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兢 水圣杰
摘要:本文通過對茶包歷史的簡單介紹,引出現在市場上茶包的設計單一、文化內涵缺失、設計層次浮于表面美觀等問題,并從中找到原因提出解決方案。由此提升茶包的設計品味與內涵。通過舉例闡述,如何對茶包的內涵進行設計,由此吸引更多的人群愛茶、識茶,使茶包設計和茶包文化走向一個更加合理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茶包;設計單一;茶內涵;茶文化
1、茶包的起源與發展
茶起源于中國,相傳4700年前神農氏采藥過程中中毒巧遇茶解毒得救,因此將茶作為藥品帶回研究傳播。而茶作為飲品則是從秦始皇統一中國時期,軍隊行至四川開始的,時至今日茶作為飲品仍然充斥了中國人的生活。俗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更加體現了茶與中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說起茶就不得不提到一種重要的飲茶工具:茶包。相傳第一個發明茶包的人是美國人羅博塔·勞森和瑪麗·莫拉倫發明的,二位女士在1901年8月26日申請了專利,目的是為了可以一次選取一杯的茶葉,以防減少對茶葉的浪費。但是這個專利并沒有成功的投放市場。真正投放市場成功并應用的是托馬斯·蘇利文,他為了吸引顧客,開始使用絲綢袋裝茶葉。但一些顧客并沒有將茶葉倒出來按正常方式煮茶,而是直接將其泡在了水里,茶包也就這樣意外的出現了。茶包被發明的作用顯而易見的,都是為了讓人們泡一杯茶,而不是一整壺茶并且使清理茶葉變得更簡單。時至今日,茶包作為方便快捷的飲茶方式出現在大街小巷,已經被人們所廣泛接受。
2、茶包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市場上消費者普遍見到的茶包存在很多問題,包括茶包質量安全問題、提升質量后的成本問題、茶包設計形式單一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是制約茶包發展的基礎問題,需要重視及解決。
2.1產品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視的問題之一。老人常言病從口入,茶包雖然不會被人們直接食用,但就茶包的使用方式而言,茶包會間接的進入人們的口中,所以茶包的安全就必須得到我們的重視。就現階段就茶包安全而言,國家所指定的標準有針對性的就是2010年1月1日實施的袋泡茶國家標準,但這只是一個推薦性標準。根據目前的國家標準,袋泡茶茶袋的材質并不是必須要在包裝上標明的,相關標準都還需完善。
我們從市場上可以了解到的材質主要有:無紡布茶包、尼龍材料茶包、玉米纖維茶包等。無紡布成本低廉,但不是由天然纖維制成有些無紡布在制作過程中存在一些有害物質,可能會在熱水沖泡過程中釋出。尼龍材料茶包優點是韌度強、不易撕爛,可放置更大茶葉,但沖泡茶時較長時間且超過90℃,可能釋出有害物質。相比而言玉米纖維材料更符合安全環保的要求,這種材料是由小麥、玉米等淀粉為原料經發酵轉化紡絲而成的合成纖維。玉米纖維材料耐熱性好而且更加容易降解,可以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地球。
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注意產品的安全和環境問題,在設計過程中采用環保的材料和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的材料這是設計師的職責和道德。由于一般人泡茶的習慣會使用100度的開水泡茶,所以低于100度會產生有害物質的材料不管成本有多低都是堅決不能使用的。需要強調的是由于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設計師開始對茶包進行設計包括在茶袋上進行裝飾和在茶袋外部進行裝飾,這些裝飾也必須要符合安全。
2.2產品成本問題
在強調產品安全以及環保問題的同時一定會面臨其他問題的出現。提升產品安全以及設計內涵就一定會增加產品的成本。成本問題是企業無法避免的,那么面對成本問題企業應如何解決呢?各國設計師常常以設計應以人為本為自己的設計理念,所以人是設計的核心,設計應該有對應的使用人群。面對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的設計觀點及方案。企業應對茶包進行檔次分類,在高檔茶葉增加設計形式及內涵,在低檔茶葉中重點放在茶包的實用性上。
設計要符合時代特點,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民眾早已從低端的物質滿足提升到了物質享受的階段,從而健康已經超越了美觀成為人們關心的第一話題。所以在中低檔茶包中應減少美觀性裝飾,將這一部分的成本應用到健康、環保等相關設計中去,在設計過程中選取更健康更環保的材料。尤其是在茶包本體上進行圖案的繪制及印刷的設計,在無法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這種為追求美觀而進行的設計是對用戶健康的及其不負責的做法。所以設計師則需要將重點放在茶包的結構以及用戶體驗中去,例如如何在保證茶葉不外漏的情況下觀察到茶包內部的茶葉情況等問題。這樣的設計理念才能滿足各各層次人們的需要并解決成本問題。
2.3茶包設計形式單一問題
茶包的設計分為兩部分,一是茶包本體結構設計,二是茶包外部美觀設計。從市場上觀察到的產品情況而言,茶包本體結構除了簡單的幾何造型沒有特別大的突破。從茶包外觀的角度而言我們在市場上所可以看到的茶包總體分為兩類,有做相應的美觀設計和沒相應的美觀設計。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茶包設計單一呢?是內涵,是文化。現行的市場上的茶包設計以美觀為主,而這類設計的目的只有一條就是取悅大眾,只要美觀即可。美觀只是設計的初級階段,從而想突破現有的屏障,只有設計師轉變設計思路設計出“由外向內”的不浮于表象的設計。
3、提升茶包內涵的設計探索
如何做到茶包設計不浮于表面,這就需挖掘中國茶文化最深層的一面,要針對不同的茶種設計出最合理的茶包或以茶類共同的特點宣傳茶文化。通過設計潛移默化的傳播茶文化才是提升茶包設計的核心問題。以茶功能性為例,茶有幫助人振奮精神,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那么我們在設計中就應該可以針對需要提神醒腦這一特點進行設計,思考的造型或明目的表達都是不錯的設計選擇。茶還帶有抗衰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不少有利于人的微量元素,而且還有抗菌和抑制癌細胞的作用。那么在設計中就可以使用年輕健康的元素作為素材進行設計,可以直觀的向消費者傳達茶是一種健康的飲品這一印象。以不同種類的茶品為例,以黃山毛峰舉例,在設計中可以從它的產地作為設計的切入點,例如以黃山迎客松、桃花峰為元素,或以毛峰的外形“狀如雀舌,香如蘭花”展開設計。這種設計可以潛移默化的向消費者傳達毛峰的基本常識。這類設計保證了用戶的食品安全也傳播了茶文化,更有多種功能方便消費者的使用。
4、結語
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茶包極大的方便飲茶愛好者。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茶包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所以重視茶包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總的來說茶包的設計是存在問題的。這類看似不起眼的問題才是茶包能否走遠、走大的大問題。種種問題反映了筆者對茶包設計的擔憂,經濟、成本影響了消費者的健康、方便。在茶包問題上,這種不合理的設計思想才是設計師需要關心的,也是企業所應該注重的。
作者簡介:
李克兢(1963-),女,漢族,河南鄭州人,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與紡織品藝術設計。
水圣杰(1992-),男,漢族,河北邯鄲人,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與紡織品藝術設計。