一位勤勞善良的鄉村婦女,為了復仇放火燒死四個敬愛她的德國士兵的故事。
該故事取材于普法戰爭,這一主題也是莫泊桑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的主題。作為戰爭的親歷者,莫泊桑尤其擅長描寫這一主題。而蠻子大媽雖然篇幅較短,但是精簡的人物描寫和莫泊桑獨特的敘事方式,都使之成為了一部優秀的短篇小說。
該作品情節簡單,卻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對故事節奏的掌握和時序的靈活運用功不可沒。
根據熱拉爾·熱奈特的敘事理論,作者與講述者并非同一人。講述者也可以是作者所創造的人物之一。與其他小說直接以第三人稱或者第一人稱講述不同,莫泊桑在小說中賦予了該講述者較長的篇幅:
首先故事以第一人稱轉述的方式進行講述,并且此處我們可以通過總體字數占比清晰的看出來。引入部分404詞,結尾部分33詞,共437詞。在一部篇幅2420 的小說中,占了六分之一的篇幅。其中有約有200多詞只在描述鄉村風景,并引出對蠻子大媽的模糊回憶。這437個詞,都是以講述者的口吻來描寫的,而故事則有講述者的朋友--Serval講述,由此故事才正式拉開序幕。
而根據時序分析來看:
時序指研究事件的編年時間順序和事件在小說敘述中所排列的時間順序之間的關系。敘事時序指小說敘述事件的先后順序,而故事時序指故事發生的自然時間順序。正如熱奈特所言,研究故事的時間順序,就是對照事件或時間段在故事中的連接順序。
故事存在兩個完全獨立的時序,一個屬于講述者,相當于現在;另一個屬于故事本身,相當于過去。兩個故事嵌套在一起,即增加了故事的層次性,又大大增加了小說本身的真實性,因為蠻子大媽的故事太過于震撼,由當地人以敘述往事的方式講來,讓人不得不信以為真。
在故事結尾,依舊由過去回到現實,由講述者再次描述物證:Et je ramassai une petite pierre, encore noircie par le feu.
暗喻該事件依舊深埋于世人的回憶中,戰爭的帶來的傷害無法磨滅。
兩個獨立又相關的故事,遵循兩條不同的時間軸線,每一個都按照順序進行描述,事件完整且環環相扣,彼此烘托:
在第二敘述中,我們也可以明確的看出作為一名蜚聲文壇的小說巨匠,莫泊桑對自己的作品有著非常強的掌控能力。除了敘述的層次,在作品中,敘事的節奏也非常重要。作家可以用簡短的一句話帶過一場持續多年的戰斗,也可以用一個完整的篇章來描寫一場持續兩個小時的晚餐。
敘事形式亦決定著小說的敘事節奏,靈活恰當的運用會給小說帶來動感,使敘事更加豐富多變,節奏感更強。作者靈活而充分地運用了各種時距關系,靜述和擴張手法的采用、停頓或刻意拉長敘事時間的方式使小說節奏放緩,用更多的筆墨展開敘述,從而深化故事主題,擴述和省略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的敘述疾徐有序,主次分明。多種手法的應用,使得小說敘述的推進在時間上呈現出一種多層次,立體化的趨勢,從而給大容量的敘事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展現機會。
蠻子大媽的故事情節非常簡潔,但是要做到簡潔而不簡單卻不容易。作者很好的掌握了敘述的節奏,完美的刻畫了情感的爆發。
我們可以將蠻子大媽的故事劃分成幾個簡單的事件:背景--兒子的奔赴戰場,蠻子大媽獨自生活。(54詞)
蠻子大媽剛毅的性格。(195詞)
普魯士士兵與蠻子大媽的日常生活 (378詞), 其中蠻子大媽對自己兒子的思念和擔憂都在她對幾個普魯士士兵的詢問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事件的爆發--收到兒子死亡的消息(148詞),并情緒崩潰144(詞)。
宰殺兔子(103詞)
晚餐與放火(249詞)
事發與受死 (377詞)
從每個事件所占用的篇幅來看,作者用極度精煉的語言,張弛有度的刻畫了整個事件。前面對蠻子大媽家庭情況的描寫一筆帶過,這是最終時間發生的一個條件;事件本身的描述用了626詞,第二層次敘述共有1983個詞匯。那么有三份之一都在描寫放火與事后蠻子大媽坦然面對死亡。顯然在事件最重要的情節描寫上,作者放慢了節奏,猶如慢鏡頭一般將事件透徹的展示在讀者面前。
盡管篇幅不長,作者并沒有簡單的描述戰爭中雙方的仇恨;在沉默的仇恨中,雙方也有溫情的互動,
Au d?ner, un d'eux s'inquiéta de voir que la mère Sauvage ne mangeait point encore. Elle affirma qu'elle avait des crampes.
此處,作者用了較長的字符來描寫德國士兵對蠻子大媽的關切,雖然沒有直接的對白,但是通過蠻子大媽的回復,依然可以體會到他們之間那種仿若母子之間的互動,只是最后一刻的溫情,也沒能讓她改變主意,這讓整個故事更加真實,也更加充滿矛盾。
在整個故事中,人內心仇恨的表達式壓抑而又頗有張力的。主人公并沒有撕心裂肺的哭喊,甚至作者也沒有給予她情緒更多直接的描寫,反而是重點描寫了一直兔子,此處,作者用了一百來個詞匯,從側面更加血淋林的反應了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的內心。
尤其是作者以轉述的口吻進行描寫,平淡而簡練的語氣敘述巨大的矛盾與強烈的情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全文主要以敘述為主,只有一段文字為作者自己的評論。不摻在過多感情色彩的描述大大增強了該故事的客觀性。讓故事的具有很強的真實感,這種真是感也會給讀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熱拉爾·熱奈特 (1990) 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 王文融, 譯. 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 北京
[2]GUY DE MAUPASSANT, (1974) Contes et nouvelles, Paris, Edition Gallimard, P.170.
[3]時線性斷裂 動態式敘事_慈悲_時間敘事技巧解讀_李華
[4]GUY DE MAUPASSANT, (1974) Contes et nouvelles, Paris, Edition Gallimard, P.171 .
作者簡介:王堯,女(1987.3.13)漢族,籍貫:上海市,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法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